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

艺术风格

洛可可(法语:Rococo)风格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是一种具有粉嫩柔软风格的装饰、室内设计和艺术风格,它结合了不对称性、曲线、雕刻和视觉陷阱手法,能在静态的物品中创造一种运动感。该风格上接巴洛克艺术,下启新古典主义艺术[1]

洛可可的建筑主要体现在室内设计,而非建筑的外围,此图是标准的洛可可风天花板,可以看到比巴洛克有更多的留白,并且在色调上粉嫩化
洛可可风家具,倾其所能不使用直线,甚至木头的纹理也故意采用斜边
洛可可风礼拜堂,令人联想到草莓口味的奶油蛋糕,而非一栋恢宏的建筑

洛可可最初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且庄严工整的巴洛克风格而兴起的[2][3],洛可可比巴洛克更加会使用留白,呈现贝壳状、火焰状、水波状和树枝状。把一切能用的颜色粉白化、把一切尖角柔和化、把直线条曲线化,使得整体感觉变得温馨可爱、平易近人。洛可可除了可以用在主体艺术之外,也可以在边缘艺术上面。例如欧洲宫廷贵妇的晚礼服上的花边、马卡龙等小型甜品及其包装盒、地毯的花纹、书籍的边缘装饰和书签,任何精美小巧的纹样设计均可被算在广义的洛可可范围之内[4][5][6][7]

洛可可因为造价高昂、打磨精致,于19世纪中期逐渐被强调直线和简单结构的新古典主义取代,尤其在建筑、家具和服装领域尤为明显。

名称 编辑

洛可可Rococo一词字是从法文的“Rocaille”和“coquilles”合并而来。Rocaille指的是一座白沙做的假山,而coquilles则是用贝壳和粉色石子互相镶嵌的一种技法,两者合并以表达洛可可的天然装饰性[8][9]

历史发展 编辑

洛可可最先出现于装饰艺术和室内设计中。路易十五登基,给宫廷艺术家和一般艺术时尚带来了变化。在老国王在任的晚期,巴洛克设计逐渐被有着更多曲线和自然形像的较轻的元素取代。这些元素在尼古拉斯Pineau的建筑设计上有明显的表现。在摄政时期(1715-1723年,路易十五还是个孩子,政权由其叔摄政),宫廷生活不再局限于凡尔赛宫,艺术风格亦随之而转变,最初在皇宫,然后是整个法国上层社会。纤细和轻快的洛可可风格设计被视为是伴随着路易十五的过度统治而来。

相较于前期的巴洛克与后期的新古典,洛可可反映出当时的社会享乐、奢华以及爱欲交织的风气。除此之外,此派画家受到当时外来文化的启发,在创作中添加不少富有异国风情的特色。

1730年代,洛可可在法国高度发展,并受到中国风的影响。这种风格从建筑和家具蔓延到油画和雕塑,表现在让-安东尼·华托佛朗索瓦·布歇的作品中。洛可可保留了巴洛克风格复杂的形像和精细的图腾。不过在这一点上,它已经开始与大量不同的特征融合,包括东方风格和不对称组合。

这种艺术形式在法国迅速蔓延至德国西班牙等地区,并与当地的风格融合。18世纪,英国一直视洛可可风格为“法国品味”,较少用于建筑上,主要表现在银器、陶瓷等。当时意大利移民的艺术家像Bagutti和Artari都以石膏作品尝试将洛可可风格带入英国。而在爱尔兰工作的瑞士人拉法兰契尼兄弟英语Lafranchini brothers也作出同样的尝试。随着拿破仑在法国的崛起,洛可可被拿破仑从法国剔除出去。

但到约1830年代,洛可可风潮正逐渐退去时,英国人才开始要“重振路易十四的哥特式风格”——亦即把洛可可搞错了,并且以大量的金钱,购买经过过分涨价的二手洛可可风格物品,其实当时这些物品在法国几乎无法出售。

在次文化中,日本人把洛可可蜕变成“洛丽塔”,而这个风潮风靡韩国台湾中国大陆俄罗斯泰国。在日本文学上,洛可可被定义为徒有华丽外表、内容空虚的装饰样式,出自小说家太宰治的小说《女生徒》。

室内设计 编辑

 
一个洛可可风的室内设计。
 
布歇所画,室内Le Dejeuner 1739年- 现藏于法国卢浮宫

德国斯图加特孤独城堡和奥拉宁堡的中国宫、维斯巴伐利亚教堂和波茨坦无忧宫都是欧洲洛可可风格建筑的例子。

在欧陆,洛可可风格以抽象的火焰形、叶形或贝壳形的花纹、不对称花边和曲线构图,展现整齐而生动的、神奇的、雕琢的形式。洛可可风格设计,不论使用在室内设计方面或者家饰品设计,甚至建筑外观设计上,都令人无法忽视。框缘的建筑的部分中如画的、细致的、形状独特地表现于塑造性物料如木雕和雕塑中(如Wessobrunner School英语Wessobrunner School)的装潢)。墙、天花、家具、金属和瓷器制的摆设展现一种统一风格的和谐。相比起巴洛克品味带着丰富强烈的原色和暗沉色调,洛可可崇尚柔和的浅色和粉色调。

原本有一些反建筑的意识在一七二零年代迅速地全部转变,并造就了洛可可风格在欧洲室内设计和装饰美学上大绽光芒的时代。其中最多姿多彩的德国洛可可就发源于天主教德国。

 
西班牙加的斯主教座堂,立面上的是洛可可风格的装潢

一般而言,洛可可建筑是指纯粹室内风格。因为当时的富人贵族从凡尔赛搬回巴黎时,巴黎已经是一个已发展的城市。所以他们大都直接以新风格装潢原有的建筑,而较少重新兴建新的大型建筑物。

油画 编辑

洛可可风格亦从建筑设计中的纯粹装饰艺术伸延至绘画上。洛可可画家选用清淡鲜明的颜色和精致的曲线构图,喜欢用基路伯小天使和爱情神话中等来点缀画中氛围,令画面变得优美而神秘。

洛可可风格细致地表现在人像画中;画中人不再是神、圣人或骑士,而是宫廷的朝臣、贵族等,颜色细致、淡雅,人物纤细。一些画像亦显示当时美学开始离开宗教、国家等思想方向;不再表现人物的端庄神圣,开始表现得有点不纯洁和不道德。而洛可可的风景画则是田园诗式的,多数描写贵族的男男女女在悠闲地游山玩水。第一个主要代表画家是华托(1684–1721),华托的《舟发西地岛》画面迷离,人物雍容华贵;华托和其后的洛可可画家不同的是,他的画除了纯粹的装饰外,往往渗出一种忧郁气息。其后的洛可可画家包括布歇(1703-1770)、法戈纳(1732-1806)等,他们都深受华托的影响。

洛可可风格的绘画作品 编辑


音乐 编辑

洛可可风格在音乐上是非常特别而短暂的。约在1720-1775年,洛可可风格与其他的音乐风格同时流行。它发展于十八世纪前半期的法国,音乐特色是轻快、刻意、装饰华丽——与巴洛克时期那夸张和庞大的性质成对比。这种风格先出现在法国的键盘音乐中,巴洛克晚期的作曲家如库普兰(Couperin)、拉莫(Rameau)、泰里曼(Telemann)、多曼尼高.史卡拉第(Domenico Scarlatti)以及古典乐派前期如约翰·斯塔米茨(Johann Stamitz)和利奥波德·莫扎特(Leopold Mozart)等都运用了这种手法。后来,这种风格传到德国,并孕育了西方古典乐时期

文学 编辑

洛可可文学以轻松的文体大量出现,并着力于表现人的情感,尤其是爱情的魅力。经常将现实世界扩大或缩小后加以描写,或者以镜中像的方式折射现实。比如伏尔泰的《小大人》、勒萨日的《吉尔·布拉斯》。这个时期的作家还酷爱写游记式作品,让主人公在游历中学习人生、了解世界。洛可可文学产生了强烈刺激人们感官和心智的效果,刻意描写与现实相悖的事物,以反讽手法引入革新观念,打破现存秩序和规范,追求自然、理性、平衡的新世界。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Hopkins 2014,第92页.
  2. ^ Rococo style (design) -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com. [24 April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9). 
  3. ^ Gauvin Alexander Bailey, The Spiritual Rococo: Decor and Divinity from the Salons of Paris to the Missions of Patagonia (Farnham: Ashgate, 2014).
  4. ^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On-Line
  5. ^ Monique Wagner, From Gaul to De Gaulle: An Outline of French Civilization. Peter Lang, 2005, p. 139. ISBN 0-8204-2277-0
  6. ^ Ancien Regime Rococo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11 April 2018.. Bc.edu. Retrieved on 2011-05-29.
  7. ^ Rococo – Rococo Art. Huntfor.com. Retrieved on 2011-05-29.
  8. ^ Graur, Neaga. Stiluri în arta decorativă. Cerces. 1970: 193 & 194 (罗马尼亚语). 
  9. ^ Graur, Neaga. Stiluri în arta decorativă. Cerces. 1970: 194 (罗马尼亚语). 

来源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