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芳见洋楼,是一座位于中华民国福建省金门县金城镇的一栋洋楼,2003年3月31日登录为金门县历史建筑[1]

薛芳见洋楼
机关楼
建筑外观
位置 中华民国福建省金门县金城镇珠山7号
建成时间1932年
官方名称薛芳见洋楼
类型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宅第
评定时间2003年3月31日
详细登录资料

沿革

编辑

1930年,由菲律宾侨汇薛芳见(珠山薛氏智房第廿一世)一家回到金门后,由于住家严重破损使住宿非常困难,所以决定将原有的房屋全部拆除,在原址上即珠山聚落外围建造一座两层洋楼[2]。并亲自前往漳州采购建筑材料。[3]由于各种材料的采购和运输延误,所以工程推迟到了1931年进行[4],其中建筑木材和砖瓦陆续从石码镇说明运到料罗湾后,旧屋开始拆除并奠定新建筑的基础。不久后,二楼已经搭建了大部分而完工。[5]1932年6月,薛芳见家族再度一同举家归返南洋,建筑因而闲置。[6]

1937年10月26日,日军登陆并占领了金门,由于战前曾传言称日军即将入侵,大多数侨民返回了他们的侨居地。部分地区洋楼被为日军接管驻守,包括1944年10月18日,日本陆军第四分队田坂机关枪队由水头调防到珠山驻扎在薛芳见洋楼,作为日本机关队驻地使用,所以后来称其洋楼为“机关楼”。[7]日军撤退后,该建筑曾作为珠山南调研究社会址使用,国军亦曾暂驻于此。[8]

近代,由于建筑本体结构损毁严重,屋顶坍塌,金门国家公园管理处2020年进行整体植生清除,但因建筑产权不明,目前平日无人进行管理维护。

建筑设计

编辑

薛芳见洋楼大致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右侧还有一个附属建筑。建筑物座北朝南,前部为二层楼,五脚基洋楼,后部为洋式三开间砖坪屋顶建筑,屋顶采用闽南传统的双坡红瓦屋顶,正面有六根柱子和五个开间的拱圈结构,二楼采用砖砌工法,一楼则为砖砌抹灰,除了一楼的主要出入口外,建筑物的前廊柱子以花瓶栏杆连接,横梁处可见钢筋混凝土结构。后部建筑的墙顶部分采用砖砌抹灰,底部是石砌,有四扇窗户,窗楣则采用多重线脚造型。右侧的附属建筑是砖砌抹灰结构。

室内格局沿着中轴线从外到内则包括前院、前廊、正厅、寿堂后、楼梯间、深井和后厅设施。当前楼门口的左侧保存一块铭文石碑,记录着“民国巹拾年,楼薛芳见造、木匠吴顺法、石匠庄来金、涂匠郑古籴”。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中华民国文化部. 薛芳見洋樓-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3-10-01] (中文(台湾)). 
  2. ^ 中华民国文化部. 珠山(薛厝坑、山仔兜)-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3-10-01] (中文(台湾)). 
  3. ^ 〈芳見建業〉. 珠山聚落: 《显影》月刊. 1930. 
  4. ^ 〈開始破壞-推行建設〉. 珠山聚落: 《显影》月刊. 1930. 
  5. ^ 〈巍峨直上〉. 珠山聚落: 《显影》月刊. 1931. 
  6. ^ 袁兴言; 邬迪嘉. 僑鄉的經濟活動與空間營造:以1928-1937年間金門珠山《顯影》僑刊為例 Interpreting Qiaoxing Economics and Spatial Development: with Family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Zhushan Village in Quemoy, 1928-1937. 台北市: 国立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学报. 2012-06-01. 
  7. ^ 计划主持人: 林金荣. 金門古洋樓裝飾藝術調查研究. 金门县金门文化协会. 2011. 
  8.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金門縣定古蹟珠山下三落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結案成果報告書. 金门县: 金门县文化局. 2020.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