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树移民

(重定向自洪洞大槐樹移民

洪洞大槐树移民是发生在明朝早期将山西人口强制迁移到华北地区(河南山东河北)的移民潮

历史背景 编辑

今日河南虽是中国人口大省,但华北地区在元末明初时一度良田荒无、人口萧条。元朝末年,华北地区天灾频发,水旱灾害和蝗灾瘟疫接连发生,黄河地区水患尤其严重。同时由于当局高压统治,导致红巾军起义,战乱四起,使人口大量减少,甚至出现“禾不入土人相食”[1]的凄惨景象。而到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又发生靖难之变,战乱四年再次造成中原地区荒凉局面。

而山西由于有太行山吕梁山等天险作屏障,中原的天灾、兵祸几乎没有波及到山西,加之外省难民大量流入,山西成为当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强制移民 编辑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解决中原地区人口稀少问题,恢复中原社会生产,下令将山西人口迁徙到中原地区垦荒,这场移民潮被称为“洪洞大槐树移民”。

虽然称为“洪洞大槐树移民”,但不是将山西洪洞县的人口迁走,而是以此地作为集结中转的枢纽。

洪洞县位于晋南平原,农业发达,处于交通要道上,自古以来就设有驿站。当时洪洞县广济寺旁有一株高大的汉代古槐,贯通南北的驿道就从这棵古槐的树荫下通过。官方开始强制移民后,官府在广济寺设立办公点,将百姓聚集在古槐下,编排队伍,发放外迁证件和盘缠。移民上路后忍不住频频回头,直到古槐消失为止,使得洪洞的大槐树成为故乡留给移民的最后印象,也成为了移民后代关于故乡的记忆符号。

然而,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对于安土重迁的农耕民族,强制移民最难接受,因此在迁徙途中时有逃跑现象。

据《明实录》记载,明朝早期进行移民共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从山西移出上百万人,主要迁往豫冀皖等中原地区,到清末,移民后裔遍布全国,很多家族家谱清楚记录这段移民史。

影响 编辑

  1. 移民使中原地区人口迅速恢复,加快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复苏
  2. 改变了人口分布,使之更趋合理
  3. 使一些山西习俗传播开来,如在寒食节吃冷食、蒸麺燕,是山西人纪念先秦晋国名臣介子推的习俗,随移民来到山东、安徽而流传开来
  4. 文化影响之产生民间传说:
  • 关于元末明初中原人口骤减的解释:明朝开国大将胡大海年轻时曾在河南乞讨,由于受当地人辱骂,怀恨在心,功成名就后便想去河南报仇雪恨。朱元璋批准他只可杀“一箭之地”,谁知胡大海一箭射中雁尾,大雁一飞千里,胡大海一路向北杀得河南山东几乎没有人烟。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真实度并不高。[2]

语言传播 编辑

山西官话中普遍入声分阴阳,有两个。有些地方入声分阴、次阳、阳,有三个。现今北方官话普遍把入声派入两个以上不同声调。

 

参考 编辑

  1. ^ 大槐树移民的迁民史. [2013-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 ^ 洪洞大槐樹——華夏兒女祭祖園. [2013-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