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保禄学院(葡萄牙语:Colégio de São Paulo;或称天主圣母学院)是耶稣会1594年澳门创立的一间天主教高等学院(接近当时欧洲的大学),亦为中国的第一所西式高等教育学校,位置座落于天主之母教堂(现大三巴牌坊)与大炮台之间,属于一所传教士神学院,而办学经费主要由葡萄牙商人提供支持。

圣保禄学院
Colégio de São Paulo
创办时间1594年
停办时间1762年 (1762)
校址澳门
著名画家钱纳利笔下的圣保禄学院
大三巴牌坊与圣保禄学院图

历史 编辑

1565年耶稣会传教士培莱思神父(Francisco Perez)在澳门建了一座圣母小堂为驻所,不久后便将之改为学校,该校正式开学典礼在1572年,这被认为是澳门第一所学校的创办时间。澳门初级学校创办后,首任校长为瓦斯(Antonio Vaz),另有8名耶稣会神父辅佐,并以学校作为培养远东天主教传教士的基地。此校创办后,很快获得葡萄牙国王的大力支持,据第二任校长高斯达(Cristóvao da Costa)1577年的报告称:当时有“150名孩童来上学”。据梅西亚神父(Lourenco Mexia)1584年的报告称:“学校里有200学生,大家学写、读和唱歌。”可知澳门初级学校创办后发展很快,十几年后即达学生200余人的规模。

1580年罗明坚神父(Michele Ruggieri)在学校里建立了一传教实习所,利玛窦神父(Matteo Ricci)称之为“圣玛尔定经言学校”专门培养中国初修士的学校,同时也给来华的欧洲传教士提供了一个学习汉语的场所。罗明坚、利玛窦、麦安东孟三德(Duarte de Sande)、石方西(Francesco de Petris)诸教士之汉语当于此学习。

1592年远东教区巡视员范礼安长崎召开了第一次远东地区副主教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认为有必要为日本和日本以外的耶稣会教士建立一所修院,而澳门地处远东之中心,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理想的地方。1594年11月,范礼安正式提出在澳门建立一个像果阿圣保禄学院一样的远东传教中心的提案,果阿圣保禄学院已成为对印度乃至马六甲摩洛哥埃塞俄比亚东非的传教中心。经过一番周折,最后在葡王菲利普二世的支持下,命令葡印总督及果阿副主教批准了这一方案。即在澳门初级学校和圣玛尔定经言学校合并的基础上扩建为澳门圣保禄学院(又称澳门修道院)。澳门圣保禄学院不是一所完全的基督教大学,因为这所学校明确规定不教授天主教法典,而且也比拥有这类机构所有学科的非教会大学小很多,因为它没有设立民法医学学科。但毫无疑问它是一所真正的高等教育机构,因为它授予正式学位[1]

澳门圣保禄学院创办从1592年长崎会议提议起,就主要着眼于培养日本传教士,而不在中国,学院虽开设汉语课,但不是必修课。1623年,由日本神父保罗·克里斯托翁(Paulo Cristóvao)出资白银3000两在澳门修道院内建圣依纳爵神学院,办此学院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当时在澳门的日本天主教徒,以便日后暗中将他们遣返日本传教”。这样,所谓圣保禄学院实际上就有属下的两所学校,一是专为澳门本地人及葡萄牙人子女(包括本地土生葡人)开办的初修院,一是专门为日本传教士开办的圣依纳爵神学院,培养中国传教士只是在初修院和神学院中兼而为之[1]

天主之母教堂附属于圣保禄学院,但先后于1595年1601年遭遇火灾,而学院本身则于1762年亦因由于耶稣会解散而关闭,直到1784年由北京教区主教汤士选(D.Alexandre Gouveia)重新创办圣若瑟修道院为遣使会培养中国传教士。1784年10月1日正式开学,首任院长葡萄牙人瓦伦特(Manuel Correia Valente)[1]

1835年1月26日傍晚六时,一场大火令圣保禄学院以及天主之母教堂付诸一炬,仅余圣保禄学院的部分地基及围墙[2],而教堂之前壁仍健全,因中国人简称São Paulo为"三巴",而为了区别于另一间圣若瑟修院(称"三巴仔"),则称之为大三巴,又其形状有如中国的牌坊,故称为今天著名的大三巴牌坊

学制 编辑

学院的学制分为两部分,一是初修院(即预科教育)、一是神学院(六年制),完成神学课程即可授博士学位。1594年12月1日正式开学时,该院已拥有了四个班级:1.250人的读写班;2.语法学班;3.人文学班;4.艺术课程班[1]

体制 编辑

虽然学院本身属于传教士学院,但无论于课程、设施、师资等都相当于一所西式大学,有异于一般的修士学校或修道院。

学院提供多项课程,科目包括:

另外,学院附设一间诊所、一座天文瞭望台以及一所印刷所,亦为中国第一间以西方金属排版技术印刷拉丁文字刊物的印刷所。

于中西文化交流所起的作用 编辑

澳门是西洋美术传入中国的发祥地,圣保禄学院在学院内,东方人可学习西方的文化、艺术、历史以及罗曼语族(如葡萄牙语)等语言。而西方人则可学习到东方的文化以及中文。又如当中的艺术课程,亦为西洋美术传入中国起了很大的作用,第一个艺术课程于1596年正式开办,但并不在考试之列,亦不知道其中有那些著名的导师。纵然如此,在其后的一段日子,完成艺术课程的学生可获得艺术硕士之名衔,而从不少出自澳门的西方艺术油画亦可见得当时澳门有为数不少的艺术人才。另外,于建校初期开始,已有不少日本传教士到圣保禄学院研修神学,如日本著名传教士安治郎等,但由于当时幕府政权的关系,很多传教士回国后都殉道了[3]

 
学院残垣

著名师生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来源 编辑

  1. ^ 1.0 1.1 1.2 1.3 汤开建《明清之际澳门与中国内地天主教传播之关系》,〈汉学研究〉第20卷第2期, 2003年
  2. ^ 关俊雄:〈蔡记里夯土墙考〉,《城市经纬》第2期,第6-15页
  3. ^ 汤开建《澳门是西洋美术传入中国的发祥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