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瓦战役 (1944年)
纳尔瓦战役(德语:Schlacht bei Narva,俄语:Битва за Нарв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军与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为争夺纳尔瓦地峡所进行的一连串战斗。战斗发生于苏德战争的北方战线,主要分为纳尔瓦桥头堡战役[5]、坦能堡防线战役[6]与苏军的金吉谢普–格多夫攻势[6]及纳尔瓦攻势。本次行动为1944年苏军冬季至春季之攻势的一部分[7],而根据约瑟夫·斯大林的“宽阔前线”战略,这场攻势的发动时机将与第聂伯河-喀尔巴阡山脉攻势相配合[7]。
纳尔瓦战役 |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苏战争的一部分 | |||||||
爱沙尼亚纳尔瓦河畔的赫尔曼城,与俄罗斯伊万哥罗德要塞相对面 | |||||||
| |||||||
参战方 | |||||||
苏联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约翰内斯·弗里斯纳 菲利克斯·施坦因纳 | 列昂尼德·戈沃罗夫 | ||||||
兵力 | |||||||
123,541人[1] 32辆坦克[2] 137架飞机[1] |
200,000人[2][3] 2500门火炮 100辆坦克[4] 800架飞机[1] | ||||||
伤亡与损失 | |||||||
14,000人阵亡或失踪 54,000人受伤或染病 |
高于德军数倍[nb 1] 230架飞机[2] | ||||||
|
1944年1月苏军以北方列宁格勒-大诺夫哥罗德攻势,于爱沙尼亚获得了部分胜利,推进到纳尔瓦河一线,准备消灭德军“纳尔瓦”分遣军并深入爱沙尼亚。2月,苏军已在河流对岸成功建立了一些桥头堡,但在尝试将其扩大的行动却失败,德军猛烈的反击不但摧毁了通往纳尔瓦北面的桥头堡,更使得南面的桥头堡遭到严重破坏,令德军防线到1944年7月以前再度回归稳定。苏军的纳尔瓦攻势以及接连的坦能堡防线战役是苏军在1944年夏秋两季攻势的一部分,并与南部的利沃夫-桑多梅日攻势相配合。之后苏军成功拿下了这座城市,并迫使德军向“坦能堡防线”撤退,其位于纪念山,距离纳尔瓦只有16公里。在接连发生的坦能堡防线战役中,德军成功守住了这条防线。因此斯大林意图占领爱沙尼亚,将其作为海空军基地以方便攻击芬兰及东普鲁士的目标并未达成,反而苏军在波罗的海的攻势被阻挡了7个半月。
一些外国的自愿者以及爱沙尼亚义务兵站在德军的一方参加了这场战斗,在支持德军不合法征兵要求下,这些爱沙尼亚抵抗组织希望建立一支国际军队并恢复爱沙尼亚的独立。
背景
编辑地形
编辑地形在这场攻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纳尔瓦海岸边,海拔几乎高达100米,而且周边地区被大量水域,例如纳尔瓦河以及普柳萨河分割开来,这个区域被树林及沼泽包围着,只有某些区域适合大规模军队的运动[1]。
以战略的角度来看,位于楚德湖及芬兰湾之间的地狭,这个宽度仅有45公里的荒地被纳尔瓦河分成两半,最重要的补给路线,纳尔瓦-塔林高速公路以及纳尔瓦-塔林铁路。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东西向道路能提供大批的军队补给[1]。
前期行动
编辑1944年1月14日列宁格勒方面军展开了克拉斯村-罗普斯察攻势,企图击溃位于橘树镇的德国第18集团军。在攻势发起后第3天,苏军突破了德军的防线并向西推进,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将纳尔瓦的居民撤走[8]。
苏军目标
编辑1944年在苏军控制战局后,苏联最高统帅部开始制定更具野心的计划。在1943-1944年的冬季作战中,斯大林命令苏军在整条苏德前线上实施进攻以继续他在战争开始时便大力追求的“宽阔前线”的战略。如果苏军对整条战线施压的话,德军的防线很可能会有一部分遭到突破。苏军在这个冬天于乌克兰及白俄罗斯都取得进展,并打击德军在波罗的海地区的豹防线[7]。
突破纳尔瓦地峡对于苏军而言相当重要,如果成功苏军将可无阻碍地沿着海岸攻向塔林,并将北方集团军群赶出爱沙尼亚,再将其包围。由于波罗的海舰队围困芬兰湾东岸,塔林成为离波罗的海最近的出口[1]。从爱沙尼亚实施空中及两栖进攻以逐出北方集团军群亦可使芬兰屈服。而苏联最高统帅部要进攻东普鲁士的希望亦须通过爱沙尼亚[9],因为他们发现德军的抵抗接近崩溃[10]。在列宁格勒方面军的指挥官列昂尼德·戈沃罗夫以及波罗的海舰队的指挥官Vladimir Tributz的共同参与下,一个摧毁北方集团军群的计划已经准备就绪[10][11]。斯大林命令部队不惜一切代价,于2月17日以前攻占纳尔瓦:[12]
- “这是部队应于1944年2月17日以前拿下纳尔瓦的命令。这出自于军事及政治上的需要,这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我要求你们使用任何可行的方法,在不超过指定的时限内解放纳尔瓦。”斯大林
在列宁格勒方面军的失败后,斯大林在2月22日下达了新命令:突破德军“纳尔瓦”支队的防御,对位于爱沙尼亚南部的派尔努港进行打击并消灭在爱沙尼亚东南部的两个德军集团军,攻向拉脱维亚并打通通向东普鲁士及中欧的道路。2月22日当时苏军的攻势已停顿了3个星期,苏联向芬兰提出和平条件[12]。当芬兰不接受和平条件后,战事重新展开并使他们回到谈判桌上。为了使苏联在谈判上获得更多的筹码,斯大林需要拿下爱沙尼亚[9],斯大林的愿望成了对列宁格勒方面军的命令,即使他们情况危急[13]。在增援抵达后,纳尔瓦前线在1944年3月成为整个爱沙尼亚前线中,军事力量分布最密集之地[14]。在1944年7月一份以塔林为目标的详细之苏军进攻计划已经准备就绪[15]。
苏军部署
编辑1944年3月有3个苏军集团军被集结起来,第2突击集团军被部署在纳尔瓦对岸靠北方的地区,第59集团军被部署于纳尔瓦南面,第8集团军则位于第59集团军的南方,其分布为长达50 公里宽的正面,战线一直延伸到楚德湖。在冬季至春季攻势中的苏军兵力规模的详细资料并没有被任何机关公布,因此直到苏军档案对外公开或是被提供给非俄罗斯调查员以前,目前无法确切指出苏联在冬季至春季攻势中所投入的兵力[1]。根据爱沙尼亚历史学家汉尼斯·沃尔特的估计,在纳尔瓦战役中苏军人数约为205,000人[3],这是根据爱沙尼亚历史学家马尔特·拉尔将参战师团数量乘以每师假定的人数大约200,000人而得来的数字[2]。在1944年3月1日列宁格勒方面军的战斗序列为[16]:
- 苏联第2突击集团军-Lieutenant General Ivan Fedyuninsky
- 第43步兵军-Major General Anatoli Andreyev
- 第109步兵军-Major General Ivan Alferov
- 第124步兵军-Major General Voldemar Damberg
- 苏联第8集团军-Lieutenant General Filip Starikov
- 第6步兵军-Major General Semyon Mikulski
- 第112步兵军-Major General Filip Solovev
- 苏联第59集团军-Lieutenant General Ivan Korvnikov
- 第117步兵军-Major General Vasili Trubachev
- 第122步兵军-Major General Panteleimon Zaitsev
个别分队:
- 爱沙尼亚第8步兵军-Lieutenant General Lembit Pärn[17]
- 第117步兵军 - Major General Pavel Artyushenko
- 第124步兵师 - Colonel Mikhail Papchenko
- 第30亲卫步兵军 - Lieutenant General Nikolai Simonyak
- 第46、第260和第261独立亲卫重型坦克和第1902独立自行火炮团[18]
- 第3突破炮兵军 - Major General N. N. Zhdanov
- 第3亲卫坦克军 - Major General I. A. Vovchenko
当纳尔瓦攻势 (1944年7月)开始时,列宁格勒方面军部署了136,830人,[19]150辆坦克、2,500辆突击炮以及超过800架飞机。[2]
德军及芬军目标
编辑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相信能否控制纳尔瓦河是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一旦苏军突破,将会使德军丧失对爱沙尼亚北方海岸的控制,使得苏联的波罗的海舰队能够自由地进出芬兰湾及因此该舰队能进入波罗的海。[1] 陆军上将格奥尔格·林德曼对第11步兵师下达日常命令:[20]
“ | 我们正站在祖国领土的边界上,任何的后退都会把战争通过空中及海底带向德国。 | ” |
当芬兰与苏联谈判和平条件时,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将注意力放在纳尔瓦前线,用尽一切方法使芬兰守军指挥部相信德军的防线经得起苏军的进攻。在1944年春季,德国针对纳尔瓦的情况向来访的芬兰代表团进行详细报告。[2]
对波罗的海地区的突破将威胁德国对整个波罗的海的控制权以及来自瑞典铁矿的供应。更重要的是,一旦纳尔瓦失守,邻近生产油页岩的科赫特拉-耶尔韦矿床(位于纳尔瓦西边32公里)将不能继续支持德国的战争机器。[1]这里除了拥有适合防御的狭窄道路外,纳尔瓦周边亦为树林及沼泽包围,其位于纳尔瓦河的对岸,作为一个要塞,它的位置十分理想因为作战部队可以观察到该市南部和北部沿河流域的战斗。[1]
该位置位于豹防线北面区域。德国陆军元帅格奥尔格·冯·屈希勒希望将北方集团军群撤退到豹防线以组织防御,一开始希特勒拒绝,并将其撤职,由瓦尔特·莫德尔接任。莫德尔同意屈希勒的方针,然而,其作为希特勒的宠臣,他被希特勒赋予更大的自由。莫德尔沿着纳尔瓦河建立了一条防线,并在纳尔瓦河东岸的伊万哥罗德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桥头堡,这平息了希特勒的怒火并允许德军沿河布防。1944年2月1日,北方集团军群命令斯博赫曼战斗群(于2月23日被改为“纳尔瓦”分队)不惜代价的防守从芬兰湾到楚德湖部分的豹防线。[1]
苏军在获得好的开始后,在1944年2月8日,芬兰总统获得了由斯大林提出的和平条约。由于"纳尔瓦"分队在二月中到四月间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芬兰于1944年4月18日暂停对苏联的谈判。[21][2]
爱沙尼亚抵抗军目标
编辑在纳粹德国占领期间,爱沙尼亚独立运动并不存在。爱沙尼亚宪法仍然有效,爱沙尼亚政治人物于1944年2月14日成立了爱沙尼亚国际委员会的地下组织。而康斯坦丁·佩茨总统仍被苏维埃当局监禁,根据宪法行政首长为总理尤里·乌鲁沃特。由德国任命的爱沙尼亚自治当局曾试图几次下达总动员令但不成功,根据海牙公约这种行动是非法的,并且被乌鲁沃特反对。[22][23]1944年2月,列宁格勒方面军逼近纳尔瓦,使苏军占领爱沙尼亚成为实际存在的威胁,乌鲁沃特的立场倾向德国。在2月7日的广播演说中,乌鲁沃特提出一个武装的爱沙尼亚将可有效的抵抗德国及苏联。他还暗示说,在爱沙尼亚的土地上,爱沙尼亚军队会:“…给予我所能够透露的更广泛的意义。”[24]根其他的爱沙尼亚历史学家一样,乌鲁沃特认为对苏联战斗是一种防止苏联重新占领爱沙尼亚,使国家保持独立的方法。[25] 其所推展的征兵工作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大约动员了38,000人,[26]这些人被改组成7个边境守卫队,虚构地被命名为[8] 武装党卫队第20爱沙尼亚师,[27][28]德国武装部队之间俗称为爱沙尼亚师。[13]加上在芬兰军队中由爱沙尼亚人组成的芬兰第200步兵旅、武装党卫队中的爱沙尼亚自愿者及早些时候德军撤到爱沙尼亚时征集的人数,在1944年共有70,000名爱沙尼亚士兵接受纳粹德军指挥。[23]
“纳尔瓦”支队的组成
编辑1944年2月,第50和第54军联同武装党卫队第3装甲军在撤退到纳尔瓦后被部署在第18集团军的左翼。2月4日,施蓬海默集团被调离第18集团军,直接受北方集团军群指挥。在部队已经到达后,希特勒下令增援。2月1日统帅堂装甲军以及超过10,000名部队和装备被从白俄罗斯空运通过在塔尔图的机场进入爱沙尼亚。一个星期后,大德意志师的第5营抵达前线。Gnesen掷弹兵团(一个以在波兰被取代的部队组成的特设团)被从德国送来和在2月11日抵达。3天后,第214步兵师被从挪威调来。在未来2周内有数个单位被调来增援,包括武装党卫队第11装甲掷弹兵师以及国防军几个师、爱沙尼亚师司和爱沙尼亚本土边防卫队和警察营。步兵将军奥托·施蓬海默被约翰内斯·弗里斯纳将军取代和2月23日施蓬海默集团被改名为“纳尔瓦”陆军分队。北方集团军群在2月22日下令部署“纳尔瓦”支队在以下位置:武装党卫队第3装甲军部署到纳尔瓦,河东岸的伊万哥罗德桥头堡及纳尔瓦以北;第44军版被部署至该市以南的Krivasoo桥头堡和第26军被部署至Krivasoo和佩普西湖之间地区。截至1944年3月1日,这个集团军群共有123,541人参战及下列为战斗序列:[1]
- 第26军 - 党卫队上级集团领袖安东·格拉塞尔
- 第43军 - 党卫队上级集团领袖卡尔·冯·欧文
- 武装党卫队第3装甲军 - 党卫队上级集团领袖费利克斯·施泰纳
个别单位:
- 东部区域,海岸防卫(第2防空师司令部作为总部) - “Alfons Luczny陆军中将”
- 爱沙尼亚“雷瓦尔”团
- 第3爱沙尼亚警察营
- 第2爱沙尼亚东部营
其它军事单位:
- 第113炮兵司令部
- 第32高级前锋司令部
- 第502重型坦克营
- 第752反坦克营
- 第540特别步兵(训练)营
战斗行动
编辑桥头堡的建立
编辑金吉谢普-格多夫攻势在2月1日展开,隶属于苏军第2突击集团军的第109步兵军在第一天便攻占金吉谢普。[12]德国第18集团军被迫撤到纳尔瓦河东岸新的阵地上。[15]2月2日,第2突击集团军先头部队穿越了纳尔瓦河并在西岸建立了一些位于纳尔瓦南北两边的桥头堡。5天后,第2突击集团军在Krivasoo沼泽扩展了桥头堡,暂时切断了纳尔瓦-塔林铁路。 戈德罗夫未能利用这个优势来包围正寻求增援的德军,这些增援大部分来自反对苏联占领爱沙尼亚的爱沙尼亚人。同时,苏军第108步兵军陆上单位穿越在纳尔瓦南面120公里楚德湖,围绕着Meerapalu村,建立了桥头堡。巧合的是,武装党卫队第45团I营(爱沙尼亚第1团)正好抵达纳尔瓦,2月15-16日,第44步兵团的一个营 (成员来自东普鲁士)、爱沙尼亚第1团I营以及一个空军中队摧毁了苏军的桥头堡。在摩尔库拉的登陆作战中,为数517人的的第260独立海军步兵旅在施蓬海默防线背后之沿海市镇摩尔库拉实施登陆。但是,该单位几乎全军覆没。[1][13]
纳尔瓦攻势,2月15日–28日及3月1–4日
编辑苏军第30步兵军以及苏军第124步兵军在2月15日展开新一波的纳尔瓦攻势。[7]在激烈的战斗中,施蓬海默团的单位耗尽了苏军的能量,使其停止了进攻。德苏双方皆利用这个空档准备下一次的战斗,新成立的武装党卫队第45及46团(第1和第2爱沙尼亚),隶属于尼德兰师,在3月6日以前消灭了苏军位于纳尔瓦北面的桥头堡。第59集团军自Krivasoo沼泽向西进攻,包围了第214步兵师以及爱沙尼亚第658和第659团。被包围单位的抵抗使德军有时间调动部队以阻止第59集团军的推进。[1][13]
3月6日–24日
编辑苏联空军在3月6日对纳尔瓦这个历史名城发动空袭,空袭及炮轰对在伊万哥罗德的“诺尔兰”及“尼德兰”支队投下了100,000枚炮弹及手榴弹欲准备第30步兵师在3月8日的攻势,在纳尔瓦的北面展开了数场激战,在这里第14步兵军获得来自第8爱沙尼亚步兵军的炮火支援,企图再次建立桥头堡。武装党卫队爱沙尼亚师数个旅击退了苏军的攻击并给予他们大量杀伤[1][13]
苏联对爱沙尼亚城市的平民轰炸为这次攻势的一部分,企图使爱沙尼亚不再站在德国一方。苏联在3月9日之前的晚上长距离飞行轰炸了塔林,整个城市大约有40%的建筑物被摧毁,25,000人在无掩蔽的情形下撤离,500名市民遇害。这次轰炸对苏联产生反效果,人们对苏联的战争罪行的反感促使更多人响应德国的征兵。[1][13]
苏军坦克在3月17日发动对奥斯维车站的进攻,为德军第502重坦克营的一个连所阻止。纳尔瓦攻势 (1944年3月18日 - 24日)持续一星期[7] 直到苏军遭受了大量的伤亡而不得不转入防御为止,这令“纳尔瓦”分队获得主动权。[1][13]
施特拉赫维茨攻势
编辑3月26日,施特拉赫维茨战斗团于Krivasoo桥头堡西侧歼灭了以楔型队型前进的苏联第8集团军。在4月6日, Krivasoo桥头堡东侧的苏军亦遭到施特拉赫维茨战斗团消灭。大茨奥赫·开姆尼茨·的哈津特·斯塔赫维茨伯爵将军受到这次成功的激励, 开始尝试消灭整个桥头堡,但由于春天的泥泞,使得虎式坦克不能穿越沼泽,因此行动并不成功。[30]至4月底,双方已相互耗尽了自己的力量。接着前线便相对平静,直到1944年7月。[1][13]
纳尔瓦攻势, 1944年7月
编辑巴格拉基昂行动及维堡-彼得罗扎沃茨克攻势使得北方集团军群将位在纳尔瓦的大部分部队调至中央集团军群及芬兰。因此在7月,他们并没有足够的力量防卫纳尔瓦,北方集团军群因此准备将部队撤至距离纳尔瓦16公里纪念山的坦能堡防线,这并没有被列宁格勒方面军所查觉,他们计划了一个新的纳尔瓦攻势,并将参加对芬兰作战的部分兵力抽调过来,使得列宁格勒方面军在兵力及装备上都取得了4比1的优势。在德国撤退前,苏联第8集团军展开进攻. “诺尔兰”以及“尼德兰”分队在7月25日前的夜晚根据斯坦纳将军的计划安静的撤退。苏联第2突击集团军在7月25日重新发起进攻,在1,360辆突击炮的掩护下,该集团军渡过了纳尔瓦河,爱沙尼亚第1团全力阻止第2突击集团军追上正在撤退的友军。由于战术的失误,武装党卫队第48装甲掷弹团被歼灭。苏军在7月26日攻下纳尔瓦。[1][13]
坦能堡防线战役
编辑苏联第201及256步兵师攻击坦能堡防线并攻占位于东端的三个山丘。一个反坦克连,武装党卫队第24装甲掷弹团(武装党卫队丹麦团)在下一个夜晚回到该山丘。7月27日,苏军尝试攻占山丘,于隔天被武装党卫队第3装甲军击败。党卫军第11侦查营及I营,第47武装掷弹团(武装党卫队爱沙尼亚第3团)在7月28日前的夜晚发动猛烈的反击,当爱沙尼亚营被歼灭后,反击便为苏军坦克炮火消灭。在当天结束前并没有取得突破,两个苏联红军师将目标放在"纳尔瓦"分队,其位于三座山丘的中间。[1][13]
这场战役的高潮为苏军在7月29日的攻势。苏军消灭了德军的抵抗,但苏军在后续攻击中遭受了大量伤亡。苏联红军坦克包围了格瑞纳德利马吉及最西边的多尼马吉山丘。同时,斯坦纳将军将七辆坦克用于反攻,苏联红军向后撤退。这使得德军得以展开一场凶猛的反攻。武装党卫队上尉保罗·马特拉重新占领格瑞纳德利马吉中部并支援以德军为首的多国联军。大约有136,830名苏联红军士兵于1944年7月参加了纳尔瓦攻势,只有数千人存活。数个苏联红军坦克团被歼灭。[1][13]
由于支援的迅速,这2支苏联红军恢复了进攻。苏联最高统帅部要求歼灭纳尔瓦分队并在8月7日以前攻下拉克韦雷。苏联红军第2突击集团军在大量攻势皆不能突破纳尔瓦分队的防御下,于8月2日以前将20,000人撤走。戈沃罗夫于8月10日暂停了攻势。[1][13]
伤亡
编辑在苏联时代,在纳尔瓦战役中的损失没有在苏联文件中提到。[2] 近年来,俄罗斯作家已发表了一些数字。[10][31] 但不包括整个战斗过程。[2] 苏联的伤亡人数只能间接地估计。[1][2]
“纳尔瓦”分队在1944年2月的行动中共有23,963人死亡、受伤和失踪。[29] 在随后直至1944年7月30日为止的几个月,德军另外的伤亡了34,159人,其中5,748人死亡及1,179人在行动中失踪。[1] 德军在战役初始阶段伤亡人数为58,000人,其中12,000人在行动中死亡或失踪。1944年7月24日至8月10日,德军有1,709人被埋在爱沙尼亚。[2][32] 加上在行动中失踪的人数,该段时间死亡人数估计约为2,500人。根据无法挽回的损失相对于伤员会计标准四比一的比例,德军在后期战斗的伤亡人数大约为10,000人。在纳尔瓦战役德军的总伤亡人数估计为14,000死亡或失踪及54,000人受伤或生病。[2]
结果
编辑波罗的海攻势
编辑在9月1日,芬兰宣布停止同德国的军事合作并签订莫斯科停战协定。[21]9月4日,芬兰向苏联开放他们的水域。在里加攻势威胁到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的退路,北方集团军群开始准备自爱沙尼亚撤离(奥斯特行动)。德国陆军总部已将撤退路径准备好。[2][33]9月14日,一个临时准备撤退的命令被赋予给"诺德兰"师。[34] 9月17日,由副海军上将迪奥多尔·布恰迪所率领的一支海军开始疏散德军及爱沙尼亚居民。在6天之内,大约有50000名士兵及1000名囚犯被运走。[35]第18集团军群被命令撤向拉脱维亚。
苏联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波罗的海第2方面军以及波罗的海第3方面军在9月14日展开波罗的海攻势。这次行动是要将北方集团军群围困在爱沙尼亚。在经过大量争吵后,希特勒同意将军队撤离爱沙尼亚。苏军第2突击集团军在9月17日展开塔林攻势,其建立在发生于爱沙尼亚南部的塔尔图攻势的基础上。在9月19日午夜之前,"纳尔瓦"分队自坦能堡防线撤离。苏联第8集团军报告在敌军撤退5小时后,他们开始朝着爱沙尼亚海岸及拉脱维亚追赶敌军。党卫军第3装甲军在9月20日到达派尔努,当党卫军第2装甲军向南撤退以维持第18集团军群的后方时。[35] 苏军在9月22日拿下塔林。苏军在9月24日以前清除在哈佩萨鲁的敌军。德国装甲军在隔天撤退到蒙新岛,[36]完成了自爱沙尼亚的撤退,期间只遭受了少量伤亡。[1]
苏联第8集团军在蒙桑登陆行动中拿下了蒙桑群岛。波罗的海攻势最终成功将德军驱逐出爱沙尼亚、大部分拉脱维亚及立陶宛。
在撤出爱沙尼亚时,德军指挥部命令解除数千名当地爱沙尼亚新兵的军事任务。然而,当该地被苏联控制后苏军开始命令征召波罗的海当地人入伍。[37] 尽管最终一些人向双方效力,还是有数千人隐蔽在树林中以避免被征兵。
北方集团军群与中央集团军群的陆上连系版被切断,它被困在库尔兰口袋,这是一块在拉脱维亚被占领之波罗的海海滨地区。1月25日,希特勒把北方集团军群更名库尔兰集团军群因含蓄地意识到,没有可能恢复库尔兰和东普鲁士之间的走廊。[38] 苏联红军开始包围和收紧包围圈使苏军把重点放在进攻东普鲁士的行动。这个库尔兰集团军群库尔兰仍有可能作全面撤退。红军对库尔兰口袋的行动一直持续到库尔兰集团军群于1945年5月9日投降,当时近200,000名德军在这里被俘。
芬兰的结局
编辑德军在纳尔瓦长时间的抵抗使得爱沙尼亚不能做为苏军对赫尔辛基以及其他芬兰城市发动两栖攻势的跳板。苏联最高统帅部希望自爱沙尼亚向芬兰发动进攻的目标未能实现。芬军总司令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反复告知德国一旦德军自爱沙尼亚撤退,芬兰将会全力寻求和平,即使条件极为不利。因此,纳尔瓦战役使芬兰免于遭到苏联的占领,维持了自身的战力并成功使自己的要求成为莫斯科停战协定的内容。[4][10][12][39][29]
尝试重新建立爱沙尼亚政府
编辑德军漫长的防线阻止了苏军迅速突入爱沙尼亚,这使地下的爱沙尼亚共和国全国委员会有足够的时间试图重新建立独立的爱沙尼亚。1944年8月1日,全国委员会宣布委员会是爱沙尼亚的最高权力机构和1944年9月18日,代理国家元首乌鲁·沃特任命了奥托·蒂夫领导下一个新的政府。在英语广播电台中,政府宣布,在战争中保持中立。政府发出两个版本的政府公报(国家公报),但没有时间来分发。9月21日,国家军队占领了在塔林托姆比亚的政府大楼,命令德军部队离开。[40][41] 4天后悬挂在赫尔曼塔的爱沙尼亚国旗被苏军除下。爱沙尼亚流亡政府继续为爱沙尼亚国家事务服务直至1992年,当时将权力交给总统塔林伦纳特·梅里。
平民难民
编辑苏军的进攻被拖延允许超过25,000名爱沙尼亚人和3,700名瑞典人逃往中立的瑞典和6,000名爱沙尼亚人逃往芬兰。数以千计的难民因船只在波罗的海沉没而丧生。[23] 9月,90,000名士兵和85,000爱沙尼亚、芬兰、德国难民和苏联战俘被疏散到德国。[36] 德军在撤退行动中仅损失一艘蒸汽船。此后德国继续从可用的爱沙尼亚港口进行海上撤离,[36] 有多达1,200人在苏军的袭击中被淹死。[23]
吞并爱沙尼亚
编辑苏联当局重新规定了1940年的国有化政策,以及集体化农场。超过900,000公顷农地被征用,在1944年之后的几年里,大部分土地是分配给从俄罗斯或苏联其他地点来到的新定居者。快速集体化始于1946年,随后在1947年打击富农农民。通过征税来开始镇压。那些抵制集体化的农民被杀害或驱逐出境。到1951年百分之九十五的农场被没收。[42]
1949年大规模驱逐约21,000人,打断了森林兄弟游击队运动的骨干。在1949年11月有6,600人放弃。后来,匈牙利起义失败破坏了仍然存在的700人的士气。根据苏联的数据,直到1953年,20,351名游击队员被击败,1,510人死于这场战事。1,728名红军、内务人民委员部和民兵被森林兄弟杀害。奥古斯特·莎比,在爱沙尼亚最后幸存的“森林兄弟”,于1978年被前苏联克格勃特工发现和杀害。[43]
在战后苏联吞并爱沙尼亚的第一个10年,爱沙尼亚由莫斯科通过在俄罗斯出生的爱沙尼亚州长管辖。出生在俄罗斯的爱沙尼亚本土居民家属,后者在20世纪30年代未斯大林镇压期间已经在苏联接受红色教育。其中许多人曾参加过红军(爱沙尼亚步兵团),少数人懂得爱沙尼亚语。[44]
虽然苏联的盟国美国和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抗德国,“实际”上直至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才承认苏联兼并爱沙尼亚共和国,根据1940年7月23日的萨姆纳·韦尔斯的宣言,西方世界政府在原则上不承认苏联在1940年和1944年吞并爱沙尼亚的行动。[45][46][47]这些国家承认爱沙尼亚外交官和领事仍在他们以前国家的政府之下办事。这些过时的外交官坚持这种不正常的状况,直至爱沙尼亚最终于1991年恢复独立。[48]1994年8月,最后一批苏联军队撤出爱沙尼亚。[49]
参考与注脚
编辑- McTaggart, Pat. The Battle of Narva, 1944. Hitler's Army. Da Capo Press. 2003: 287–308. ISBN 0306812606.
- Carlos, Jurado; Nigel Thomas, Darko Pavlovic. Germany's Eastern Front Allies (2). Osprey Publishing. 2002 [2010-03-01]. ISBN 9781841761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5).
- Miljan, Toivo.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Estonia. Scarecrow Press. 2004 [2010-03-01]. ISBN 978081084904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 Walter, Hannes. Estonia in World War II. Historical Text Archive. [2008-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3-17).
- 参考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Toomas Hiio. Combat in Estonia in 1944. Toomas Hiio, Meelis Maripuu, & Indrek Paavle (编). Estonia 1940–1945: Reports of the Estonian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Tallinn. 1999: 1035–1094.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Mart Laar. Sinimäed 1944: II maailmasõja lahingud Kirde-Eestis (Sinimäed Hills 1944: Battles of World War II in Northeast Estonia). Tallinn: Varrak. 2006 (爱沙尼亚语).
- ^ 3.0 3.1 Hannes Walter. Estonia in World War II. Mississippi: Historical Text Archiv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3).
- ^ 4.0 4.1 F.I.Paulman. Nachalo osvobozhdeniya Sovetskoy Estoniy. Ot Narvy do Syrve (From Narva to Sõrve). Tallinn: Eesti Raamat. 1980: 7–119 (俄语).
- ^ McTaggart, Pat "The Battle of Narva, 1944", pp. 294, 296, 297,299, 302, 305, 307
- ^ 6.0 6.1 McTaggart, Pat "The Battle of Narva, 1944", p. 306
- ^ 7.0 7.1 7.2 7.3 7.4 David M. Glantz. The Soviet-German War 1941-1945: Myths and Realities (PDF). Glemson, South Carolina: Strom Thurmond Institute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Affairs, Clemson University. 20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6-17).
- ^ 8.0 8.1 Robert Sturdevant. Strange Guerilla Army Hampers Nazi Defence of Baltic. Times Daily (Florence, Alabama). 10 February 1944.
- ^ 9.0 9.1 Евгений Кривошеев; Николай Костин. I. Sraženie dlinoj v polgoda (Half a year of combat). Битва за Нарву, февраль-сентябрь 1944 год (The Battle for Narva, February-September 1944). Tallinn: Eesti raamat. 1984: 9–87 (俄语).
- ^ 10.0 10.1 10.2 10.3 В.Бешанов. Десять сталинских ударов (Ten Shocks of Stalin). Харвест, Minsk. 2004.
- ^ 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Федюнинский. Поднятые по тревоге (Risen by Agitation). Воениздат, Moscow. 1961 [2010-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 ^ 12.0 12.1 12.2 12.3 David M. Glantz. The Battle for Leningrad: 1941-1944. Lawrenc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2002.
- ^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Laar, Mart. Battles in Estonia in 1944. Estonia in World War II. Tallinn: Grenader. 2005: 32–59.
- ^ L. Lentsman. Eesti rahvas Suures Isamaasõjas (Estonian People in Great Patriotic War). Tallinn: Eesti Raamat. 1977 (爱沙尼亚语).
- ^ 15.0 15.1 Wilhelm Tieke. Tragedy of the faithful: a history of the III. (germanisches) SS-Panzer-Korps. Winnipeg: J.J.Fedorowicz. 2001.
- ^ Боевой состав Советской Армии на 1 марта 1944 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rder of battle of the Soviet Army on 1 March 1944)
- ^ 第8和第14狙击军可能附属于第42集团军,但上述来源没有列出。
- ^ Операция "Нева-2" http://www.rkka.ru/memory/baranov/6.ht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hapter 6, Baranov, V.I., Armour and people, from a collection "Tankers in the combat for Leningrad"Lenizdat, 1987 (Баранов Виктор Ильич, Броня и люди, из сборника "Танкисты в сражении за Ленинград". Лениздат, 1987)
- ^ G.F.Krivosheev. Soviet casualties and combat loss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Greenhill Books. 1997 [2010-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5).
- ^ Gruppen-Befehl für den Küstenschutz. (Detachment Orders to the Coastal Defence. In German). February 9, 1944. Berlin Archives MA RH24-54/122
- ^ 21.0 21.1 Chronology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06-09. at the EIHC
- ^ Lauri Mälksoo. The Government of Otto Tief and Attempt to Restore the Independence of Estonia in 1944: A Legal Appraisal.. Toomas Hiio, Meelis Maripuu, Indrek Paavle (Eds.). Estonia 1940–1945: Reports of the Estonian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Tallinn. 1999: 1095–1106.
- ^ 23.0 23.1 23.2 23.3 Estonian State Commission on Examination of Policies of Repression. Human Losses. The White Book: Losses inflicted on the Estonian nation by occupation regimes. 1940 – 1991 (PDF). Estonian Encyclopedia Publishers. 2005: 3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1-14).
- ^ Taagepera pp. 70
- ^ Year 1944 in Estonian History. Estonian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4).
- ^ Lande, D. A. Resistance!: Occupied Europe and Its Defiance of Hitler. MBI. 2000: 200. ISBN 9780760307458.
- ^ 20. 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estnische Nr. 1). Axis History Factbook. [2010-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17).
- ^ Toomas Hiio & Peeter Kaasik. Estonian units in the Waffen-SS. Toomas Hiio, Meelis Maripuu, & Indrek Paavle (编). Estonia 1940–1945: Reports of the Estonian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Tallinn. 1999: 927–968.
- ^ 29.0 29.1 29.2 Steven H. Newton. Retreat from Leningrad : Army Group North, 1944/1945. Atglen, Philadelphia: Schiffer Books. 1995.
- ^ Otto Carius. Tigers in the Mud: The Combat Career of German Panzer Commander Otto Carius. Stackpole Books. 2004.
- ^ V. Rodin. Na vysotah Sinimyae: kak eto bylo na samom dele. (On the Heights of Sinimäed: How It Actually Was). Vesti. October 5, 2005 (俄语).
- ^ 德国阵亡将士陵园委员会未发表的数据
- ^ Felix Steiner (1980). Die Freiwilligen der Waffen-SS: Idee und Opfergang (Volunteers of Armed SS. In German). Schütz, Oldendorf, Preuss
- ^ R. Landwehr. Narva 1944. Bibliophile Legion Books, Silver Spring. 1981.
- ^ 35.0 35.1 Mitcham, S. German Defeat in the East 1944 - 45, Stackpole, 2007, p.149
- ^ D. Muriyev, Preparations, Conduct of 1944 Baltic Operation Described, Military History Journal (USSR Report, Military affairs), 1984-9, page. 27
- ^ 1月25日,希特勒把3个集团军群改名:北方集团军群改名为库尔兰集团军群,中央集团军群改为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改名为中央集团军群
- ^ Laar, Mart. Estonia in World War II. Tallinn: Grenader. 2005.
- ^ The Otto Tief government and the fall of Tallinn. Estonian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21).
- ^ Estonia. Sept.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ulletin of International News by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Information Dept.
- ^ Frucht, Richard. Eastern Europ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eople, Lands, and Culture. ABC-CLIO. 2005.
- ^ Laar, Mart. War in the Woods: Estonia's Struggle for Survival, 1944–1956. ISBN 0-929590-08-2
- ^ Biographical Research in Eastern Europe: Altered Lives and Broken Biographies. Humphrey, Miller, Zdravomyslova ISBN 0754616576
- ^ Daniel Fried,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U.S Department of State
- ^ The Baltic States and their Region: New Europe or Old? by David J. Smith on Page 48 ISBN 9042016663
- ^ Post-Cold War Identity Politics: Northern and Baltic Experiences by Marko Lehti on Page 272. ISBN 0714683515
- ^ Diplomats Without a Country: Baltic Diplomacy,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Cold War by James T. McHugh , James S. Pacy, Page 2. ISBN 0313318786
- ^ Baltic Military Distric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lobalsecurit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