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洛阳故城

公元1世纪至6世纪洛阳城
(重定向自汉魏洛阳城遗址

汉魏洛阳故城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市区以东15公里,曾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的国都所在地,因隋炀帝在汉魏洛阳城西重新建隋唐洛阳城,因此又被称为汉魏洛阳故城。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世界遗产
汉魏洛阳故城宫城遗址
官方名称Silk Roads: the Routes Network of Chang'an-Tianshan Corridor(英文)
Routes de la soie : le réseau de routes du corridor de Chang’an-Tian-shan(法文)
位置 中国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标准文化:(ii)(iii)(v)(vi)
参考编码1442
登录年份2014年(第38届会议
汉魏洛阳故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
坐标34°43′43″N 112°37′21″E / 34.72861°N 112.62250°E / 34.72861; 112.62250
分类古遗址
时代东汉北魏
编号1-153
认定时间1961年

历史

编辑

汉魏洛阳城是以战国后期吕不韦改建的洛阳城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汉魏洛阳城平面接近方形,周长近14公里,东、西各修三门,南设四门,北建二门,即十二门。

建武二年(26年),刚刚建立东汉王朝的汉光武帝迁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于城外东南侧建宗庙,于城外西南侧设社稷。随后又在城内北侧、城外以东,城外以南开金市、马市和南市等集市。宫城建筑最初只有南宫汉明帝永平三年至八年(60年—65年)于南宫以北新筑北宫,从而形成了南北二宫城相互对应居于城中的格局。

 
东汉洛阳城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雒阳城为董卓焚毁破坏。汉献帝曾迁回西京长安城,后被曹操挟至许昌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汉,改元黄初,建立曹魏。黄初元年十二月,初营洛阳宫。十二月戊午,曹丕至洛阳。曹魏时,洛阳为五都。城市建筑,除废弃南宫为闾里外,基本恢复东汉时期雒阳城之旧貌。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北魏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迁都洛阳后,魏孝文帝开始大规模增修并改造洛阳城,扩大市区面积,增加小市、四通市、大市等集市。进一步适应了居民、交通等实际需求。

现状及考古发现

编辑

汉魏洛阳故城现存结构和布局基本为北魏时期所遗留,东西长二十里,南北长十五里.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现存重要遗迹主要有:北魏内城城垣(即汉魏晋时的洛阳城)、北魏外郭城、宫城、金墉城、北魏永宁寺及永宁寺塔基、太极殿,阊阖门、东汉太学、明堂、辟雍、灵台、东汉墓园、北魏大市、租场牛马市、东汉刑徒墓地等,并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陶瓷器、泥塑像、铁器、铜钱(器)、金银器、碑刻造像等[2]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汉魏洛阳古城.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4) (中文(简体)). 
  2. ^ 河南省文物局. 河南省文物志.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9-09: 167. ISBN 978-7-5010-2665-4.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献: 洛阳市汉魏故城保护条例

前任者:
长安
许都
中国首都
25年-190年
221年-313年
继任者:
长安

Template:洛阳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