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
生平
编辑出身金朝的官僚家庭,父亲白华任金朝枢密院判官,是著名文士。白朴处于动荡的年代,金哀宗开兴元年(1232年),蒙古军攻南京(今开封),白华随哀宗奔归德,白朴则与母留南京,次年崔立叛降,南京失陷,史称壬辰之难。崔立掳王公大臣妻女送往蒙古军中,白朴的母亲也在内。此事给予白朴不小的打击,导致他自此不食荤血。当时白朴年甫七岁,由父亲好友元好问收养,渡河至山东聊城,又迁居山西忻州,一路上元好问视如已出。后北归随父移居真定(今正定)。终身未仕,至元十七年(1280年)移居建康(南京),作为在野的一代名士,专注于诗酒和杂剧创作。元好问赞赏他“元白通家旧,诸郎独汝贤。”
白朴死后,因子而贵显,朝廷赠他“嘉议大夫、太常卿、仪院太卿”等官衔[1]。此等待遇在元曲作家中是相当罕见的[2]。
文学才能
编辑白朴自幼聪慧,记忆过人,精于度曲。与关汉卿、马致远和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散曲儒雅端庄,与关汉卿同为由金入元的大戏曲家。在其作品中,著名的杂剧《梧桐雨》,内容讲述幽州节度使安禄山与杨贵妃私通,出任范阳节度使,与杨国忠不和,于是安禄山造反,明皇仓皇幸蜀。至马嵬驿时,大军不前,陈玄礼请诛杨国忠兄妹。明皇只得命贵妃自缢于佛堂中。李隆基返长安后,一日梦中相见贵妃,后为梧桐雨声惊醒,追忆往事,不胜惆怅之至。此剧在历代评价甚高,清人李调元《雨村曲话》说:“元人咏马嵬事无虑数十家,白仁甫《梧桐雨》剧为最”。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沈雄悲壮,为元曲冠冕。”另有一部作品《墙头马上》全名《裴少俊墙头马上》,是白朴最出色的作品,与五大传奇之一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合称为“元代四大爱情剧”。故事写唐代尚书裴行俭之子裴少俊奉父命由长安去洛阳买花,途中和李世杰女李千金隔墙以诗赠答。当晚私约后园,二人私奔到长安定居,育有一子一女。后为少俊父亲发现,强令少俊休妻回家。李千金回到洛阳,父母已亡故。少俊中进士后,正式与李千金完婚。
白朴的词流传至今一百余首,大多以咏物与应酬为主;其作品歌词典雅,属于文采派。杂剧有16种:《绝缨会》、《赶江江》、《东墙记》、《梁山伯》、《赚兰亭》、《银筝怨》、《斩白蛇》、《梧桐雨》、《幸月宫》、《崔护谒浆》、《钱塘梦》、《高祖归庄》、《凤皇船》、《墙头马上》、《流红叶》、《箭射双雕》。散曲有《天籁集摭遗》一卷,收其小令三十七首,套曲四套。
朱权《太和正音谱》对白朴的评价是:“白仁甫之词,如鹏抟九霄。风骨磊块,词源滂沛,若大鹏之起北溟,奋翼凌乎九霄,有一举万里之志,宜冠于首。”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