桓振(?—405年),字道全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东晋末期人物,征西将军桓豁孙,冠军将军桓石虔之子。桓玄败死后继续领导桓楚余众对抗东晋,终因兵败被杀。

生平 编辑

桓玄任荆州刺史时,桓振曾任为扬武将军、淮南太守,后又迁任江夏相。但任内就因为以凶横而被黜免。正因为桓振不修行检,故桓玄后来虽然掌政甚至篡位,重用桓氏子弟时都没有任用桓振。

元兴三年(404年),刘裕等起兵讨伐桓玄,桓玄兵败西逃,终在入蜀时被杀。当时荆州治所江陵(今湖北江陵)亦为晋军所占,桓振就藏匿于华容浦(今湖北监利县北)。驻军巴陵(今湖南岳阳)的桓玄旧将王稚徽派人向桓振假称桓歆已攻陷建康、冯稚已夺取寻阳,率军西追桓玄的刘毅亦在败退。桓振闻讯大喜,聚众党数十人袭击江陵,而当时刘毅等又确因以为大局已定,大军久久都未到江陵,在桓谦也率众响应下,桓振顺利攻下江陵。

桓振入城后先杀投晋的荆州别驾王康产及南郡太守王腾之[1],又到晋安帝所在的南郡府,骑着马,挥着武器直入安帝阶下,得知桓玄之子桓昇已死后大怒,更想杀晋安帝,只在桓谦苦求下才放弃此念头,并由桓谦等奉还国玺给安帝。不过桓振将心腹都安置在晋安帝身边,又自任为都督八州诸军事[2]、镇西将军、荆州刺史。又为桓玄举哀,上“武悼皇帝”谥号。

桓振虽然占有江陵,不过桓氏残余势力仅维持在荆州一带,桓振亦感叹:“公(桓玄)当日不任用我,导此这个下场。假若公还在,我当前锋,天下就大定了。现在只占有江陵,哪里是归处呀?”于是纵情酒色,又肆意诛杀,残害不少人。同年刘毅攻灭王稚徽,何无忌等又于马头(今湖北公安县东北)击败桓谦,于是乘势进攻江陵。桓振在灵溪与何无忌作战,大败对方,令晋军退还寻阳(今江西九江市)。

义熙元年(405年)正月,南阳太守鲁宗之起兵进攻襄阳(今湖北襄阳市),桓振所任命的雍州刺史桓蔚出走江陵。不久刘毅等兵临马头,桓振挟持着晋安帝到江津(今湖北江陵南),派使者要求东晋割让荆、江二州,以换取晋安帝,但为刘毅所拒绝。两日后鲁宗之击败桓振部将温楷,进屯江陵城北十多里外的纪南城。桓振于是留桓谦等守江陵,自率军队进攻鲁宗之。桓振虽然大败鲁宗之,但江陵却遭刘毅攻占,桓振回军时看见江陵城中起火,自知江陵已陷落,部众都溃散,于是唯有逃到涢川

同年三月,桓振自郧城(今湖北安陆)进攻江陵,荆州刺史司马休之战败出逃,桓振于是再次攻陷江陵,并自称荆州刺史。建威将军刘怀肃因而领兵进攻桓振,并与桓振于沙桥(今湖北江陵西)大战。桓振兵力虽少,但士兵们都奋力作战,桓振勇冠三军,每次交战都怒目进击,没有人敢阻挡他[3]。刘毅亦派了广武将唐兴协助刘怀肃,当时桓振酒醉且受了箭伤,唐兴于是成功斩杀桓振,并收复江陵。

注释 编辑

  1.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三》元兴三年:“(五月)辛巳,荆州别驾王康产奉帝入南郡府舍,太守王腾之帅文武为侍卫。”
  2.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三》作“都督八郡诸军事”,今据《晋书·桓振传》及《建康实录》作“都督八州诸军事”
  3. ^ 《建康实录·卷第十一》:“振勇军三军,每一合战,瞋目横矛,众不敢逼

延伸阅读 编辑

[]

 晋书·卷074》,出自房玄龄晋书

参考资料 编辑

  • 晋书·卷四十四·桓振传》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三及一百一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