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戒指
结婚戒指或结婚指环,简称婚戒,是由金属圆环,镶上钻石或其他宝石而成的饰品。在很多如英法等欧洲国家,它通常是被佩戴在左手无名指的指根上。而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主要是德国和东欧地区,人们则把它佩戴在右手无名指。这种戒指用来象征婚姻:配偶佩戴它来表明对婚姻承诺的忠贞。如今,佩戴婚戒的这种欧洲风俗已在欧洲之外广泛传播了。
关于结婚指环的风俗
编辑古时的风俗
编辑在古埃及(约公元前3150年─公元前343年)的坟墓发现了可能是最早的戒指,在戒指上刻有主人的姓名与头衔的象形文字。[1]由来是古埃及统治阶层需要随身携带代表权力的图章,为了方便于是它镶在戒指上,最初男士佩戴,之后逐渐流传为女士的饰品。而交换指环代表永恒及无休止的爱之象征。[2]
对于罗马人来说,此举是法律上婚姻的承诺,女性一旦接受了指环,便无法解除此段婚姻,自此便不再自由了。[3]戒指的佩戴有禁戒之意,女子佩戴戒指于无名指上,表明她已名花有主,禁戒别的男子向她示爱。男子佩戴也亦然。[4]公元9世纪时,教宗尼古拉颁布法令,规定在结婚前之订婚仪式上,男方赠送订婚戒给女方是其中一重要的步骤。[5]
在中国,戒指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在大汶口的龙山文化时期的墓葬中,考古学家发现骨戒指,其中有些戒指上更镶有绿松石。而在甘肃的齐家文化类型遗址中,也有铜戒指出土。到了晚唐时代,戒指已可作为订婚信物。[6]
传说与起源
编辑钻戒被作为爱情和婚姻的重要代表物,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有着非常优美的传说。几百年以来,坚不可摧的钻石与永生不渝的爱情联系在一起,把钻石作为表达爱意、传递爱情的最佳礼物。钻石几乎和婚姻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知道钻石是一种非常昂贵的物品,佩戴钻石更多的成为一种具有“高贵”象征意义的饰品。钻石饰品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并且成为黄金、铂金之后的第三大消费品。中国每年有1500万人结婚,而且,结婚买钻戒正在成为一种时尚和特定象征意义。
据说,钻戒第一次作为定情信物的典故,发生在1477年,奥地利的马克西米连为了得到法国的玛丽公主的爱,因为玛丽太漂亮,追求的王孙贵族云集,马克西米连为此召集了很多谋士出谋划策,最后有人提议,钻戒象征坚贞永恒的爱情,在公主的手指上戴上钻戒便可以得到她的爱。后来,马克西米连用了此办法,并且,果然灵验,当他把象征爱情的钻戒轻轻地戴在玛丽公主左手的无名指时,玛丽公主应允了。从此开创了赠送钻戒订婚的传统。但是,为什么都把钻石戴在左手?又为什么戴在无名指上呢?信奉基督教者相信这是源自在婚礼仪式上,牧师手拿戒指按顺序轻触新人的左手,并说:"奉圣父、圣子、圣灵之名",最后戒指落在左手的第四个手指——无名指上,因此形成这一传统。
钻戒由来的典故
编辑在1477年。奥地利大公马克西米连一世为法国公主玛丽的美貌及优雅举止倾倒,但玛丽已许婚于法国王储。奥地利大公采纳了亲信大臣的建议,送一枚有钻石的戒指给公主,结果打动了公主的芳心。此后,这个赠送钻戒订婚的传统便开始流传。[4][7]
古代人觉得钻石充满了神秘、传奇、浪漫的色彩。由于钻石十分稀有,人们认为它是星星坠落时所留下的碎片。钻石一词的古希腊文为“Διαμάντι”,意思为不可征服。钻石代表永恒爱情的象征,因为它其有纯洁、璀璨和坚硬的特性。[8]若镶上三颗钻石的代表“我爱你”(I LOVE YOU);而五颗钻石则代表“你会否成为我的妻子吗?”(WILL YOU BE MY WIFE?)[6]
与婚姻有关的指环
编辑除了结婚指环外,也有其他与婚姻有关的指环。根据有些风俗,结婚戒指是为一系列的礼物的最后一份,在其之前之礼物会包括订婚戒指。
也有一些近代由首饰商所推动传统,为求扩展一系列指环礼物的概念。[9]
- 订婚戒指——传统上作为订婚礼物,上面多嵌有宝石等饰物,但不刻有任何字。
- 誓言指环——来代表认真求婚或追求的开始。
- 永恒指环——象征持久的婚姻的更新或持续的本质,是丈夫在一周年纪念或第一个孩子的诞生时送妻子,视乎哪样先来而定。这通常是钻戒或比订婚戒更贵重的指环。
- 三部曲指环——通常镶了三颗以六十面体切法的钻石,每颗代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
订婚时交换指环的风俗
编辑在东正教和东方礼天主教基督徒之中,指环的交换严格来说不是婚礼仪式的一部分,而是在订婚交换的。仪式交换的指环总是一对的。传统上,新郎的指环是用金制成的,新娘的指环则由银制成[10],由司祭以圣水祝圣。然后司祭以新娘的指环祝福新郎,把它戴在他左手的无名指上,跟着司祭以新郎的指环祝福新娘,把它戴在她的手指上。指环然后再由司祭或伴郎交换三次。[11]
也有东正教及东方礼天主教的传统要求未来新郎在求婚时送给他的未来新娘的一个镶有宝石的指环,虽然这指环不会再在订婚或婚姻上使用。这指环也可以是其他首饰,例如手镯、别针、耳环、项链、冠状头饰或者整套珠宝首饰。
在希腊,交换指环是在订婚时进行。双方的指环是相同,简单的圆环,通常是金但有时是以白金制成。订婚者佩戴在左手的第四只手指,婚礼之后他们会转在右手佩戴。现今许多希腊家庭都不拘形式,订婚者父母会在家庭晚餐中举行简单的祝福来代替订婚仪式。而且,希腊的教会最近不再把订婚及结婚仪式分开地进行,因为订婚时的承诺经常没有兑现。现在当地的订婚仪式会放在婚礼仪式的最初部分进行。
所以最重要象征婚姻的仪式反而不是交换指环的订婚仪式,而是婚礼仪式中的“加冕仪式”及喝同一的圣爵(The Common Cup)三次的仪式。[12]
婚礼仪式中交换指环的风俗
编辑在英国传统,伴郎有义务保管新人的结婚戒指并在婚礼交换指环时提供给他们。在一些更精心安排的婚礼,他们会安排一个年轻男孩(通常是新娘或新郎家庭的一部分)负责指环游行的礼仪,男孩通常会捧著放在一个特别枕头上的指环,步入教堂。
在古代,婚戒不仅代表爱的标志,也象征了授予“保证金”的意义。根据爱德华六世之祈祷书中,在“以此指环我娶你”一句后,新郎会说“这金和银我给你”,到这时新郎应递一个皮革钱包充满金和银币给新娘。[13]
不仅在英国,甚至在多数其他欧洲国家,在婚礼中婚戒会被认为是交换贵重物品的标志多于是永恒爱和奉献的象征。有些地方,婚戒甚至会作为条件交换,德国有惯例:“我给你这个指环作为我们之间许诺了的婚姻的标志,条件是你父亲给予1000帝国元(Reichsthaler)的一套嫁妆。”[13]
在某些欧洲国家,结婚指环与订婚指环是同一对,而它所代表的状态会由上面的雕刻及佩戴的左右手所的改变。如果婚戒与订婚戒指是不同,新人则可选择在婚礼时是否佩戴着订婚戒。新娘可以把它佩戴在她的左手无名指,让新郎再在其之上戴上结婚指环。她也可把订婚指佩戴在右手无名指,结婚指环戴在左手无名指,这样可防止指环互相刮花及磨损。另一个选择是让伴娘在仪式期间保留着订婚戒,之后才戴回在左手或右手上。[9]
宗教仪式中交换指环的誓词
编辑佩戴婚戒的风俗
编辑戴在左手的传统之由来
编辑在某些国家,婚戒是戴在左手上,这传统之由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 戴在哪只手指上的选择据称追溯至古典时期的传统,左手无名指的“爱情之脉”(vena amoris)可直接通到心脏左手的指尖。[18]
- 中古世纪时,新郎会把结婚指戒轮流戴在新娘的三个手指上,以象征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最后就把戒指套在无名指上。于是左手的无名指就作为英语国家传统戴婚戒的手指。这传统渐渐象征一对已婚夫妻宣称他们的对彼此永恒的爱,现今更成了这些国家的传统和礼节。[19][20]
- 按西方的传统习惯来说,左手代表着上帝赐予运气。[21]
- 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多数人是右撇子的,指环戴在左手可减少在日常活动期间将被损坏或丢失的机会。[22]
戴在右手的传统之由来
编辑把婚戒戴着在右手的传统可能源于罗马风俗。左边的拉丁语是“sinister”,可解作邪恶的意思;而右边的拉丁语是“dexter”,有灵巧聪敏之意。因此,左手有负面的含意而右手则是正面。
各地不同佩戴婚戒的风俗
编辑犹太妇女平日会把婚戒戴着在左手,虽然在婚礼期间她们会把婚戒戴在右手上。男性传统上不戴指环,虽然在一些“现代主义”运动后,戴指环的习俗开始慢慢流传。在荷兰,天主教徒把它戴在左手,其他人则戴在右手;在奥地利,天主教徒佩戴婚戒在右手。在比利时,佩戴在左右手的选择是取决于在该国家的区域。东正教徒和东部欧洲人(除了罗马尼亚人)传统上也是把结婚指环佩戴在右手的。
希腊人许多是东正教徒,通常根据希腊传统把婚戒戴在右手上。在其他国家例如哥伦比亚、德国、希腊、挪威、秘鲁、波兰、俄国、塞尔维亚、西班牙、乌克兰和委内瑞拉,婚戒是戴在右手的。
在英国和美国等英语国家的传统则是将婚戒戴在左手无名指,而过往女性比男生较普遍佩带婚戒。现今,配偶双方都通常戴着婚戒,不过会因为安全、工作或个人舒适的原因而除下。其他不佩带的原因也许因为反对贵重金属的想法,或因为不喜欢通过首饰来宣称他们的婚姻地位的想法。也有做法是把婚戒穿在链子后佩戴着在脖子上,从而达至宣称他们婚姻的社会讯息。[23]
在印度一些奉行印度教的地方,妇女传统上会佩戴脚趾指环(bichiya),虽然她们现今已渐渐把婚戒戴在手指上。在印度东部,主要是孟加拉西面地区,妇女会佩戴铁手镯(loha),而越来越多当地人把手镯镀上金或银以使其更加美观。
配偶一方离世后的风俗
编辑虽然法律上婚姻在配偶其中一方死亡时终结,不过在配偶死后佩戴婚戒的形式上,不同习俗会有十分不同的做法。
- 一些传统中,配偶死亡后仍在生的一方会继续戴着自己的婚戒,有时会转戴在另一只手的无名指上;
- 有些会在配偶的葬礼上除去他们的婚戒;
- 有些会在葬礼后,保管和佩戴(有时会戴在他们自己同一的手指上)他们离世的配偶的指环。
在许多文化中,配偶离世后在生的的一方佩戴婚戒的时间和方式未必一定由社会风俗所规定,也会由家庭传统和个人选择所决定。[24]
婚戒的市场
编辑美国市场
编辑双婚戒的仪式,或双方伴侣都佩带婚戒的仪式,是相对近代的改变。美国首饰业在19世纪后期开始一些市场推广以鼓励这风俗。从1920年代的经济转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从得到的经验,美国首饰业推出更成功的市场活动。在1920年代后期,80%的婚礼都进行双婚戒的仪式,相对在大萧条之前的15%有很大的增长。[25]
中国市场
编辑由于中国人口多,经济增长迅速,钻石饰品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所以结婚钻饰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估计到了21世纪中期,中国将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钻石饰品第三大消费国。[8]
制造婚戒的材料
编辑按早期罗马传统,指环由代表力量的铁所铸造,及后逐渐被秀丽且不易锈蚀的金和银所取代。[3]
制造婚戒过程中,珠宝商通常用珍贵的黄金加入铜、锡和铋以增加硬度。铂和也会用于制造婚戒,虽然过去黄金已主要被更加廉价的镍金合金取代了,而在上面一层薄薄的铑镀层须在佩戴一段岁月后重新镀上。近代工业化后为了表现耐久性,许多原本是为了机械零件而开发的新材料被用在指环制造上,钛(飞机结构)由于它的耐久性、负担能力和暗灰颜色,最近成为了受欢迎的结婚指环材料。碳化钨(用于电钻)与金或白金一起镶嵌也是最近常用的材料。镍银齐(硬币和餐具的材料)因为它的外观及成本,也是常用较廉价的材料。结婚的配偶也开始使用不锈钢,是由于其耐久性与白金或钛合金一样,而且材质较佳的不锈钢同样闪烁亮丽,以及可在完成后进行刻字及其他更精细的加工。银、铜、黄铜较少用来作婚戒的材料,因它们会随时间而氧化变色,不能象征永恒的意义。铝、锡及铅因为手感不佳,也很少用作为材料。
款式、图案、时尚
编辑究竟婚戒那么多种,到底婚戒如何挑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呢?
简朴的金指环是最普遍的款式,女性通常佩带较糼的指环,而男性则更加较佩带阔的环。戒指所以是圆形是代表了爱情是没有尽头,时至今日,以钻戒作为爱的献礼已为多数人所接纳。 [26]
在法国和法语国家,常见的指环是由三个互相交织的圆环组成,它们代表了基督徒的三种美德:信德、望德和爱德。其中“爱德”等同希腊语中的“αγάπη”代表那种有如神对世人完美的公正的爱。
在希腊和安那托利亚(包括多数现代土耳其)文化下,妇女有时会收到并且戴着“迷之环”——一组互相锁扣的金属环,巧妙地砌合成单一的指环。这种指环源自双连环,其拉丁语“gemelli”,意思为孪生。双连环主要用作婚戒,用以防止穿戴者背叛他们的伴侣,当代的人认为双连环不可以在脱下后重组一起。 [27]
在北美洲和某些欧洲国家,许多已婚妇女在同一个手指戴着的二个指环:订婚戒指和一个简朴的的结婚戒指,很多夫妇会购买这种一对可合而为一设计的指环。另外,更有已婚很久的女士会佩戴三颗指环在他们的手指上:结婚指环、订婚指环和永恒指环。这种三指环的组合在英国是非常普通的。
在某些习俗中,女性应该把订婚戒指戴在婚戒之上,从而把订婚的情趣封盖在婚姻内。
也有其他习俗选择把婚戒单独戴着。此外,现代在美国的指环组合经常以三件一套的形式销售,其中包括男方的结婚戒指、女方的订婚戒指和一纤幼的指环用来在婚礼之前镶嵌在订婚戒上以把它转换它成一结婚戒指。[25]
经雕刻的结婚指环在美国也越来越普遍。其中一些欧洲传统中,人们会把自己配偶的名字及准备结婚的日期刻在指环的内侧,以巩固指环为家庭瑰宝的情感及象征意义。[9]在美国、加拿大及其他英语国家(尤其是有大量爱尔兰或苏格兰血统的地方),凯尔特风格的结婚戒指也变得十分普遍。这种款式经常雕刻了凯尔特结的设计,以象征同一性及持续性。有时克拉达戒指也被用于象征忠贞。
在俄罗斯传统,婚戒是由三条玫瑰色,白色和黄色的金合金的环连扣在一起,并佩带在右手上。
相关题目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注释
编辑- ^ 凌薇. 戒指最早見於埃及古墓. 大公报. 2008-04-15.
- ^ 為尾指. 澳门日报. 2006-09-23.
- ^ 3.0 3.1 Wedding Customs. Cropping Cook. 2008-08-24 [2009-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21) (英语).
- ^ 4.0 4.1 愛盟鑽石締結“愛的盟約”. 海峡都市报. 2007-04-20.
- ^ CATHOLIC ENCYCLOPEDIA: Betrothal. [2009-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1) (英语).
- ^ 6.0 6.1 問君何所寄 贈爾同心環. 北京日报. 2006-04-13.
- ^ 陈炳圣. 《萬物簡史》. 源桦. 2007. ISBN 986828421X.
- ^ 8.0 8.1 乔灵. 結婚鑽戒由浪漫神話到塵世婚姻. 中国黄金报. 2006-03-10.
- ^ 9.0 9.1 9.2 Rings - Prewedding, Wedding and Postwedding Customs. [2009-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英语).
- ^ Isabel F. Hapgood. Service Book of the Holy Orthodox-Catholic Apostolic Church. Englewood: Antiochian Orthodox Christian Archdiocese. 1975: p.604 (英语).
- ^ Ibid., p. 292.
- ^ Greece - WikiWedding. [2009-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1) (英语).
- ^ 13.0 13.1 Kunz PhD. DSc., George Frederick. Rings for the Finger. J.B. Lippincott Co. 1917 [2009-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0).
- ^ 1662 Book of Common Prayer > The Form of Solemnization of Matrimony. [2007-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4).
- ^ 聖公會傳統(七)婚禮. [2009-01-05].[永久失效链接]
- ^ Liturgical Texts > 1970 Missal > Rite of Marriage During Mass. Catholic Liturgical Library. [2007-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8).
- ^ 人來人往--婚禮彌撒. [2009-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4).
- ^ (英文)"Digitus Medicinalis — the Etymology of the Name" by László A. Magyar, Actes du Congr. Intern. d'Hist. de Med. XXXII., Antwerpen. 175-179., 1990
- ^ 婚戒,為何戴左手無名指?. 联合报. 2006-01-09.
- ^ 教堂婚禮入門手冊. 北京晨报. 2007-03-25.
- ^ 戴戒指也有小講究. 长江日报. 2008-03-25.
- ^ 選婚戒,是一輩子的事. 南方都市报. 2008-03-25.
- ^ 左手戴右手戴. 北京晚报. 2007-12-14.
- ^ (英文)Holm, Jean; John Westerdale Bowker. Rites of Passage.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1994: p.52. ISBN 1855671026.
- ^ 25.0 25.1 (英文)Howard, Vicki. A 'Real Man's Ring': Gender and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 2003: pp837–856.
- ^ 漫談鑽石的文化演變. 中国国土资源报. 2008-12-24.
- ^ (英文)Hone, William. The Table Book. Hunt and Clarke. [2009-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3).
参考书目
编辑- (英文)Isabel F. Hapgood. Service Book of the Holy Orthodox-Catholic Apostolic Church. Englewood: Antiochian Orthodox Christian Archdiocese. 1975: p.604.
- (英文)Kunz PhD. DSc., George Frederick. Rings for the Finger. J.B. Lippincott Co. 1917 [2009-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0).
- (英文)Holm, Jean; John Westerdale Bowker. Rites of Passage.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1994: p.52. ISBN 1855671026.
外部链接
编辑- Wedding Customs. Cropping Cook. 2008-08-24 [2009-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21) (英语).
- CATHOLIC ENCYCLOPEDIA: Betrothal. [2009-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1) (英语).
- Rings - Prewedding, Wedding and Postwedding Customs. [2009-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