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中国道教传说中的仙境,位于山岳之内,有洞穴与山外相通,当中有日月照明、草木鸟兽、仙人城市,景象与世间相似,各有地道相连。道士修道精诚,或可进入洞天,得以登仙度世,亦偶有凡人误入其中。洞天传说形成于晋代,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之说,影响了中国文学作品,启发志怪小说有关游历仙境的故事。

明代戴进《洞天问道图》

构思 编辑

洞天位于山中空虚之处[1]:193,其想象可能源自石灰岩地质溶洞的奇特景观,基本概念可见于汉代纬书[2]:355、351,当中记述名山之间各有洞穴相通。洞天内有日月照明[2]:352、354,昼夜交替,“日月分精照之”,与山外之天相似,自成一时空世界[3]:53,有树林和珍禽异兽,宛如仙境[2]:354。洞天中世代和时间转瞬即逝[3]:53,身处其中,日月可能甚为短暂,但人间同时已经过几百年[2]:376。地道接通各地洞天,神仙可来往其中,缩短两地的距离[3]:53、69。在洞天修道,是登仙捷径[4]:218,道士要进入洞天,须诚心诚意,预先斋戒。一些修道之士因有仙缘,进入洞天获得道术或经诀,得以悟道度世;也有些人因采药、斩柴或游山而误入洞天之中[2]:361、351,当中景象或与俗世相似,人们进入后可能全然不觉。洞天里的仙官掌管生人的生籍和死籍[3]:66、64,当中仙人较天庭中的仙官更逍遥自在,不受拘束[2]:384

洞天传说乃道教探求乐园的神话,符合六朝时江南士人的乱世期望[1]:191,是人们心中不可征服的避难所,反映人们对幸福天堂的强烈渴望[5]:202、195

发展 编辑

晋代《灵宝五符经》详述游历洞天的故事[6]:160:夏治水时,获神灵赐予仙经《灵宝五符》,得以治理洪水,大功告成后,藏《灵宝五符》于太湖洞庭岛下林屋洞天中。孔子时,龙威丈人在黑暗迷宫中跋涉过千里,抵达一座光亮朗焕的城市,终于发现《灵宝五符》[3]:641。4世纪时,洞天的概念详载于《茅君传》等上清经三十六洞天十大洞天传说先后出现,谓五岳及各大名山皆有洞天,茅山下的金坛洞天被视最神圣的洞天之一[3]:58-59、61。上清经认为道士勤于修练瞑想法,才能进入洞天[1]:190。唐代道士司马承祯杜光庭使洞天理论系统化,司马承祯《天宫地府图》和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都列出十大洞天及三十六小洞天[3]:58、55

影响 编辑

受洞天传说影响,道教视名山洞穴为举行斋醮等仪式的最佳地点,唐朝进行“投山水龙简”的仪式,为皇帝及皇室祈福,把刻有祝文的铜版投入名山洞穴中[3]:60-61。洞天传说影响了文学作品。柏夷(Stephen Bokenkamp)认为,《灵宝五符经》所记洞天故事,启发陶潜撰写〈桃花源记[6]:173、160。两者情节相似,深入洞穴都始于寻找流水源头,入口既窄且暗,然后豁然开朗,到达人们聚居之处;回到世间后向官员报告其事,而洞天和桃花源对凡人来说都是难以企及的[6]:164。晚唐皮日休曾造访洞庭山洞穴,写下〈太湖诗〉:“幽塘四百里,中有日月精,连亘三十六,各各为玉京。”[6]:173-174其〈入林屋洞〉诗亦强调洞天奇景[2]:361

志怪小说发挥洞天传说的主题,往往讲述一个人无意中闯入洞天,却因眷恋尘世,或厌倦极乐而暂时返回人世间,之后就永远失去天堂[3]:65-66刘义庆幽明录》讲述,黄原打猎时误入穴中,进入洞中世界,与洞中女子妙音结婚,最后思归辞别[2]:378。王嘉《拾遗记》记述采药者进入洞庭山洞天[5]:195。9世纪郑还古《博异志》记载一人凿井时,听到地下传出鸡犬雀鸟之声,深入穴内探查,发现光彩流离的仙境,“乃别一天地日月世界”[3]:65杜光庭《神仙感遇传》讲述蜀氏进入白鹿山洞天[5]:195,又记前秦人李班因山洞中流出的溪水常有瓜果树叶,深入洞穴考察,发现原来是神仙所居的山洞[3]:67

注释 编辑

  1. ^ 1.0 1.1 1.2 李丰楙. 〈洞天與內景:西元二至四世紀江南道教的內向游觀〉 (PDF). 《东华汉学》. 2009, 9: 157–197 [2017-12-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4-20) (中文(繁体)).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李丰楙. 《仙境與游歷:神仙世界的想象》. 北京: 中华书局. 2010. ISBN 710107541X (中文(简体)).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傅飞岚(Franciscus Verellen). 程薇译. 〈超越的內在:道教儀式與宇宙論中的洞天〉. 《法国汉学》. 1997, 2: 50–75 (中文(简体)). 
  4. ^ 郑素春. 《道敎信仰、神仙與儀式》.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2002. ISBN 9570517468 (中文(繁体)). 
  5. ^ 5.0 5.1 5.2 鲍吾刚. 《中國人的幸福觀》. 严蓓雯等译.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ISBN 7214038498 (中文(简体)). 
  6. ^ 6.0 6.1 6.2 6.3 柏夷(Stephen Bokenkamp). 〈桃花源與洞天〉. 《道教研究論集》. 谢一峰译. 上海: 中西书局. 2015: 160–177. ISBN 7547508855 (中文(简体)).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