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德寺 (まんとくじ)是在福井县小滨市高野山真言宗寺院。山号为延宝山,本尊为阿弥陀佛。以借景其自然纪念物大山枫木 [1]的名胜枯山水庭园 [2]而知名。

万德寺

本堂
万德寺
基本信息
位置〒917-0242 福井県小浜市金屋74-23
宗教日本佛教
本尊阿弥陀如来
宗派高野山真言宗
称号与地位山号:延宝山
状态文化财:书院庭园(国の名胜)
木造阿弥陀如来坐像(国家重要文化财)、大山枫木(国家天然记念物)
开基不详
开山时间不详(1265年以前)
地图
地图
庭园。中间是3m的本尊石
从左分别为:庭园、山门、书院。前方前有白砂广场

概要

编辑

之前被称为极乐寺,在文永2年(1265年)的若狭惣田数帐即存在纪录的古寺。室町期间応安年间(1368年-1374年),安艺国円明寺的觉应法印,将极乐寺从 天台宗改宗为真言宗 ,将寺号也改为正照院。在战国时代,统领若狭国武田氏将这寺院定为祈愿所,接着在 天文13年(1544年)领主武田信丰宣布为若狭国唯一帮助妇女的寺院(日语:駆け込み寺)而兴盛,但是元龟年间因受到兵火之乱而衰退。 之后,安土桃山时期的是庆长 7年(1602年)将寺号改为万德寺,在江户时代延宝5年(1677年)依小滨藩主酒井氏的命令,从音无川岸迁移至目前山脚下的寺院之处。

文化资产

编辑
  • 名胜 (国家指定)
    • 庭园 (1952年3月25日指定)- 延宝5年(1677年)依小滨藩主酒井氏的命令所筑造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蓬莱氏枯山水庭园。利用山坡的斜坡,在斜坡中段中央处搭配高约3米的的真言宗本尊石,并借景自然纪念物的大山枫木。 书院和和庭园之间被白沙广场隔开。
  • 自然纪念物 (国家指定)
    • 大山枫木  -树龄500年
  • 重要文化财产 (国家指定)
    • 木造阿弥陀佛坐像 [3] -像高141. 5公分,以桧木使用数根木材接合之方法(日语:寄木造)制成,是平安时代后期之作。阿弥陀堂内安置了须弥坛。也有该山前身极乐寺的本尊。两手前端是后来修补。
    • 绢本着色不动明王三童子像 [4] -镰仓时代前期作品
    • 绢本着色弥勒菩萨像 [5] - 镰仓时代中期作品
  • 福井县指定有形文化遗产
  • 小滨市指定有形文化财
    • 两界曼荼罗
  • 其他

伽蓝

编辑
  • 阿弥陀堂(本堂)
  • 库里 - 书院造、茅葺屋根
  • 山门
  • 钟楼

参考文献

编辑
  • 万徳寺パンフレット‘万徳寺略记’

脚注

编辑
  1. ^ 萬徳寺のヤマモミジ - 国指定文化财等数据库(日语)
  2. ^ 萬徳寺庭園 - 国指定文化财等数据库(日语)
  3. ^ 木造阿弥陀如来坐像 - 国指定文化财等数据库(日语)
  4. ^ 絹本著色不動明王三童子像 - 国指定文化财等数据库(日语)
  5. ^ 絹本著色弥勒菩薩像 - 国指定文化财等数据库(日语)

関连项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