胄甲龙属

结龙节科的一属恐龙
(重定向自胄甲龙

胄甲龙属名Panoplosaurus)是甲龙类结节龙科的一恐龙,化石出土于加拿大亚伯达省晚白垩世坎潘期中期,约7600万至7500万年前)的恐龙公园层。最初于1917年首次发现,1919年由劳伦斯·赖博根据其大规模的装甲而命名,属名意为“全副武装的蜥蜴”。过去某些归入埃德蒙顿甲龙的材料曾被认为其实属于胄甲龙,让判断其系统发生学及分布范围变加复杂,一度声称亚伯达省、新墨西哥州德克萨斯州都有分布,而加拿大与美国机构皆有标本保存。胄甲龙的头骨和颅后骨骼与近亲相似,明显的差异则在于头骨皮内成骨的甲块形状、肩胛骨完全愈合、颈部到身躯分布规则状骨板、缺乏突出棘刺。胄甲龙以四足行动,身长约5米及体重约1600公斤。吻部短,头骨表面呈圆拱形、骨板直接覆盖于脸颊上。颈部上表面周围排列成群圆形的甲块。前后肢大致等长。手部可能仅三指。尺寸各异的骨板、皮内成骨、甲块几乎覆盖整个躯干表面,从头颈部的大块构造、到下颚及延伸身体下侧较小块的圆形骨块、再到较大块皮内成骨空隙间填充的小骨块。

胄甲龙属
化石时期:晚白垩世坎潘期
76–75 Ma
正模标本CMN 2759的头骨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科: 结节龙科 Nodosauridae
属: 胄甲龙属 Panoplosaurus
Lambe, 1919[1]
模式种
奇异胄甲龙
Panoplosaurus mirus

Lambe, 1919[1]

胄甲龙起初被分类至剑龙类中与甲龙有相似装甲的类群,后来从这独立成甲龙类。其中认为胄甲龙与埃德蒙顿甲龙亚科近缘,后来则移至结节龙科。埃德蒙顿甲龙甚至一度被视为与胄甲龙是相同物种,使之成为当时北美坎潘期唯一已知的结节龙科,但受到许多质疑,至今两者依然作为各自独立的物种。在近年的种系发育分析中显示胄甲龙和埃德蒙顿甲龙、活堡龙有接近的属性,于是建立胄甲龙族演化支,定义为与胄甲龙接近、但与结节龙鸵龙较远的所有近亲,这两者最早也被认为与胄甲龙近缘。胄甲龙的沉积年代稍早于粗齿埃德蒙顿甲龙,同期共存物种包括鸭嘴龙科盔龙赖氏龙,角龙科的尖角龙暴龙科蛇发女怪龙驰龙似鸟龙等。

发现

编辑

1917年,加拿大地质调查局的古生物学家查尔斯·斯腾伯格英语Charles M. Sternberg(Charles M. Sternberg)在腹河群英语Belly River Group(Belly River Group)69号采石场海拔64米[1]的砂岩沉积层发现一个完整的头骨与大量装甲恐龙的骨头。[2]标本由加拿大自然博物馆英语Canadian Museum of Nature编目为CMN 2759,出土于亚伯达省红鹿河英语Red Deer River(Red Deer River)小沙丘支流(Little Sandhill tributary)河口以南4.43公里处,包括一个几乎完整、关节相连的头骨、大部分颈椎与前部背椎、覆盖的装甲、大部分关节脱落的前肢、三根连接的手指、骨盆和部分髂骨碎片、某些脚部骨头、数百块皮内成骨。[1]该标本由加拿大地质协会的劳伦斯·赖博(Lawrence M. Lambe)描述,他于1919年3月去世前完成对头骨和装甲的描述。[3]加拿大皇家协会在其去世后将之出版,当中他将新属种的材料命名为模式种奇异胄甲龙Panoplosaurus mirus)。[1]至于赖博来不及进行的脊椎和肢骨材料则于1921年由斯腾伯格发表了补充描述。[3]属名以古希腊语pan(完全)加上hoplon英语Aspis(古希腊的一种木质盾牌)及字尾sauros(蜥蜴),全意即为“全副武装的蜥蜴”。[4]

介绍

编辑

胄甲龙是相对重量级的动物,体重达1600公斤,与同地区其他甲龙类相当,且等重或重于所有共存掠食者。[5]胄甲龙身长约5米,如同其他许多甲龙类长有装甲,但不同之处在于其全身几乎没有明显的尖刺。[6]胄甲龙装甲的特征能将之与同期近亲(如埃德蒙顿甲龙)区别开来,如逐渐收缩的吻部、头骨装甲为块状、上颚梨骨膨胀、脊椎有高耸的神经弓与神经棘、小块圆润的鸟喙骨与肩胛骨融合、手可能只有三根手指。[2]胄甲龙正模标本的脸颊上还覆盖一块突出的甲板,可能作为本属的独有衍征、或个体变异(取决于归入胄甲龙的其他头骨有哪些)。[2]

分类

编辑

古生物学

编辑

古生态学

编辑

参考来源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Lambe, L.M. Description of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Panoplosaurus mirus) of an armoured dinosaur from the Belly River Beds of Alberta.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 1919, 3 (3): 39–50. 
  2. ^ 2.0 2.1 2.2 Carpenter, K. Ankylosaur systematics: example using Panoplosaurus and Edmontonia (Ankylosauria: Nodosauridae). Carpenter, L.; Currie, P.J. (编). Dinosaur Systematics: Approaches and Perspectiv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81–298. ISBN 0-521-36672-0. 
  3. ^ 3.0 3.1 Sternberg, C.M. A supplementary study of Panoplosaurus mirus.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 1921, 4 (3): 93–102. 
  4. ^ Ford, T. Panoplosaurus. PaleoFile. [2021-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7). 
  5. ^ Brown, C.M.; Evans, D.C.; Campione, N.E.; O'Brien, L.J.; Eberth, D.A. Evidence for Taphonomic Size Bias in the Dinosaur Park Formation (Campanian, Alberta), A Model Mesozoic Terrestrial Alluvial-Paralic System. Paleogeology, Paleoclimatology, Paleoecology. 2013, 372: 108–122. Bibcode:2013PPP...372..108B. doi:10.1016/j.palaeo.2012.06.027. 
  6. ^ Paul, G.S.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2n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6: 257. ISBN 978-0-691-167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