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官窑,又称北宋官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窑厂,由北宋政府于大观政和年间在首都汴京开设,后毁于宋金战火,持续时间不足20年。汴京官窑开启了中国皇室用瓷制度的新篇章。与贡窑不同,所谓“官窑”,是由皇家经办、只为宫廷服务、产品不得流入民间的窑厂。此后“官窑”一辞成为定名,历代官办窑厂和官造瓷器均沿用这一说法,称作“某某朝官窑”。迄今为止,仅仅在传世品中发现过汴京官窑出产的青瓷,造型古雅,釉色莹润,为世间所珍,列入宋代五大名窑。窑址据据推测位于今天河南省开封市,尚未发现具体遗址。

历史与争议

编辑

南宋顾文荐在《负喧杂录》中记载:“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这是汴京官窑的最早记录。因为另一种专供宫廷使用的汝窑瓷器也于同一时段开始烧制,所以有人认为北宋政府不可能在相距不远的两地设立两处官办窑厂,所谓京师官窑即是汝窑。但是冯先铭等人根据故宫收藏的、前人认定的汝窑及北宋官窑瓷器,以及同考古出土的汝瓷残片相对比,认为存在一个不同于汝窑乃至后来的南宋官窑的独立品种,很可能就是汴京官窑所产。

然而由于黄河多次泛滥改道,汴京遗址文化层已经位于地下6米,而且处于开封市的正下方。在无法大规模发掘的前提下,汴京官窑遗址只能托付给未来的机遇。

官窑瓷器特点

编辑

因为缺乏考古资料佐证,对于汴京官窑瓷器的分析几乎全部基于来历比较明晰的故宫藏品。而宋代几大名瓷互相影响,区别不大,传统上有“汝官不分”的说法。专家在参考汝窑残片标本,划定汝瓷范围之后,排列出汴京官窑瓷器的几个特点:

  • 所用瓷土粉碎、淘澄严谨,颗粒比汝窑钧窑要细腻,烧成的素胎很薄,
  • 釉面是五大名窑中最薄的,不仅不如日后的南宋官窑,也比不上汝窑,因此呈现“紫口铁足”的特征。
  • 器物内外包括足部全部挂釉,在底部用支钉支烧,与汝窑相类,惟独支钉痕迹不是芝麻形状,而是接近椭圆形。
  • 釉色可以分为月白、粉青、大绿三类,常有大开片金丝铁线的效果。

参考资料

编辑
  • 中国陶瓷史,中国硅酸盐协会编,文物出版社,1982
  • 中国古陶瓷图典,中国古陶瓷图典编辑委员会/冯先铭主编,文物出版社,1997
  • 汴京官窑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