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总部大楼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
联合国总部大楼(亦称联合国大厦)是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东侧,属于国际领土,因此只要是会员国国民持有护照就可以进入,包括与美国无邦交的联合国会员国。联合国总部大楼位于纽约市,其西侧边界为第一大道、南侧边界为东42街、北侧边界为东48街、东侧边界为东河,从联合国总部大楼可以俯瞰东河。此大楼于1949年和1950年间兴建,土地购自于当时的纽约房地产家威廉·杰肯多夫,面积达17至18英亩(6.9至7.3公顷)。在此之前,洛克菲勒家族有意提供其在纽约州威斯特彻斯特郡洛克菲勒庄园的土地,但因距离曼哈顿遥远而作罢;之后,纳尔逊·洛克菲勒便协助新的土地的购买,其父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则捐助了850万美元协助兴建大楼。
联合国总部大楼 | |
---|---|
مقر الأمم المتحدة (阿拉伯文) Siège des Nations unies (法文) Центральные Учреждения Организации Объединенных Наций (俄文) Sede de las Naciones Unidas (西班牙文) | |
概要 | |
建筑风格 | 国际风格 |
地点 |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曼哈顿东侧第一大道 |
地址 | 美国纽约州10017纽约市联合国广场760号 |
坐标 | 40°44′58″N 73°58′5″W / 40.74944°N 73.96806°W |
邮政编码 | 10017 |
起造 | 1948年[1] |
竣工日 | 1952年10月9日[1] |
造价 | $65,000,000 (通膨调整后为:$745,789,474) |
所有者 | 联合国 |
高度 | |
高度 | 155米(509英尺)[1] |
技术细节 | |
建筑面积 | 18 英亩 |
层数 | 39[1] |
电梯数 | 20 |
设计与建造 | |
建筑师 | 奥斯卡·尼迈耶勒·柯布西耶Harrison & Abramovitz |
主承包商 | Fuller, Turner, Slattery, and Walsh |
地图 | |
联合国总部拥有包括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理会在内的联合国主要机构,但不包括设在海牙的国际法院。联合国还有三个附属区域总部:1946年启用的日内瓦办事处,1980年启用的维也纳办事处,与1996年启用的内罗毕办事处开业。这些附属办事处有助于代表联合国的利益,促进外交活动,并享有某些域外特权,但不包含主要机构。
联合国总部虽然位于纽约市,但它使用的土地及其租用的建筑物空间完全由联合国管理,而不是美国政府。它们通过与美国政府签订的条约而享有治外法权。然而,作为对当地警察、消防和其他服务的交换,联合国同意承认大多数美国地方、州和联邦法律。
联合国的15个专门机构(如教科文组织)都没有设在总部。然而,有一些“自治附属机构”(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总部设在联合国总部。
2006年12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名为“基本建设总计划”的决议,决定拨款18.77亿美元来整修联合国总部大楼[2]。
临时总部
编辑1946年在纽约长岛成功湖的联合国临时总部开始运作[3],1952年该区域在正式总部完工以后作为历史遗迹之用,因此特地保留了当初创始的模样,仍旧悬挂五大创始常任理事国的国旗,包括1971年退出联合国的中华民国,以及1991年解体的苏联。[4][5]
计划与建设
编辑美国建筑师华莱士·K·哈里森为首席建筑师兼策划人,以及联合国诸成员国任命的设计顾问。包括D.N.Bassov(苏联)、Gaston Brunfaut(比利时)、欧内斯·特科米尔(加拿大)、勒·柯布西耶(法国)、梁思成(中国)、奥斯卡·尼迈耶(巴西)、霍华德·罗伯特森(英国)、G. A. Soilleux(澳大利亚)、Julio Vilamajó(乌拉圭)。
因为毗邻东河快车道和东河的缘故,有必要将之建成高层建筑。建筑团队在50个提案中选出尼迈耶的32号提案以及柯布西耶的23号提案,其中前者将分别用于联合国大会和秘书处的建筑分开为两座,而后者则只包括一个囊括一切机构的建筑。最后二者共同提交了23-32号计划,其设计如今日我们所见。[6]
联合国总部大楼始建于1947年,1949年10月24日奠基,[7]于1952年落成。美国政府为其提供了6500万美元无息贷款,整个建筑亦正好用去全部贷款。[8]
建筑
编辑该建筑群包括一些主要建筑。秘书处大楼是总部的中心,其他建筑包括联合国大会大厦、达格·哈马舍尔德图书馆以及大会大厦和秘书处大楼之间的会议大楼。就在建筑群的围墙内,矗立着一排旗杆,所有193个联合国会员国、2个观察员国的国旗以及联合国会旗都按英文字母顺序飘扬。联合国总部大楼对持有会员国身份证明的人员开放。[9]
联合国大会大厦
编辑联合国大会大楼大厅内墙为曲面,屋顶为悬索结构,上覆穹顶。设有大会堂,可容纳1 800人。它长 165 英尺(50 米),宽 115 英尺(35 米),是建筑群中最大的房间。
大厅有两幅法国艺术家费尔南德·莱格的壁画。会议厅的前面是讲台,讲台上摆放着大会主席、秘书长和负责大会事务和会议服务的副秘书长的绿色大理石办公桌,以及供发言者使用相配的讲台。讲台后面是金色背景上的联合国会徽。在讲台上,有一面镶板半圆形的墙,在靠近天花板并环绕房间前部时会逐渐变小。镶板墙前是客人的休息区,墙内是窗户,让口译员在工作时观看会议。大厅的天花板高 75 英尺(23 米),由凹陷灯具环绕的浅圆顶超越。大厅入口处刻有伊朗诗人萨阿迪的古利斯坦题词。
最初的计划要求在讲台后面的大会堂后墙装饰1952年联合国60个成员国的印章。虽然最终完成了54枚封印,但这些计划于1955年被废除,因为秘书长达格·哈马舍尔德认为它们会分散对会议室目的的注意力。大会堂上一次修改为1980年,当时增加了容纳增加成员的能力。192个代表团各有6个席位,其中3个在会议桌前,3个候补席位在会议厅后面。
联合国会议楼
编辑会议楼位于大会大厦和秘书处大厦之间,面向东河。安全理事会会议厅在会议楼内,它是挪威的礼物,由挪威建筑师阿恩斯坦·阿内伯格设计。会议厅的前面墙上是挪威艺术家Per Krogh的油画壁画,描绘一只不死鸟从灰烬中重生。[10]
大楼的二楼设有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经社理事会)会议厅,这是瑞典赠送的礼物。它由斯文·马克利乌斯设计,于2013年重新装修。[10]
联合国秘书处大厦
编辑高153.9米,楼高39层的联合国秘书处大厦,是早期板式高层建筑之一,也是最早采用玻璃幕墙的建筑。前后立面都采用铝合金框格的暗绿色吸热玻璃幕墙,钢框架挑出90公分,两端山墙用白大理石贴面。大楼体形简洁,色彩明快,质感对比强烈。
达格·哈马舍尔德图书馆
编辑该图书馆于1946年与联合国共同建立。它最初被称为联合国图书馆,后来称为联合国国际图书馆。20世纪50年代末,福特基金会向联合国提供了一笔赠款,用于建造一座新的图书馆大楼:达格·哈马舍尔德也帮助确保了新大楼的资金。达格·哈马舍尔德图书馆于1961年11月16日被改名。该建筑是福特基金会的礼物,位于总部西南角秘书处大楼旁边。该图书馆藏有40万册书籍、9,800种报纸和期刊、80,000张地图和伍德罗·威尔逊收藏品,其中包括8,600卷国际联盟文件和6,500本相关书籍和手册。
大众文化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1.3 Hamilton, Thomas J. Work Completed on U.N. Buildings. The New York Times. 10 October 1952: 1 [20 August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 ^ 刘历彬. 联大批准拨款整修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 新华网. 2010-06-24 [2010-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29).
- ^ 1111 Marcus Ave, North New Hyde Park, NY 11042, United States
- ^ 聯合國臨時總部仍懸掛中華民國國旗 - 大紀元. 大纪元 www.epochtimes.com. 2015年12月20日 [2021年5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5月6日).
- ^ YouTube上的联合国临时总部 中华民国国旗飘扬
- ^ Bacon, Mardges. Le Corbusier in America: Travels in the Land of the Timi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3: 393 [20 December 2011]. ISBN 0-262-523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6).
- ^ Fact Sheet: 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s. United Nations. [6 Januar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11月18日).
- ^ Childers, Erskine. Financing the UN. Global Policy Forum. 29 September 1995 [24 Octo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6).
- ^ 被問台灣人為何不能進聯合國大樓 發言人含糊其辭 - 國際焦點 - 國際. 经济日报. 2023-03-31 [2023-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1) (中文).
- ^ 10.0 10.1 联合国历史. 联合国.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