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里西亚·海史密斯
美國小說家
帕特里西亚·海史密斯(英语:Patricia Highsmith,1921年1月19日—1995年2月4日),美国犯罪小说家,以心理惊悚类型的作品而闻名,代表作是《天才瑞普利》系列小说,分别在1999年改编为电影《天才瑞普利》和2002年改编为电影《雷普利游戏》。其另一知名作品为大导演希区柯克改编之同名电影《火车怪客》。另一部小说《盐的代价》亦在2015年改编为电影《卡罗尔》。
帕特里西亚·海史密斯 Patricia Highsmith | |
---|---|
出生 | [1] 美国沃思堡 | 1921年1月19日
逝世 | 1995年2月4日 瑞士洛迦诺 | (74岁)
职业 | 作家、小说家 |
代表作 | 天才瑞普利 |
常见人物译名 | |
中国大陆 | 帕特里西亚·海史密斯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 |
台湾 | 派翠西亚·海史密斯 |
生平
编辑帕特里西亚·海史密斯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从小由外祖母抚养长大。海史密斯与生母及养父之间的关系充满着紧张,童年的压力成为她日后创作的重要依据。她的写作风格繁复多变化,充满人性冲突与挣扎,尤其是私家侦探这个角色更在她作品里面扮演关键的功能。她曾写道:“我从未考虑过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问题,也许我也真谈不上有什么地位。我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能给大家提供娱乐的人,我只想给大家讲述一个精彩且吸引人的故事。” 早在她第一部作品《火车怪客》(1950)中海史密斯就已经展现出了她惊人的才华。该书一经问世,有“悬疑大师”之称的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就主动同她取得联系以获得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权力。1951年,改编后的电影《列车上的陌生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成为了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作品。她的《天才瑞普利》、《猫头鹰的哭泣》等作品也多次被改编成电影。
作品
编辑- 《火车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 (1950)
- 《盐的代价》The Price of Salt(以Claire Morgan之名发表,书名其后改为Carol)(1952)
- The Blunderer (1954)
- 《天才瑞普利》The Talented Mr. Ripley (1955)
- Deep Water (1957)
- A Game for the Living (1958)
- This Sweet Sickness (1961)
- The Cry of the Owl (1962)
- The Two Faces of January (1964)
- The Glass Cell (1964)
- A Suspension of Mercy (1965)
- Those Who Walk Away (1967)
- The Tremor of Forgery (1969)
- 《地下雷普利》Ripley Under Ground (1970)
- A Dog's Ransom (1972)
- 《雷普利游戏》Ripley's Game (1974)
- Edith's Diary (1977)
- 《跟踪雷普利》The Boy Who Followed Ripley (1980)
- People Who Knock on the Door (1983)
- Found in the Street (1987)
- 《水魅雷普利》Ripley Under Water (1991)
- Small g: a Summer Idyll (1995)
获奖
编辑- 欧亨利奖
- 爱伦·坡奖
- 1964年英国推理作家协会奖(The Two Faces of January)
- 1993年Suomen dekkariseura外国推理作家大奖
参考资料
编辑- ^ "United States Social Security Death Index," index, FamilySearch (https://familysearch.org/pal:/MM9.1.1/VMGS-2TB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ccessed 13 Mar 2013), Mary P Highsmith, 4 February 1995.
外部链接
编辑- 帕特里西亚·海史密斯在豆瓣上的资料(简体中文)
- Patricia Highsmith Papers at the Swiss Literary Archiv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Mobile Bed-Object, full text of a short story from The Selected Stories of Patricia Highsm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