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邈(1002年—1047年),字子山,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人。

二十六岁登进士,出任大理评事,历任大理丞、殿中丞、太常博士。仁宗时出为江山、侯官县令,通判广州潭州,累迁屯田、都官员外郎。庆历初年为侍御史,改兵部贠外郎,直史馆,又拜侍御史、知杂事,赐绯衣、银鱼,待制天章阁,改刑部郎中。历知福州澶州,改任京东转运按察使、河北陕西都转运使。后充鄜延路总管经略安抚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庆历七年(1047年)卒于任上,年四十六。《宋史》评价其“疏爽有治才,然性少检。……然皆以酒失自累,故不能无贬焉。”

夫人钱氏,生四子:沈群玉、沈嘉玉、沈伯玉、沈夷玉。[1]

注释 编辑

  1. ^ 宋故朝散大夫尚书刑部郎中充天章阁待制知延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鄜延路马步军都緫管经略安抚使上轻车都尉吴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赠工部侍郎沈公墓志铭
    朝散大夫行尚书刑部贠外郎充集贤校理上骑都尉钱景裕
    朝散大夫守太常少卿轻车都尉张湍题盖
    公讳邈,字子山,姓沈氏,出周冉季,文王之子。戎为汉光禄勲,居吴兴,晋宋齐梁之间,世有名人。至唐曰既济、传师父子,以文学称,传师即公十代祖也。唐季岳为兵部贠外郎,从昭宗至洛阳,有大节,不肯随众入汴,后为吏捕送李璟,璟用为中大夫,因使两浙,钱镠见而奇之,妻以子,生瞻,为钱氏步兵都尉,公之高祖也。生言为钱氏行军参谋,公之曾祖也。生师古,仕钱氏,归朝为大理寺丞,赠兵部尚书,公之祖也。生文(下字与御名同),亦仕钱氏,归朝为尚书虞部贠外郎,赠吏部尚书,公之烈考也。曾祖妣钱氏,祖妣钱氏,妣钱氏,封仙源县太君。公即尚书第四子也。既龆,俊拔不类常儿,能言即诵诗句,六岁晓声律,尚书以言事谪福州,召还,因别西禅主僧,僧它往,公请留诗言别,尚书笑使左右抱持就壁,题七字诗,以有思致,尚书异之。二十六登进士甲科,释褐大理评事,迁丞,改殿中丞、太常博士,入尚书为屯田、都官贠外郎,召拜侍御史,改兵部贠外郎,直史馆,又拜侍御史、知杂事,赐绯衣、银鱼,待制天章阁,改刑部郎中,知衢州江山、福州侯官县,通判广州、潭州,知福州、澶州、京东转运使、河北、陕西都转运使,赐三品服,充鄜延路都総管、经略安抚使、兼知延州,积阶至朝散大夫、上轻车都尉,开国吴兴县男、食邑三百户,特赠谏议大夫。子登朝,赠公工部侍郎。公为侍御史,夏竦召为枢密使,与同列伏阁五上章,言竦不可任,言极切,仁宗嘉纳,罢竦枢密使。公为知杂御史,首上疏言贰府阙失,当路忌之。会保州兵乱,朝廷旰食,仁宗用公知澶州,视事三日,授河北都转运使,上遣中人赐金带、关华、䪌鞍、辔马、金花、银器等,所以宠公,非例也。至则广溏水,缮营田,脩边备,河朔艾安。上嘉之,就改陕西都转运使,按章澄清,官吏畏帖。权知秦州,会元昊讲解,疆场未附,于是畀公知延州。公亲率将校,相地形险隘,塞芦关道,脩安塞等五堡寨,绝贼奔逸,省戍卒数万人,边人赖之,仁宗降诏褒谕。公美容止,风韵高绝,倜傥有大志。遇事刚果莫遏,嫉邪如仇。喜为文章,工诗善书,得锺褚法。有文集五十卷藏于家。公在延州,三月晦,燕柳湖,酒酣昼寝,得异梦,悟而怪焉。四月二十八日晨起,如闻箫鼓声某远,因感疾不食,五月壹日终州宅正寝,享年四十六,庆历七年也。公娶钱氏,封仁寿郡太君,生子男四人,长曰群玉,虞部贠外郎;次曰嘉玉,卫尉寺丞;次曰伯玉,太子中舍;次曰夷玉,举进士。女三人,长为尼,次适进士邓子真,次适殿中丞吴安矩。孙男六人:唐、晋、雍、华、广、临。女四人。卜以熙宁四年十壹月初九日举公之柩,葬河南府洛阳县凤台乡陶牙里邙山之阳。嗣子属余为铭,不得辞。铭曰:斤斤沈公,行道以躬。正色端朝,耳为君聪。飞阁岧嵉,维天子制。匪材勿居,繄公入侍。出殿大州,于福暨潭。号称循良,有声在南。轺车所临,风采百城。污吏贪夫,不戒以惩。帅于延安,其政可观。公来隐然,堡栅用完。公有猷为,为宋名臣。胡不永年,以休吾人。公之新墓,邙山之下。墓石可泐,公铭不腐。

延伸阅读 编辑

[]

 宋史/卷302》,出自脱脱宋史

参考书目 编辑

  • 《宋史》卷三百○二 列传第六十一
  • 冯昱渊. 关于《宋史·沈邈传》相关问题的补正——以《沈邈墓志》为中心[J]. 晋图学刊,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