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觀念
(重定向自義氣

,一般指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或行为,衍生出“义气”之概念。“义者,宜也。”《释名》:“义,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说文》:“义,己之威仪也。从我、羊。(注)臣铉等曰:与善同意,故从羊。”《周官》注:“仪作义,古皆音俄。” 《近思录》按其“适宜”的意义将“义”定义为“合理地处理事务”。[1]

“义”是儒家五德、义、礼、智、信)之一。儒家注重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孔子的中心思想为“仁”,孟子的中心思想为“义”[2]。西汉董仲舒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是处理人际关系。

义气

编辑

“义气”是由“义”所衍生的概念,在中国民间普遍用以表示朋友之间的情谊与关心。在武侠小说黑社会里,便经常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义气。换个角度来说,“义气”之意涵范围相较于“义”较为狭隘,可称为“小义”。

道家

编辑

老子认为,“义”是因为“仁”衰微才出现;而“仁”是因为“”(和“”)衰微才出现[3][4]

《论语》的义

编辑

论语共计出现 24 个义字。从语法上分析,义字在《论语》文本中时作名词,时作动词,时作形容(副)词,但基本涵义还是“合适、合宜”。在道德意义上,义就具备了动态的道德评价、道德要求和静态的道德标准三重道德职能。[5]

义利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适宜)
  • 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宪问》(适宜)
  •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宪问》
  • 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道德要求)
  • 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子张》

道义

  •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子路》
  •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颜渊》
  • 其使民也义。《公冶长》(合宜地)
  •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道德评价)
  •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
  • 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合宜’之事)(道德要求)
  •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学而》(‘合宜’这种标准)
  • 闻义不能徙。《述而》(道义)(道德评价)
  • 主忠信,徙义:崇德也。《颜渊》(道义)(道德评价)
  •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卫灵公》(道德评价)
  •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季氏》
  •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道德评价)
  •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
  •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合宜’这种标准)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叶, 采 (编). 近思录集解. 北京: 中华书局. 2017: 13. ISBN 9787101126815. 
  2. ^ 文天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3. ^ 老子《道德经》:“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4. ^ 老子《道德经》:“大道废,有仁义”
  5. ^ 霍国栋. 《论语》“义”思想刍议. 《船山学刊》. 2009年1期: 115-118. 

外部链接

编辑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义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