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粒体(英语:elaioplast, elioplast[1]),又称油质体造油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质粒体,属于白色体,其主要功能为储存和合成脂质[2]。油粒体的英文名称elaioplast来自古希腊文的ἔλαιονelaiov),意指橄榄[1]

香荚兰幼叶的细胞,其中E:油粒体、Л:细胞核、Я:白色体、B:液泡

结构 编辑

 
各种质粒体的关系图

油粒体是一种特化的白色体[3],形状多为圆形,其功能与脂质储存与代谢有关,通常以“质粒体小球”(plastoglobuli)的形式储存脂质,质粒体小球过去认为分散在油粒体的基质中,后来发现它们可能与类囊体基粒边缘膜曲率最大处相连,其外侧由原纤维蛋白英语fibrillin包覆以避免其相互融合,内部除了脂类外,还有与类萜代谢有关的酵素。数个质粒体小球可以细颈状的区域彼此结合成串状[4]

油粒体中的油脂多与与原核生物合成的油脂相似的甘油三酯、与固醇酯英语sterol ester,与内质网中合成的油脂成分有所不同[1]

和其他质粒体一样,油粒体有自己的环状DNA,可自行透过分裂而增生。除了油粒体之外,特化为储存功能的白色体还有淀粉体蛋白质体[3]

分布 编辑

油粒体常存在于苔藓植物单子叶植物的细胞中[5],它们常存在于植物的花朵果实种子等器官,例如柑橘果皮外侧的细胞即富含油粒体,其合成的脂类为柑橘果实的香气来源[3],许多植物花药绒毡层英语Tapetum (botany)细胞中也有油粒体,花粉释放前,绒毡层的细胞会分解,使油粒体被释出,让其中的油脂附着在花粉最外侧的壁上[2]

分解与利用 编辑

油粒体中储存的脂质在需要时可分解供植物使用。以种子细胞中的油粒体为例,储存的三酸甘油脂先被脂酶分解成甘油与三分子游离的脂肪酸,甘油可转换成糖类或参与呼吸作用,脂肪酸则进入乙醛酸循环体,经过一连串乙醛酸循环的代谢步骤,最后转换成葡萄糖。有时三酸甘油脂只释出两个脂肪酸,形成甘油一脂,也会直接从油粒体移至乙醛酸循环体加以分解[6]

不同植物分解油粒体的机制有所差异。玉米油菜蓖麻等的种子脂酶存在油粒体中,不过前两者在干燥的情况下不存在脂酶,蓖麻干燥下的脂酶也可能和脂质大量分解无关,发芽时仍是以新合成的脂酶分解脂质。棉花种子的脂酶则是在细胞质合成后再送入油粒体中[6]

混淆 编辑

许多植物也以油脂体(oleosome)贮存脂质,油脂体是由粗糙内质网衍生的构造,并非质粒体。与油粒体相比,油脂体可能多用于较长时间的贮存[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Robert R. Wise, J. Kenneth Hoober (编).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lastids.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7: 9-10 [2019-02-16]. ISBN 1402065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9). 
  2. ^ 2.0 2.1 Richard Crang, Sheila Lyons-Sobaski, Robert Wise. Plant Anatomy: A Concept-Based Approach to the Structure of Seed Plants. Springer. 2018: 87 [2019-02-16]. ISBN 331977315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9). 
  3. ^ 3.0 3.1 3.2 Zhu M.; et al. A comprehensive proteomic analysis of elaioplasts from citrus fruits reveals insights into elaioplast biogenesis and function 5. Horticulture Research: 6. 2018. doi:10.1038/s41438-017-0014-x. 
  4. ^ Kevin Pyke. Plastid Bi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6-27 [2019-02-16]. ISBN 0521885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9). 
  5. ^ 林明煊. 中華百科全書 白色體. 中华百科全书. [2011-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6. ^ 6.0 6.1 郭华仁. 第四章 種子的發芽. 種子學.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2015: 112-113 [2022-01-07]. ISBN 9863501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