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定向自硯臺

砚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 砚台用于研墨、盛放磨好的墨汁和掭笔。因为磨墨,所以有一块平坦的地方;因为盛墨汁,所以有一个凹陷。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

明椭圆形如意池歙砚,安徽博物院

四大名砚

编辑

砚台的制作材料主要来自石材,有来自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端砚、来自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歙砚、来自甘肃卓尼洮河一带的洮砚以及来自河南洛阳澄泥砚等,这四种砚台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砚”。端砚亦被称作端溪石砚,位列四大名砚之首。

历史

编辑
 
西汉漆盒石砚,1978年山东临沂金雀山周氏墓地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西晋砚台,藏洛阳博物馆
 
辽代兔形三彩
 
宋二十八星宿砚,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所谓文房四宝源于晚唐年间,战乱频繁,大批士族、良匠为避祸迁至相对稳定的南方定居,具备了良好的文化背景和技术条件。以及南方拥有丰富的松树石材等天然资源,再加上南唐李璟李煜两代君主对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非常热心,特别是后主李煜治下,文化艺术发展兴盛发达至巅峰。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文房四宝、砚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被创造出来的,而李煜所用的澄心堂纸李廷珪龙尾石砚三宝当时更被誉为天下之冠,后来更被两宋沿为御用。

苏轼藏有唐代许敬宗之砚,在黄州沙湖民家时得吕道人沉泥砚,苏轼说:“砚之美,止于滑而发墨,其他皆馀事也。”绍圣二年(1095年),苏轼写信给黄庭坚:“或谓居士:‘吾当往端溪,可为公购砚。’居士曰:‘吾两手,其一解写字,而有三砚,何以多为?’”苏轼有诗纪念亡友石昌言:“非人磨墨墨磨人!”[1]经过很长时间的历史,砚台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而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对象。[2]北宋末何蘧《春渚纪闻》记载宋徽宗米芾写字,米芾看到皇帝桌上有名砚,一写完字,就抱上砚台跪请曰:“此砚经臣濡染,不可复以进御,取进止。”让皇帝把砚台赐给他,皇帝答应他,米芾舞蹈以谢,又恐皇上后悔,便急着把砚台抱回,连衣服都染黑了。徽宗叹气说:“颠名不虚得也。”钱俨小时梦到有人送给他一方大砚,自此文辞大进,当时国中词翰多出其手。[3]宋代亦有以新砚冒充唐代端砚的故事。李士衡家藏一研,有刻字云:“天宝八年冬端州东溪石刺史李元书。”刘敞却告诉他:“天宝安得有年?自改元即称载矣。且是时州皆称郡,刺史皆称太守,至德后始易,今安得独尔耶?”[4]

古代文人很注重对砚台的保养。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谢景鱼名沦涤砚法:用蜀中贡余纸,先去黑,徐以丝瓜磨洗,余渍皆尽,而不损砚。”叶梦得的《避暑录话》记载:“柳公权记青州石末研墨易冷,字或为泠。凡顽石捍坚,磨墨者用力太过而疾,则两刚相拒,必热而沫起……冷与泠二义不相远,石末本瓦研,极不佳,至今青州有之。”

开始使用铜雀台遗迹上的砖所做砖砚亦曾经风行一时。明末吕留良有嗜研之癖,自言“予幼嗜砚石,所蓄不下二三十枚。”[5]黄宗羲曾赠给他一方八角砚,这砚台是梅朗中传教士手中得到的龙尾砚[6]。康熙时林佶余甸皆嗜砚,余甸题有〈中洞活眼砚铭〉:“莫精于中洞,粹然者其出水之芙蓉,莫良于眸子,然者晓星之当空。”。

明清时士子曾以燕子石制砚,所谓的燕子石其实是寒武纪时期的三叶虫化石,风韵别致,且易于发墨,深为书家所珍爱。王渔洋池北偶谈》载:“邹平张尚书崇祯间游泰山,宿大汶口,偶行至汶水滨,水中得石,作多蝠(福)砚。”[7]张延登死后,其砚落入浙抚张勄手中。孔尚任对多蝠砚咏赞不绝:“张家两中丞,得失如轮转;一砚供二贤,前后荷殊眷”。

台湾浊水溪所产之“螺溪石”,经琢磨而成的砚,称“螺溪砚”,由于色泽雅美,发墨佳良,而且严冬不冻,贮水不干。[8]

注释

编辑
  1. ^ 《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苏轼诗集》卷一六。
  2. ^ 陈师道的《后山谈丛》记载:“寇昌龄嗜砚墨得名,晚居徐,守问之,曰:“墨贵黑,砚贵发墨。”守不解,以为轻己。嗟乎,世士可与语邪?”
  3. ^ 《宋史》记载:“(钱俨)嗜学,博涉经史。少梦人遗以大砚,自是乐为文辞,颇敏速富赡,当时国中词翰多出其手。归京师,与朝廷文士游,歌咏不绝。”
  4. ^ 叶梦得《避暑录话》
  5. ^ 吕留良《友砚堂记》
  6. ^ 《吕晚村文集》卷六《友砚堂记·八角砚》:“余姚黄太冲名宗羲所赠也。研八角而不匀,角当四正,体狭长,两旁角阔,额又狭,于下背作屈角,三足,有铭,即六朝回文旧语,而中刻耶苏三角丁圆文。其质则歙之龙尾也。”
  7. ^ 王士祯《池北偶谈》
  8. ^ 螺溪石砚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10-02.

外部链接

编辑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字学典·砚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