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基临水夫人妈庙

臺南供奉婦女與孩童保護神的廟宇,主祀臨水夫人
(重定向自臺南臨水夫人媽廟

22°59′18″N 120°12′26″E / 22.988290°N 120.207254°E / 22.988290; 120.207254

开基临水夫人妈庙
临水夫人妈庙
基本信息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
台南市中西区建业街16号
宗教台湾民间信仰
主神临水夫人
例祭正月十五
八月十五
九月初九[1]
建立时间乾隆年间
地图
地图

开基临水夫人妈庙旧称临水夫人庙,位于台湾台南市中西区延平郡王祠西北方,为一间主奉临水夫人的寺庙[2]。该庙会举行与生育相关的仪式“栽花换斗”、“移花换斗”、“过囝仔关”等等[2][3]

台湾清代已存在且被方志记载的临水夫人庙只有该庙以及高雄旗后临水宫、高雄大社碧云宫[注 1],其中台南的临水夫人庙为最早见于文献记载者[4]

沿革

编辑
 
同治九年(1870年)古香炉
 
光绪十九年(1893年)“仁慈保赤”匾

临水夫人妈庙建于乾隆年间,最早可见于乾隆五年(1740年)刘良璧主编的《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当时庙宇位在府城宁南坊[注 2][4][3]。《续修台湾县志》(1807年)写说该庙原在宁南坊,后来迁往东安坊山仔尾[注 3][4][3]。此外《续修台湾县志》还写说该庙是“乾隆五十一年里人梁厚鸠众建。”而根据庙方说法,这座庙是过去台湾府城的福州移民所建,而后咸丰二年(1852年)地方仕绅出资修建,并加奉祀三奶夫人中的二妈林纱娘、三妈李三娘[4][1]。在这之后,该庙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曾重修过[1][5]

日治时代昭和十年(1935年),有庄灿珍、詹德梁、洪西岐、吴森玉、赵澄源等5人发起乐捐重建[1][5]。二次大战后,于民国37年(1948年)、民国51年(1960年)又分别整修一次[1][5]。此外该庙实施管理人制,设管理人执掌庙务,并将庙名改称为“临水夫人妈庙”[1][5]

历经20多年后,由于寺庙年久失修,于民国72年(1984年)2月26日动工整修,至民国78年(1989年)1月24日举行入庙安座仪式[1][5]。民国102年(2013年),增建后殿[5]。民国103年(2014年)12月28日到次年(2015年)1月3日期间启建甲午年庆成禳灾祈安三朝清醮。民国109年(2020年)更名为“开基临水夫人妈庙”,并经台南市政府备查。

奉祀神明

编辑

临水夫人妈庙正殿主祀临水夫人以及与临水夫人合称“三奶夫人”的林纱娘李三娘,此外还供奉有注生娘娘、花公花婆[3][2]。龙边厢房供奉大圣爷公(丹霞大圣)与三十六婆姐(第1到18宫),虎边厢房则供奉有福德正神、顾花童子、招财进宝童子、三十六婆姐(第19到36宫)等神祇[3][2]。后殿一楼也供奉临水夫人、注生娘娘、花公花婆、三十六婆姐、虎婆等神,主要作为法事场地[2]。后殿二楼则供奉有观音佛祖、文昌帝君与月下老人。

注释

编辑
  1. ^ 临水宫与碧云宫(三奶坛)皆可见于《凤山县采访册》,其中大竹里顺懿宫(临水宫前身)被记载说建于光绪五年(1879年)[4]。此外在文献记载之外,也有像台南白河临水宫等未见于清代方志,但历史也上溯到清代的临水夫人庙[4]
  2. ^ 《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卷九》(1740年):“临水夫人庙:在宁南坊”。
  3. ^ 《续修台湾县志‧卷五》(1807年):“临水夫人庙:在宁南坊。今移在东安坊山仔尾。乾隆五十一年里人梁厚鸠众建。……”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戴天助. 臨水夫人媽廟碑銘-創設沿革與現況. 1989-10. 
  2. ^ 2.0 2.1 2.2 2.3 2.4 傅朝卿. 《台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 台南市: 台湾建筑与文化资产出版社. 2001-11: 130、131. ISBN 957-30880-4-5. 
  3. ^ 3.0 3.1 3.2 3.3 3.4 蔡佳桦、蔡汶芳. 〈府城婦幼守護神──夫人媽〉. 《寧南飄桂‧府城采風圖錄》. 台南市文化资产保护协会. 2010-03: 45–49. ISBN 978-986-84830-3-3. 
  4. ^ 4.0 4.1 4.2 4.3 4.4 4.5 林翠凤. 〈臺灣臨水夫人信仰的發展歷程探析〉 (PDF). 《东海大学图书馆馆刊》 (东海大学图书馆). 2017-07-15, (19): 1-16. 
  5. ^ 5.0 5.1 5.2 5.3 5.4 5.5 谢奇峰. 《圖解台灣神明圖鑑》. 晨星. 2014-08-23: 162–165. ISBN 978-986-177-8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