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马计划

第一大马计划马来西亚政府于1966年至1970年期间推行的经济发展计划,实行范围为马来西亚全境(包括沙巴砂拉越),而不是像之前的经济建设计划一样,只在马来亚推行。这项计划承接第二个马来亚计划(1961年-1965年)[a],目标是为全体公民谋求福祉,同时改善农村居民(特别是下层人士)的生活环境[1][2]

内容 编辑

启动第一大马计划之后,马来西亚政府成立乡村健康服务(Rural Health Services, RHS),方便乡村人口就医,同时政府在城市设立医疗中心,并对区域医院进行提升工程,以便应付乡村健康所转介的个案。最后,计划成功收窄(但没有消除)城乡之间的医疗水平差距,却未能解决沙巴、砂拉越医疗设施设备短缺、人手匮乏的问题(相对于马来西亚半岛,即前马来亚而言)[3]

政府为第一大马计划预留的教育开支超过4亿7080万,但是最终动用的资金不足70%,原因之一是计划高估了师资培训和工业教育所需的成本。到计划结束时,马来西亚的国民识字率已经从1957年的51%提升到1970年的59%[4]

第一大马计划启动时,马来西亚的前宗主国英国才刚刚宣布,将不再承担马来西亚的防务和经济事务,所以大马政府需要向美国寻求经济援助,以免计划陷入资金困境,无法继续推行,为此,大马政府甚至无视部分国民反对,支持美国参与越南战争。然而,马来西亚奉行中立政策,故此没有直接向美国提供军事援助,结果美国也没有向马来西亚提供足够的援助资金[5]

第一大马计划需要处理的失业问题始于1960年代,虽然大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令人鼓舞,但是就业率没有相应增长。当年马来西亚个别行业也有种族分工的问题,例如马来人主导公务员团队,华人主导商界,印度人主要从事法律医疗卫生等专业。政府执行第二个马来亚计划时,曾尝试消除城乡收入差距,但是效果并不满意,目标也没有达成。[1]

 
政府重新种植了数十万棵橡胶树,以增加橡胶树产量

政府在推行第一个马来亚计划(1956年-1960年)期间,就已经提出要开发农村,促进农业[b],第一大马也延续了这个政策。计划实施期间,位于沙巴、砂拉越,种植稻米等农作物,而被划入灌溉区域的农田面积已经超过40,000英亩(160平方千米)。为了提升橡胶产量,政府也重新种植了数以百、千计的橡胶树;单在马来西亚半岛,这项措施所涉及到的小型耕地总面积就达到304,000英亩(1,230平方千米)。政府也曾经尝试令缺乏生产效率的椰子种植园恢复生产,令渔民捕鱼的手法得以革新,为养殖家禽家畜的农民提供援助,令马来西亚经济一直以来对橡胶种植业的依赖得以舒缓,以及令马来西亚半岛的棕榈油种植业和沙巴木材工业得以发展[6]

为了令马来西亚成为工业经济体,马来西亚政府还推出了一些鼓励措施,鼓励马来人创业,提升马来人管理生产企业的技能。政府在1965年成立了联邦工业发展局(Feder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uthority, FIDA),这个在1967年开始运作的机构追求的目标是加快和统筹马来西亚的工业发展。马来西亚在1968年实施了一项新法规,指定了当地个别企业的马来人股权,也指定了当地生产企业当中马来人占雇员总数的比率。这些政策都是符合马来西亚宪法第一百五十三条平权政策。这项法令规定,如果一家新创办生产企业会马来西亚市场生产货品,那么这家企业其中51%的股权就必须由马来西亚公民拥有,不过法令却允许外资全资拥有只生产出口货品的马来西亚企业[7]

成绩与影响 编辑

政府旨在提升乡村地区生活质素,目标远大的计划最终未能达标。虽然政府曾经推行过很多土地开发计划,不过政府对社会资本的投资很有限,这既无法遏止乡村居民迁往城市的趋势,也不能提高乡村家庭的收入。在马来西亚半岛,每月收入少于100马元的家庭当中有90%是乡村家庭,当中大部分都是马来人家庭[8]

然而,政府提升橡胶产量的计划却大获成功。统一质量的标准马来西亚橡胶(Standard Malaysian Rubber, SMR)在1970年便已经占马来西亚橡胶总出口量的20%。政府也成功借助新兴工业的开发来减少国内经济对橡胶种植业的依赖[9]

不过第一大马计划明显未能舒缓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马来群众对此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之际,华人选民也忧虑他们要受到马来人更有挑衅意味的“歧视”,并为此感到不高兴。在1969年大选中,主张取消一部分或者全部有利于马来人的平权政策的反对党收获甚丰,囊括多个国会议席,还几乎令政府无法在国会掌握修宪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数席次——自1955年大选以来,执政的联盟便一直在国会中保持这种优势。同样反对政府以马来人为本的经济政策的反对党——民主行动党(行动党)和马来西亚民政运动党(民政党)举行了一场胜利游行,不过游行行列当中的一些人却以带有种族歧视意味的字眼向旁观的马来人呼喊,令游行的气氛急转直下。于是联盟的第一大党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也自行举办了一场旨在“教训华人”的游行,不过这场游行却演变成一场持续了两天的全面暴乱,后来人们便以“五一三事件”这个委婉的字眼来称呼这次事件。死于这次暴乱的人士至少有200人,不过一些非正式的统计数据却估计暴乱死亡人数比上面数据高出四倍[10]

大部分参加这场暴乱的人士都来自低收入阶层,这令政府非常关注。政府颁布紧急状态令,并中止国会运作,直至1971年才恢复国会。在此期间,国家的管治暂时由新成立的国家行动理事会负责。国家行动理事会草拟了第二大马计划远景计划新经济政策,以处理华人与马来人收入不均的问题,以及减少外国资本对马来西亚经济的控制;当中新经济政策是最有争议的[11]。虽然新经济政策阐明的目标是“快速拓展经济”,以“消除贫穷”和“消除按照经济功能而划定的种族识别”,不过很多非马来人认为这是“一种公开、赤裸裸的种族歧视”。新经济政策在1991年结束,并由国家发展政策取替。虽然新经济政策曾经受到批评,不过这项政策也因为创造了马来中产阶级和令该国各行各业当中不同种族的从业员所占的比例更为均衡而受到赞扬[12]

备注 编辑

  1. ^ 第二个马来亚计划是马来亚政府(1963年后为马来西亚政府)推行的经济发展计划。这项计划承接第一个马来亚计划,目标是“为农村人口提供配套措施和机会,提高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执行计划期间,政府投放更多资金支援农村建设,用于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的公共开支也大幅增加。此前住在乡村的马来人选民不满当地经济停滞不前,因此联盟在1959年大选仅获得五成选票,得票率大幅下降。有的人认为,联盟政府如此增加公共开支,就是为了挽回民望,脱离政治困境[1]
  2. ^ 第一个马来亚计划是马来亚政府推行的第一个经济发展计划,由首相署统筹,为农业和农村投放了大量人力物力。在这项计划中,用于促进农业的资金占公共开支的24%,剩下的大笔款项则用于基础建设。计划在1956年实施,一年后马来亚才脱离英国独立。此前英国殖民政府也曾经集中可用的人力物力,不过那是为了平定马来亚的共党叛乱,而不是开发乡郊地区。[1]

注脚 编辑

  1. ^ 1.0 1.1 1.2 1.3 Henderson et al. 1977,第293页.
  2. ^ Henderson et al. 1977,第147页.
  3. ^ Henderson et al. 1977,第160-161页.
  4. ^ Henderson et al. 1977,第175-176页.
  5. ^ Henderson et al. 1977,第268页.
  6. ^ Henderson et al. 1977,第310-311页.
  7. ^ Henderson et al. 1977,第319-320页.
  8. ^ Henderson et al. 1977,第147-149页.
  9. ^ Henderson et al. 1977,第310页.
  10. ^ Means 1991,第7-9页.
  11. ^ Henderson et al. 1977,第294页.
  12. ^ Means 1991,第24, 311, 313页.

参考文献 编辑

  • Henderson, John William; Vreeland, Nena; Dana, Glenn B.; Hurwitz, Geoffrey B; Just, Peter; Moeller, Philip W.; Shinn, R.S. Area Handbook for Malaysia. Foreign Area Studie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University. 1977. LCCN 77001294. 
  • Means, Gordon P. Malaysian Politics: The Second Generation. South-East Asian Social Science Monograp Ser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ISBN 0-19-5889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