筊杯

(重定向自聖筊

jiǎo,或作jiào,是民间信仰道教信仰中一种寻求神明指示的仪式工具。筊杯在远古时期的原型,原用蚌壳投掷于地,视其俯仰情形,断其吉凶。后改用竹子或木片,做成蚌壳状替代。名称有时会倒过来称之为“杯筊”,或作“杯珓”﹑“杯爻”﹑“杯教”﹑“碑珓”﹑“珓杯”﹑“珓儿”﹑“跋杯”。关于“杯珓”两字的字源,宋代学者程大昌推论:因蚌壳可如杯子般盛水,是为“杯”;珓的发音和“叫”相同,代表借用杯珓的仰俯来传达神佛的意志以教示人们,于是使用“珓”一字。 [1]

新加坡粤海清庙的筊杯
筊杯
繁体字 筊杯
汉语别称
繁体字

外观材质 编辑

 
台湾彰化县鹿港天后宫清朝开始使用的筊杯

筊杯的大小一般以手掌能合住为原则,但也有特别制作的大型筊杯,在民间信仰中,特殊尺寸的筊杯也必须请示神明是否合意。大型筊杯一般是放在“有需求处”,双手握好筊杯,再将筊杯上下甩动,这是用在庙方人员求问重要私务时,如庆典日期等。

材质普遍以木头雕刻为主,也有竹子制成,今日,有许多人也采用了塑胶制的筊杯,如台北行天宫

求神礼仪 编辑

在信奉道教民间信仰庙宇或家居供奉的神明祖先神位的家庭,几乎都有一到数对筊杯,供上香膜拜之后,请神明指示的工具。这个动作称之为“掷筊”或问杯。在台湾与海外华人地区,凡是道教庙宇,在神像前几乎都有一到数对筊杯,佛教寺院偶尔有之。台湾民间信仰中,凡是求签,均需要向神明掷筊确认。“筊杯”简称“杯”,故台语“掷筊”又名“跋杯”。然而筊杯并非仅在庙中使用,家中有供祖先神主者,往往也会备有一对筊杯,如果是向新逝的死者神位求问问题,不能使用“筊杯”,只能用两枚硬币。如扫墓等情况,临时需用之时,亦可以二枚相同之硬币代替。

  1. 禀明: 执一对杯筊在香炉上绕三圈,在神明前,禀明自己姓名、生辰、住所及请示事项,一次一事。
  2. 掷筊(问杯): 将筊杯合在掌心,并略为上抛掷出让它落地,观看正反的组合。[2][3][4][5]

掷筊结果 编辑

筊杯分有正反面,凸起部分称为“阴面”(也就是反面),平面的部分则称为“阳面”(也就是正面)。

圣杯(允杯、允筊、有杯) 编辑

即二只筊杯一正一反,代表所请示祈求之事神明应允、赞同、可行。

笑杯(笑筊) 编辑

两只皆为正面,代表神明笑而不答,意为陈述不清、无法裁示或明知机缘未至不足,何必有此一问;或所提问题自有主张、已有定数,何必多此一问;也可以解读为神明主意未定,重新请示。

怒杯(阴杯、哭杯、无杯、盖杯) 编辑

两只皆为反面,表示神明否定、不认同、或者不应许所求之事。

立杯 编辑

杯筊未倒下而呈立状,一般人掷筊多半对神明“有所求”,相传若为“无所求”的信徒,容易掷出“立筊”,会被善信视为神明显灵。

几率论 编辑

理想的情况下掷出一组成对的筊杯(A&B),可预期的结果表列:

A\B 阳面 阴面
阳面 笑杯 圣杯
阴面 圣杯 怒杯

假设出现阳面阴面的几率同是二分之一(此假设未必正确),则:

  • 掷出圣杯几率: 
  • 掷出笑杯几率: 
  • 掷出怒杯几率: 

连续 次独立掷出圣杯的几率 ,即可由式: ,计算得知 。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演繁露·卜教》,宋代程大昌著
  2. ^ 行天宫掷筊礼仪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02-25.
  3. ^ 碧山岩有关掷杯筊介绍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8-08-28.
  4. ^ 臺灣大百科全書相關條目. [2015-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5. ^ 涌莲寺有关祭祀礼仪介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