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恢(?年—91年),字伯奇京兆郡长陵县(今陕西省咸阳市)人,[1]东汉尚书仆射

乐恢
出生生年不详
汉朝
逝世91年
东汉
职业东汉尚书仆射

生平 编辑

乐恢的父亲乐亲是县吏,因为得罪了县令而被逮捕准备处决。乐恢当年十一岁,跪在衙门外,从早到晚都在哭泣。县令怜悯他,便放了乐亲。[2][3]

乐恢喜好经学,拜焦永为师。焦永任河东太守时,乐恢跟随前往,闭门读书,不和官场人士来往。后来焦永因事被调查,他的学生们都为焦永疏通关系而被捕,只有乐恢清白不被法所污染,于是立志做名儒。乐恢性廉直特立,行为不合己意的人,即便有权势的人也不和他有所往来。信阳侯阴就多次送礼请乐恢,乐恢都不作答复。[4]

乐恢担任本郡郡吏,太守犯法被杀,太守的朋友们不敢前往哀悼,只有乐恢奔丧穿孝服,因而被免官抵罪。后来乐恢又当郡里的功曹,依然刚正严格,不因私枉法。[5]

同郡的杨政屡次诋毁乐恢,乐恢仍举荐杨政的儿子为孝廉。后来乐恢被征辟到司空牟融府。此时正好蜀郡太守第五伦代替牟融任司空,乐恢认为他和第五伦同郡,所以不愿留任,推荐颍川杜安后离开。许多人士都赞赏他的行为,好几次受征召,乐恢都没有前往任职。[6]

朝廷征召乐恢任议郎。当时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乐恢数次上书谏争,朝廷表彰他的忠心,入朝担任尚书仆射。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交情深厚,放纵不受拘束。乐恢劾奏王调、李阜,牵连到司隶校尉。乐恢检举都毫无忌讳,权贵们相当讨厌他。窦宪的弟弟夏阳侯窦瓌想与乐恢结交,乐恢谢绝不和他来往。窦宪兄弟行为放纵,又忿恨乐恢不依附窦氏。[7]

乐恢谏言 编辑

乐恢的妻子每次都劝乐恢,认为古人都能容身避害,没必要以言取怨?乐恢感叹说他在朝为官不能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乐恢上疏谏言:“臣听闻百位君王的过失,都是因为权力移转到下属。大臣主持国政,常因势盛为咎。想起先帝,圣德不够长,弃万国离去。陛下正是春秋之年,继承大业,外戚不应该干涉,向天下暴露私心。经书上说:‘天地乖互,众物夭伤。君臣失序,万人受殃。’政治有误而不补救,结果无法预测。当务之急,上位者应以大义为重割舍这样的联系,下位的人要以谦让的态度引退。四位国舅才能够保有爵土的荣耀,皇太后才不辜负宗庙之忧,这是上等之策。”上奏的言论没有被理会。[8]

被逼自杀 编辑

窦太后临朝后,汉和帝没有亲自过问国事,乐恢的建言没有被采纳于是称病请辞。朝廷下诏赐钱,派太医前去看病。乐恢推荐任城郭均、成阳高凤接替自己的职务,声称自己病得很严重。朝廷拜乐恢为骑都尉,乐恢上书推辞,诏令让他上缴印绶,返乡回长陵。窦宪暗中严令州郡官府胁迫乐恢,乐恢被迫服毒自杀。朝臣们都很恐惧,望风承旨,迎合窦宪,没有人敢反抗。[9][10]

乐恢的门生们为他服丧的多达几百人,很多人对他的离世都很悲痛。[11]

窦氏被诛后,汉和帝开始亲政,乐恢之门生何融等人上书陈述乐恢的忠节,朝廷任命乐恢的儿子乐己为郎中。[12]

延伸阅读 编辑

[]

 后汉书/卷43》,出自范晔后汉书
 东观汉记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后汉书·乐恢传》: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
  2. ^ 太平御览·卷三百八十四》:父为县吏,得罪,令收将杀之。恢时年十一,常于府寺门昼夜号泣,令闻之,即解其父。
  3. ^ 后汉书·乐恢传》:父亲,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
  4. ^ 后汉书·乐恢传》: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皦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荅。
  5. ^ 后汉书·乐恢传》: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坐以抵罪。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6. ^ 后汉书·乐恢传》:同郡杨政数觿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颖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7. ^ 后汉书·乐恢传》: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8. ^ 后汉书·乐恢传》: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埶盛为咎。伏念先帝,圣德未永,早弃万国。陛下富于春秋,纂承大业,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经曰:‘天地乖互,众物夭伤。君臣失序,万人受殃。’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四舅可长保爵土之荣,皇太后永无惭负宗庙之忧,诚策之上者也。”书奏不省。
  9. ^ 资治通鉴·卷四十七》:恢称疾乞骸骨,归长陵;宪风厉州郡,迫胁恢饮药死。于是朝臣震慑,望风承旨,无敢违者。
  10. ^ 后汉书·乐恢传》: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诏赐钱,太医视疾。恢荐任城郭均、成阳高凤,而遂称笃。拜骑都尉,上书辞谢曰:“仍受厚恩,无以报效。夫政在大夫,孔子所疾;世卿持权,春秋以戒。圣人恳恻,不虚言也。近世外戚富贵,必有骄溢之败。今陛下思慕山陵,未遑政事;诸舅宠盛,权行四方。若不能自损,诛罚必加。臣寿命垂尽,临死竭愚,惟蒙留神。”诏听上印绶,乃归乡里。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
  11. ^ 后汉书·乐恢传》:弟子缞绖挽者数百人,众庶痛伤之。
  12. ^ 后汉书·乐恢传》: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