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恩斯特·冈纳鲁斯

约翰·恩斯特·冈纳鲁斯挪威语Johan Ernst Gunnerus,1718年2月26日—1773年9月25日)是一名挪威主教植物学家。1758年至去世前,他担任特隆赫姆尼达罗斯教区英语Diocese of Nidaros主教,同时也是哥本哈根大学的神学教授。

约翰·恩斯特·冈纳鲁斯
Johan Ernst Gunnerus
出生(1718-02-26)1718年2月26日
 挪威克里斯蒂安尼亚
逝世1773年9月25日(1773岁—09—25)(55岁)
 挪威克里斯蒂安尼亚
母校哥本哈根大学
哈勒大学
耶拿大学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植物学、动物学
机构特隆赫姆尼达罗斯教区英语Diocese of Nidaros主教
哥本哈根大学

生平

编辑

冈纳鲁斯出生并成长于克里斯蒂安尼亚。1737年,他进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就读,但因家境贫困不得不推迟三年。他从1740年起在哥本哈根大学就读,1742年起在德国哈勒大学就读,1744年起在耶拿大学就读,1745年获得硕士学位,1753年被哲学系录取。在耶拿大学,他出版了大量著作,特别是一部关于自然法和国际法的著作,共八卷。1754年,他被召回丹麦,并被任命为赫尔卢夫·肖尔姆的教授和校长。1758年,他成为挪威特隆赫姆尼达罗斯教区英语Diocese of Nidaros主教[1]

冈纳鲁斯对自然历史非常感兴趣,在访问挪威中部和北部时积累了大量标本。他也鼓励他人向他寄送标本。1760年,他与历史学家格哈德·舍宁英语Gerhard Schøning皮特·弗雷德里克·苏姆英语Peter Frederik Suhm共同成立特隆赫姆学会。1767年,该学会获得皇家认可,成为挪威皇家科学与文学院

1767年至1773年,冈纳鲁斯担任协会副主席兼永久主任。该协会于1761年开始出版其期刊,名为《Det Trondhiemske Selskabs Skrifter》,今天仍以《Det Kongelige Norske Videnskabers Selskabs Skrifter》出版。1765年,冈纳鲁斯在该杂志上发表对姥鲨的描述,并将其命名为“Squalus maximius”。

冈纳鲁斯是《挪威植物志》(Flora Norvegica,1766-1776年)的作者。他为纳德·琳姆英语Knud Leem的《芬马克拉普兰的鸟类》(Beskrivelse over Finmarkens Lapper,1767年)撰写了挪威北部鸟类学笔记,该书于1808年被翻译成英文,名为《芬马克拉普兰鸟类》(An Account of the Laplanders of Finmark)。在这本书中,冈纳鲁斯是第一个为青足鹬起学名的人。冈纳鲁斯与卡尔·林奈讨论了他的一些发现,并与他保持通信联系。林奈的信件原件保存在位于特隆赫姆的挪威皇家科学与文学学会,而冈纳鲁斯写给林奈的信件则保存在伦敦林奈学会[2]

冈纳勒斯是第一个提出极光是由太阳引起的人,因此月球金星水星周围也必须有极光。

1766年,冈纳鲁斯获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纪念

编辑

大叶草属Gunnera)和特隆赫姆的冈纳鲁斯图书馆英语Gunnerus Library以他的名字命名。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宗教头衔
前任者:
弗雷德里克·纳内斯塔德英语Frederik Nannestad
特隆赫姆尼达罗斯教区英语Diocese of Nidaros主教
1758年—1773年
继任者:
[马库斯·弗雷德里克·邦英语Marcus Fredrik Bang
  1. ^  Gunnerus. International Plant Names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