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大三角[1],或称珊瑚金三角[2]珊瑚三角区[3],是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东帝汶巴纽所罗门群岛之间的海域,占全世界约1.2%面积[4],涵盖印尼-菲律宾太平洋远西南两个生态区域,有全世界多样性最高的造礁珊瑚生态系,是全球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

图中浅蓝色为珊瑚大三角的范围

珊瑚大三角容纳全世界30%珊瑚礁、约600种造礁珊瑚、超过两千种珊瑚鱼、供养6种海龟[5],是全球鲔鱼的重要繁殖区,蓝鲸抹香鲸南极洲回到该海域繁殖。

珊瑚大三角是吸纳全球温室气体的重要碳汇,也有海中亚马逊之称[4][6][7],也是逾1.2亿人口赖以维生的家园,以及风灾下的庇护。[5]约225万渔民依赖珊瑚大三角维持生计。如2002年估计渔获交易产值就达8.1亿美金。88%的珊瑚礁面临过度捕捞和炸鱼的威胁,其中印尼渔业活动大受批评。该区观光业发达,缤纷的生态景观吸引游客潜水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破坏。而珊瑚白化也是该区一大问题。

珊瑚多样性热点 编辑

 
鸟头半岛位置

珊瑚种类的多样性热点[8]位在印尼鸟头半岛周围海域,孕育574种珊瑚,相当于整个珊瑚大三角95%物种,以及全球72%物种。而四王群岛海域又是当中的精华地带,拥有553种珊瑚[9]

保育计划 编辑

 
珊瑚大三角计划之Logo

自1980年代起,世界自然基金会赞助该地研究计划,以及与当地政府与渔业协会的合作,以求经济与生态间的平衡。

为保持物种多样性,世界自然基金会提倡使用友善环境及资源永续的渔法,限制过度捕捞,打击非法渔业,同时也顾及当地居民权益,在设立的保护区内,实施有效的限额捕捞管理,也加强保护海龟。

2000年,大自然保护协会巴厘岛成立了工作中心,目标成立珊瑚大三角保护区。

大自然保护协会与印尼的国家海洋渔业署印度尼西亚语Kementerian_Kelautan_dan_Perikanan_Republik_Indonesia的海洋保护委员会紧密合作,委员会推行渔业与海洋管理的建议政策。技术面支持研究工作,也希望影响政界,并偕同媒体,对当地民众展开海洋保育的宣导教育。

2007年9月,亚太经合组织启动珊瑚大三角计划[10](Coral Triangle Initiative, CTI)。

200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启动珊瑚大三角专案,支持CTI。

2009年5月15日,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东帝汶巴纽所罗门群岛等六国政府高层代表,于印尼北苏拉威西省美娜多签署珊瑚礁保育协议,[11]宣布成立涵盖20%海岸线长度的海洋保护区,针对盗渔行为加重处罚。印尼提议于其辖内萨武海划设390万公顷的保留区。

2012年起,6月9日订为珊瑚大三角日(Coral Triangle Day)[12]

国家公园与保护区 编辑

 
瓦卡托比国家公园的珊瑚礁
 
摄于东帝汶马纳图托海域的盘枝轴孔珊瑚

参见 编辑

资料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