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箭-73反坦克导弹
红箭-73反坦克导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研制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按国家军用标准武器装备命名规范也称为“AFT-07”,仿制自苏联9K11 (AT-3“赛格”) 反坦克导弹,于1979年研制成功,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制式装备。该型导弹系统属于是第一代反坦克导弹。
红箭-73 | |
---|---|
类型 | 反坦克导弹 |
原产地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70年代末 ~ 21世纪 |
使用方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
生产历史 | |
生产商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32.2kg |
长度 | 0.868米 |
直径 | 120毫米 |
弹头 | 聚能装药 |
发动机 | 固体火箭发动机 |
翼展 | 0.349米 |
作战范围 | 500米~3千米 |
速度 | 120米/秒 |
制导系统 | 有线传输制导 |
发射平台 | 地面发射架/装甲车辆 |
很巧的是中华民国亦曾由中山科学研究院同样逆向工程仿制9K11反坦克导弹称为昆吾导弹,曾于1981年由国军公开展示过,只是最后并未列装。
研制历史
编辑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紧张,来自中国北方的威胁日益严重,珍宝岛事件之后,急需提高单兵反坦克能力的不足。1972年从朝鲜方面获得了苏制9K11反坦克导弹的样弹,当年8月由北京工业学院分解测绘,1973年又从罗马尼亚方面获得第二批样弹。[1]
1973年7月,“737”反坦克武器专业会议根据形势的需要,安排在北京工业学院的配合下,由陕西844厂、山西304厂、辽宁724厂、吉林524厂四省四家工厂平行竞争,分别仿制,由各省国防工办分别成立了领导机构。1977年4、5月间,除陕西省工厂外,其他三省工厂的样品相继进入了国家靶场进行设计定型试验,但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待解决。至1978年设计定型,命名为“红箭73”,1979年2月至1980年,山西、辽宁与吉林三家工厂的“红箭73”相继通过了设计定型试验。
在1979年“红箭8”的红外半自动制导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后,1979年开始,吉林524厂(江北机械厂)提出将红外制导技术运用在“红箭73”上的方案,开始研制了车载发射的半自动控制的“红箭-73A”。采用光学瞄准,红外跟踪,烟火式红外光源指示导弹飞行轨迹,红外测角仪测定导弹方位,控制系统进行计算并发出指令通过导线修正导弹弹道。1984年底在试验基地完成了工厂鉴定,导弹武器系统性能达到了预订的战术技术指标。
1983年5月,在“红箭-73A”基础上开始研制步兵组携带的“红箭-73B”,由吉林江北机械厂承担,总设计师是贾贵臣。提高抗干扰的能力,制导系统实现数字化,提高控制精度,缩小控制箱体积。战斗部威力提高到垂直穿深760毫米。1988年设计定型。解放军部队装备命名为“红箭73-1”。1990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兵器工业部级特等奖。
由于AT-3“赛格”导弹装备世界众多国家,中国兵器工业部决定把改进的红箭-73A争取出口市场,1989年4月、1989年12月,北方工业公司两次在国外做红箭-73A导弹飞行表演试验,达到100%成功,唯独在最后的干扰科目试验失败了,不能抗沙漠尘埃对红外的遮蔽;也容易被强大的干扰光源(在弹道的中途点燃了两堆大火)干扰。外方对抗干扰性能非常重视与坚持,说“这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经验和教训”。[2]
设计
编辑“红箭73”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由导弹战斗部、运载体、发射装置和地面控制设备等组成。采用架式发射,单锥型聚能装药破甲战斗部,目视跟踪、三点导引、手动控制、导线传输指令制导方式。在弹体弹翼根部装有一个曳光管,在飞行时进行观察和瞄准。射手通过一个摇杆控制导弹。“红箭-73”可由兵组携行发射,导弹分战斗部、运载体两部分分离装箱。作战编制通常以班为最基层单位,反坦克导弹班编制为8人,分为2个战斗小组,各自携带4枚导弹。[1] 后来进行改型设计,发展出A、B、C、D型(发展有E型)等改进型号,有采用光学瞄准、红外跟踪、半自动控制的制导方式,也可车载发射,还有改进串列式聚能破甲战斗部,增强穿甲威力。
型号
编辑红箭73基础型全弹重11.3千克,战斗部重2.5千克,静破甲厚度500毫米均质钢板,穿甲威力150毫米/65度;发射装置重7.9kg;地面控制设备包括控制盒、瞄准镜与蓄电池,总重13kg。主要用于攻击500米-3000米距离内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射速2枚/分。存在着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的普遍弱点,即射程在400~600米时命中概率只有60%。[1]
红箭73A型
编辑A型是车载型。弹上增加红外辐射源,电视测角仪,制导方式从人工手动控制改变为红外跟踪半自动控制,导弹发射后射手将瞄准“十字线”压在目标上,导弹自动沿着瞄准线飞行直至命中。穿甲威力增至180毫米/68度。由86式履带步兵战车四联装顺序发射,另备弹8枚。[2] 改进后的A型弹命中率基本上能达到90%左右。[3]
红箭73B型
编辑B型适合步兵组携带。改为采用串联战斗部以对付配备有反应式装甲的目标,一级装药用来引爆反应装甲,二级主装药直接对付主装甲;改进火箭发动机;系统采用了电子门和多级设置门限,提高了系统抗干扰的能力;采用数字式控制箱,控制箱体积缩小,重量减轻,总重不超过5千克。改进后系统保留了手动操作功能。弹重11.7千克,静破甲深度700mm左右均质钢板,穿甲威力增至180毫米/68度,有效射程400米~3000米。
红箭73C型
编辑C型在“B型”的基础上改进(ATF-07A),于1993年设计定型。串联战斗部的二级战斗部装药加大、优化结构,提高威力;改进火箭发动机在导弹增重情况下提高飞行速度;采用光学瞄准、红外跟踪、半自动控制的制导方式,增加红外热成像仪,提高夜间作战能力;提高电视测角仪抗干扰能力;采用随动发射架,实现导弹与瞄准具的联动;换用新型集成电路、新型镍镉电池组,地面制导设备兼容以前装备的所有弹种。[3] C型破甲威力达到280毫米/68度。可有效地攻击400-3000米距离内的坦克等各种装甲目标,也可用于摧毁火力点和野战工事。
红箭73D型
编辑D型具有串联聚能装药战斗部,为克服重心前移,在串联战斗部后面弹锥体部分加装了四片小弹翼。[4]
红箭73E1型
编辑E1型采用了新型观瞄制导设备,体积小重量轻,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电视测角仪和电视观瞄仪,集成了一个非制冷热像仪,拥有热成像和白光两个观瞄通道,全天候作战能力大幅提升。
实战
编辑1980年代中越边境冲突时曾投入实战,首次实战攻击记录是1985年7月2日隶属67军某导弹连用于攻击距前沿阵地2100米远的越军两处营、连指挥所,发射四发导弹全部命中目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