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编辑王昶少年时与同郡人王凌齐名。成年后曾任太子曹丕的文学,曹丕即位后历任散骑侍郎、洛阳典农、兖州刺史。曹叡即位加扬烈将军、封关内侯。王昶担任兖州刺史后虽然不在朝中,但仍然心系朝廷,认为曹魏继承了秦汉两代法制严苛而琐碎的缺点,应修改国典才能令治化大行于全国,于是写了《治论》和《兵书》上奏朝廷。
守战东吴
编辑青龙四年(236年),曹叡下令公卿要推举一位贤才,太尉司马懿赏识王昶并推举王昶。至正始年间,王昶转任徐州刺史,封武观亭侯,后又迁任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豫诸军事。王昶上任后因征南将军治所宛城离南部边境重镇襄阳三百多里,诸军屯驻地离散而水军在宣池,一旦东吴进攻,军队可能赶不及支援;因而上表改驻新野,在二州境内集中训练水军,并推广耕作,令谷仓十分充实。
嘉平二年(250年),东吴嫡庶之争完结,骠骑将军朱据被流放赐死,王昶认为孙权流放良将,是出战时机,于是上奏征吴,于是派新城太守州泰袭巫、柹归和房陵,荆州刺史王基攻夷陵,而王昶则亲自率军进攻江陵,并以竹篾制的粗索带结成桥梁渡过长江进攻,击败吴将施绩,后又设伏兵引施绩进攻,大败吴军,并杀吴将锺离茂、许旻,运著大量战利品回师。王昶因功升任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进封京陵侯 [1]。嘉平四年(252年),王昶上呈进攻东吴的计划,同时镇东将军诸葛诞、征东将军胡遵和镇南将军毌丘俭都进献攻吴之计,司马师接纳进攻的意见并命令三道进攻东吴,由王昶进攻南郡,但因东吴太傅诸葛恪在东兴击败胡遵、诸葛诞军,王昶唯有撤退。
助平叛乱
编辑正元二年(255年),毌丘俭和文钦在寿春发动叛乱,王昶因曾派兵对抗毌丘俭而有功,获升任骠骑将军。[2]甘露二年(257年),诸葛诞在寿春叛乱,并向东吴求援,王昶则领兵据守夹石对江陵施加压力,令当地守将施绩和全熙等不能抽身到寿春支援诸葛诞。甘露三年(258年)寿春被攻破,诸葛诞被杀,王昶因功获增食邑一千户,升任司空[3],继续持节都督荆豫诸军事。次年六月逝世[4],谥穆侯,葬于洛阳[5]。
轶闻
编辑家族
编辑父
编辑儿子
编辑孙子
编辑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三国志·魏书·齐王纪》:(嘉平二年)十二月乙未(251年1月27日),征南将军王昶渡江,掩攻吴,破之。……(三年)四月甲申(251年5月16日),以征南将军王昶为征南大将军。
- ^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纪》:夏四月甲戌(255年6月14日),以征南大将军王昶为骠骑将军。
- ^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纪》:秋八月甲戌(258年9月26日),以骠骑将军王昶为司空。
- ^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纪》:夏六月,司空王昶薨。
- ^ 《华芳墓志》:〔王沈〕墓在洛阳北邙恭陵之东。西比武陵王卫将军,东比从祖司空、京陵穆侯墓。
- ^ 惟相司空王昶、征北将军程喜、中领军王肃有蹉跌云。
- ^ 《晋书·载记第一》:〔元海〕龆龀英慧,七岁遭母忧,擗踊号叫,哀感旁邻,宗族部落咸共叹赏。时司空太原王昶闻而嘉之,并遣吊赙。……太原王浑虚襟友之,命子济拜焉。
- ^ 《三国志注·魏书二十七·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案晋书:浑自越骑入晋,累居方任,平吴有功,封一子江陵侯,位至司徒。浑子济,字武子,有隽才令望,为河南尹、太仆。早卒,追赠骠骑将军。浑弟深,冀州刺史。深弟湛,字处冲,汝南太守。湛子承,字安期,东海内史。承子述,字怀祖,尚书令、卫将军。述子坦之,字文度,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昶诸子中,湛最有德誉,而承亦自为名士,述及坦之并显重于世,为时盛门云。自湛已下事,见晋阳秋也。
延伸阅读
编辑[编]
前任: 诸葛诞 |
曹魏司空 258年-259年 |
继任: 王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