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武兰遗址
淇武兰遗址,位于宜兰县礁溪乡二龙村及玉龙村交界[1],是噶玛兰族淇武兰社的旧社遗址。具有上、下两文化层,上文化层应为17世纪荷兰文献所记载噶玛兰族淇武兰社的遗留,年代距今约600~100年前;至于下文化层,年代距今约1300~800年前,不排除与上文化层具有整体深层结构上的一致性。[2]
地理环境
编辑淇武兰遗址坐落于台湾兰阳平原的北侧边缘,得子口溪流经遗址中心[1],南方有茅埔圳(武暖河)汇入,海拔高度约2米。淇武兰地区自距今2000多年来,由靠海的河口或海岸环境,逐渐随着海岸线东移及河川带来的冲积而平原面扩大,经历沼泽湿地-变干-成陆的演变过程。[2]
研究史
编辑淇武兰遗址于2001年5月因宜兰县政府进行“礁溪乡得子口溪第六期治理工程”而发现[3][4],6至7月间曾进行试掘调查工作。其后,又因以下两项工程案“北宜高速公路头城苏澳段第C510标礁溪四城段桥梁工程”及“北宜高速公路头城苏澳段台电管路工程得子口溪路段(C510标)推管工程”之施工范围与遗址重叠而进行抢救发掘[4]。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受宜兰县政府委托,于2001年11月至2003年5月间进行抢救发掘。[2]
遗址面积约200000m2[5][1],共计发掘262个探坑,大小包括4*4m2计217坑、3*4m2计7坑、2*4m2计27坑、2*2m2计10坑、1*2m2计1坑,总计发掘面积为3814m2。[2]
研究成果
编辑下文化层(距今1300~800年前)
编辑此时期的住民生活中已有铁器,发现有小型铁刀、铁器残件或铁块。仍倚重石材的使用,包括将板岩修整为方形或圆形石板、切取砂岩石块、采集大型卵石,作为房屋建材或墓葬葬具。小型石器则多用于磨制或锤打,例如取用页岩磨制为长方形,钻孔作为便携式磨石。主流陶器为当地自制的几何印纹陶罐。装饰品丰富多样,包括玻璃珠、玛瑙珠、玻璃环、小盖状玻璃制品、铜铃、金属线环、铁线编物等,推测应多为外来的贸易品。主要生业型态为采集与渔猎,食用对象应包含鹿、猪。使用石板、石块、木柱、木板、茅草建造家屋,建筑形态类同干栏式建筑。[6]
上文化层(距今600~100年前)
编辑此时期居住密度高,聚落兴盛,遗址中密布各式坑穴、木柱群、墓葬和大量各类生活用品。聚落紧临河道,家屋呈长形南北向成排平行排列。墓葬葬姿为不自然屈肢状,死者可能经过捆绑。陪葬品包括自制陶罐、安平壶、瓷瓶、瓷碗等外来贸易品,以及玛瑙珠、玻璃珠、金属环、铜铃等。发现大量铁刀和矛镞等铁器;木器工业发达,制成食器、猎具、休闲用具等。自制陶容器与下文化层主流陶罐的拍印纹饰及外形相似。贸易用品多样,包括各类硬陶、瓷器、安平壶、钱币、铜铃、金属环、玻璃等。还有各式陶制及石烟斗。稻米的出土显示生业型态为农耕稻作,渔业与狩猎也存在。[2][6]
参考来源
编辑- ^ 1.0 1.1 1.2 陈有贝. 淇武蘭遺址. 台湾大百科全书. 文化部. 2009-09-24 [2023-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9) (中文(台湾)).
- ^ 2.0 2.1 2.2 2.3 2.4 陈有贝、邱水金、李贞莹. 淇武蘭遺址搶救發掘報告1~6. 宜兰县立兰阳博物馆. 2007.
- ^ 何传坤; 邱水金; 林德牧. 宜蘭縣淇武蘭遺址出土墓葬現象與考古遺物翻製修復記.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讯第213期.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 2005 [2023-05-10].
- ^ 4.0 4.1 兰阳博物馆. 發現淇武蘭. 兰博电子报第39期. 兰阳博物馆. 2008-04 [2023-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8) (中文(繁体)).
- ^ 刘益昌、陈俊男、锺国风、宋文增、郑德瑞. 臺閩地區考古遺址:宜蘭縣、花蓮縣. 内政部委托.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执行. 2004.
- ^ 6.0 6.1 兰阳博物馆. 淇武蘭遺址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