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高乃依

(重定向自皮埃爾·高乃依

皮埃尔·高乃依(法语:Pierre Corneille法语发音:[pjɛʁ kɔʁnɛj];1606年6月6日—1684年10月1日),出生于法国西北部的鲁昂,是十七世纪上半叶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代表作家,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与莫里哀拉辛并称法国古典戏剧三杰。主要作品有《熙德》、《西拿》、《波利耶克特》和《贺拉斯》等。他的剧作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对当时的法国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皮埃尔·高乃依
皮埃尔·高乃依
出生(1606-06-06)1606年6月6日
 法兰西王国诺曼底鲁昂
逝世1684年10月1日(1684岁—10—01)(78岁)
 法兰西王国巴黎
职业剧作家

生平

编辑

早期生涯

编辑

高乃依生于鲁昂一个殷实的小资产阶级家庭,祖父是诺曼底议会的掌玺参事,父亲在鲁昂子爵领地担任水泽森林特别管理[1]。作为六个孩子中的长子,他先在耶稣会设立的学校念书,毕业后,又潜心攻读法律,1628年学成以后父亲为他买了两个职位:鲁昂王家水泽森林事务律师和法国海军部驻鲁昂律师。一年后,爱情失意的高乃依开始写作他的第一部作品:喜剧《梅里达》(Mélite),并于同年在巴黎上演,结果大受欢迎。之后,高乃依又连续创作了《克利唐德》(Clitandre)、《寡妇》(la Veuve)、《皇家广场》(la Place Royale)等3部喜剧、3部悲喜剧和1部悲剧《梅黛》(Médée),与当时充斥舞台的一些杂乱无章的作品相比,他的剧本风格较为简朴,时代气息较强,反映了当时巴黎社会的风貌,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五作家社(Les Cinq Auteurs)

编辑

对高乃依来说,1634年是重要的一年,他被选中为红衣主教黎塞留到鲁昂的访问作诗。他的诗作引起了后者的注意,被纳入“五作家社”。“五作家社”是黎塞留亲自领导的剧作社,秉承黎塞留的旨意进行创作,以强调道德为主。由黎塞留提出构思,剧作家完成剧本创作。高乃依由此领到一笔丰厚的年俸,并能涉足上流社会的沙龙。然而,高乃依认为黎塞留的要求过于苛刻,缺乏创作自由。由于与黎塞留意见不和,高乃依在首份合约到期后退出五作家社,回到鲁昂。

熙德

编辑

1636年,高乃依根据西班牙英雄传奇创作的悲剧《熙德》在巴黎公演,轰动全城,取得辉煌的成功,“像《熙德》一样美”成了一句成语。[2]。《熙德》被认为是高乃依最成功的剧作,主人公的原型是西班牙民族英雄罗德里戈·迪亚斯·德·维瓦尔,或称熙德(El Cid Campeador)。

在1637年的上演版本中,《熙德》被称作悲喜剧。尽管《熙德》在当时大受欢迎,但它的创作背离了经典戏剧的三一律,为此招致各种批评,引发了关于戏剧创作应该遵循怎样的规律的论战,史称“《熙德》的论战”。刚刚成立不久,在黎塞留主导下对法国文艺界进行控制的法兰西学院认为《熙德》虽然成功,但存在“瑕疵”,因为《熙德》没有遵守“三一律”的原则,即“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和“同一事件”,黎塞留要求对《熙德》进行彻底的评析。

论战是以发行小册子的形式进行的。对《熙德》的道德指责主要集中在戏剧的作用上,认为戏剧的主要功能是进行道德教育,而《熙德》不仅对黎塞留所禁止的决斗进行辩护,而且选择西班牙的传奇作为题材(当时法国正与西班牙交战)。此外,高乃依过于高傲的态度也引起了其他作家的不满。当时著名的剧作家乔治·德·斯居台利(Georges de Scudéry)在他的《对〈熙德〉的观察》中严厉批评《熙德》,并写信要求法兰西学院对《熙德》进行评价[3]法兰西学院遂于1637年12月托让·夏普兰(Jean Chapelain)将观点发表在《法兰西学院对悲喜剧熙德的观感》(Sentiments de l'Académie française sur la tragi-comédie du Cid)中。

在巨大的压力下,高乃依选择了沉默。他退出了公众视野,回到鲁昂。

回应

编辑

隐居3年之后,高乃依于1640年再次出现在巴黎戏剧界。《熙德》遭受的批评使高乃依决心写出遵循三一律的作品,这在他接下来的三部作品:贺拉斯(Horace,1640)、西拿(Cinna,1643)和波利耶克特(Polyeucte,1643)中得到了体现。这三部作品和《熙德》并称为高乃依的“经典四部曲”。作为对法兰西学院的回应,高乃依也数次对《熙德》进行修改,使其更接近经典悲剧的标准。1648、1660及1682的版本中,《熙德》不再被称为“悲喜剧”,而称为“悲剧”。

1640年代中期,高乃依继续创作了悲剧《庞培之死》(La Mort de Pompée,1644年公演)、《罗多庚》(Rodogune,1645年公演)、《西奥多》(Theodore,1646年公演)、《埃拉克留斯》(Héraclius,performed 1647年公演)以及喜剧《说谎者》(Le Menteur,1644年公演),他的声望达到了顶峰,他的剧作的合集也在这时出版了。1641年,高乃依与玛丽·德·郎贝里耶(Marie de Lampérière)结婚。

1647年,高乃依被选入法兰西学院,坐第14把交椅,此位置在高乃依去世后由他的弟弟,同是剧作家的托马斯·高乃依接任。

1652年,高乃依的新剧《佩尔塔里特》(Pertharite)遭到失败,评论界和观众都反应冷淡。遭受沉重打击的高乃依再次淡出,搁笔近八年。1659年,高乃依在劝说下重新执笔,又创作了《欧迪普》(Oedipe),并受到路易十四的赞赏。一年后,高乃依出版了《剧诗三论》,在一定程度上为他的戏剧风格辩护,作为对《熙德》的论战的回应。他一方面承认经典戏剧理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戏剧理念不应该被狭隘地理解,而应该由剧作家自己来阐释,否则过于严苛的理论会压抑创新的尝试。

晚期作品

编辑

晚年的高乃依仍然高产,连续14年保持着每年一部作品的速度。但他的后期作品并不如以往那样成功。这时的法国剧作界新星不断,出现了拉辛莫里哀等才华横溢的作家。此时高乃依的作品多数为悲剧,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苏莱娜》(Suréna ,1674)。之后,高乃依彻底退出剧作界,于1684年在巴黎的家中去世。葬于圣罗奇教堂,直到1821年才立上墓碑。

作品

编辑

喜剧

编辑

1630年以前,喜剧在法国并不受重视。高乃依之前的喜剧大都是夸张而粗糙的作品,类似于荒诞剧。高乃依为喜剧创造了一种新的形式。他的喜剧强调人物和道德,并注重对爱情的描绘。受田园小说(特别是奥诺雷·杜尔菲(Honoré d'Urfé)的小说《阿丝特蕾》(l'Astrée))的影响,高乃依的喜剧一般取材于世俗背景,讲述城市贵族子弟的生活和爱情。无论是情节,对话还是人物的表现都十分成功。但与田园小说在平静的气氛下描述爱情不同,高乃依侧重于在困境与痛苦中表达人物的内心与品格。因此,对高乃依来说,喜剧的“喜”,并不是为了引人发笑,而是表现一种“欢乐的浪漫”和“令人愉快的真实”,即要表现出真实的资产阶级的日常生活。这种特色与他的悲剧相反,因为后者的主题主要是历史上或神话中的贵族故事。此外,高乃依希望戏剧尽量朴素自然,剧中的对话应该是“对正直高尚的人的对话的模仿”。

悲剧

编辑

熙德

编辑

提到高乃依的悲剧,首先要谈的就是《熙德》。《熙德》对于17世纪以至于整个戏剧历史都有重大影响。作为高乃依的“经典四部曲”的开篇之作,《熙德》不仅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也引发了17世纪剧作界最大的论战,对古典悲剧的奠定功不可没。 《熙德》在开始时是一部悲喜剧。悲喜剧并不是悲剧和喜剧的混合,而是指包含浪漫元素、结局圆满的悲剧。作为戏剧,《熙德》并没有遵从传统戏剧的三一律。剧中包含了两个不同的事件,尽管一个是另一个的附属。事件的地点也不统一。这也是引起“熙德的论战”的根源。

贺拉斯

编辑

贺拉斯》是“《熙德》的论战”后高乃依作为回应的首部作品。然而,这部作品同样引起了争议。引起争议的仍然是事件的不统一。《贺拉斯》的主线是为了避免罗马阿尔巴间的战争,两个家族进行决斗,但也有另一条交错的主线,就是两对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以及主人公贺拉斯杀死妹妹卡米儿。然而,在精神上,《贺拉斯》的事件是统一的,就是对危难的抗争(尽管表现在两个不同的方面上)。

作品的历史性与政治性

编辑

高乃依的悲剧总是取材于历史(或神话)。《贺拉斯》、《西拿》和《波利耶克特》都是以古代传说或故事为原型,并且都选在罗马历史的关键时刻:初期征服临近的城邦(阿尔巴,《贺拉斯》),从共和国到帝国(《西拿》)以及基督教地位的确立(《波利厄科特》)。因此,在这些戏剧中,时代的危机感十分强烈,并且暗合于高乃依所处时代的状况。《贺拉斯》的背景是罗马与阿尔巴的战争,描述一个罗马青年贵族杀死了他妹妹的丈夫,一个阿尔巴贵族。而当时(1636年)的法国正与西班牙交战,而且当时的君主菲利普四世路易十三与剧中人物一样,互娶对方的姊妹为妻。不仅如此,《贺拉斯》提出了“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合法性问题:是否为了国家和荣誉,一个公民可以杀死自己的妹妹呢?在当时的严重分裂的法国社会,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西拿》也一样,讲述罗马共和国的公民密谋反对奥古斯特将共和国变为帝国,引出了中央集权的合法性的问题,这同路易十三黎塞留加强中央集权的情况不谋而合。

作品列表

编辑

戏剧

编辑

其他

编辑

资料来源

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07-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 ^ Henri Martin 《Histoire de France, depuis les temps les plus reculés jusqu'en 1789》,Furne,1880 P.136
  3. ^ 存档副本. [2007-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17).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