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恩斯特·岡納魯斯
約翰·恩斯特·岡納魯斯(挪威語:Johan Ernst Gunnerus,1718年2月26日—1773年9月25日)是一名挪威主教和植物學家。1758年至去世前,他擔任特隆赫姆尼達羅斯教區主教,同時也是哥本哈根大學的神學教授。
約翰·恩斯特·岡納魯斯 Johan Ernst Gunnerus | |
---|---|
出生 | 挪威克里斯蒂安尼亞 | 1718年2月26日
逝世 | 1773年9月25日 挪威克里斯蒂安尼亞 | (55歲)
母校 | 哥本哈根大學 哈勒大學 耶拿大學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植物學、動物學 |
機構 | 特隆赫姆尼達羅斯教區主教 哥本哈根大學 |
生平
編輯岡納魯斯出生並成長於克里斯蒂安尼亞。1737年,他進入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就讀,但因家境貧困不得不推遲三年。他從1740年起在哥本哈根大學就讀,1742年起在德國哈勒大學就讀,1744年起在耶拿大學就讀,1745年獲得碩士學位,1753年被哲學系錄取。在耶拿大學,他出版了大量著作,特別是一部關於自然法和國際法的著作,共八卷。1754年,他被召回丹麥,並被任命為赫爾盧夫·肖爾姆的教授和校長。1758年,他成為挪威特隆赫姆尼達羅斯教區主教[1]
岡納魯斯對自然歷史非常感興趣,在訪問挪威中部和北部時積累了大量標本。他也鼓勵他人向他寄送標本。1760年,他與歷史學家格哈德·舍寧和皮特·弗雷德里克·蘇姆共同成立特隆赫姆學會。1767年,該學會獲得皇家認可,成為挪威皇家科學與文學院。
1767年至1773年,岡納魯斯擔任協會副主席兼永久主任。該協會於1761年開始出版其期刊,名為《Det Trondhiemske Selskabs Skrifter》,今天仍以《Det Kongelige Norske Videnskabers Selskabs Skrifter》出版。1765年,岡納魯斯在該雜誌上發表對姥鯊的描述,並將其命名為「Squalus maximius」。
岡納魯斯是《挪威植物誌》(Flora Norvegica,1766-1776年)的作者。他為納德·琳姆的《芬馬克拉普蘭的鳥類》(Beskrivelse over Finmarkens Lapper,1767年)撰寫了挪威北部鳥類學筆記,該書於1808年被翻譯成英文,名為《芬馬克拉普蘭鳥類》(An Account of the Laplanders of Finmark)。在這本書中,岡納魯斯是第一個為青足鷸起學名的人。岡納魯斯與卡爾·林奈討論了他的一些發現,並與他保持通信聯繫。林奈的信件原件保存在位於特隆赫姆的挪威皇家科學與文學學會,而岡納魯斯寫給林奈的信件則保存在倫敦林奈學會[2]。
岡納勒斯是第一個提出極光是由太陽引起的人,因此月球、金星和水星周圍也必須有極光。
1766年,岡納魯斯獲選為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紀念
編輯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Nordisk familjebo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 641.
- ^ A translation of Bishop Gunnerus’ description of the species Hydroides norvegicus with comments on his Serpula triquetra. [2024-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06).
外部連結
編輯- Publications by Gunnerus at the Göttinger Digitalisierungszentrum
- Books by and about Gunnerus on WorldCat
- Biography at the Nordisk familjebo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 641)
宗教頭銜 | ||
---|---|---|
前任者: 弗雷德里克·納內斯塔德 |
特隆赫姆尼達羅斯教區主教 1758年—1773年 |
繼任者: [馬庫斯·弗雷德里克·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