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大捷南明军队在抵抗清朝军队中取得的一场战斗胜利。

经过

编辑

李定国率领南明军队先后取得靖州大捷桂林大捷的胜利,收复湖南大部及广西全省。清军大败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清顺治帝大为震惊。永历六年(1652年)七月,他派敬谨亲王尼堪统率八旗精兵南下进攻湖南。十一月十九日,尼堪率清军抵达湘潭,明将马进忠率部撤往宝庆。二十二日,清军前进至衡阳三十余里处,李定国派出一部诱敌,装模作样抵抗了一会儿,随即后撤。尼堪骄横自大,以为明军不堪一击,于是下令清军兼程前进,次日凌晨抵达衡阳,与李定国大军相遇。李定国事先埋伏重兵,命令前线将士稍作抵抗就主动后撤。尼堪率领清军“乘胜”追击了二十余里,陷入明军重重埋伏。清军进入包围圈后,明军全线出击,清军仓皇失措,迅速被明军击败,主帅尼堪与一等伯程尼在混战中被明军击毙。清军不敢再战,多罗贝勒屯齐率领残余清军垂头丧气退往长沙,不久被清廷革爵处理,明军取得了衡阳大捷的胜利,李定国使人绘孔有德尼堪画像,“露布告捷”[1]

影响

编辑

衡阳大捷之后,各地南明军队和义军掀起了抵抗清军的大潮。如广东北部的安定伯马宝率部收复阳山连州连山江西西部的刘京配合李定国麾下高永贵部收复永新安福永宁龙泉。李定国率领明军取得一连串的大捷,击败清军数十万,清朝官员“号天大恸;自国家开创以来,未有如今日之挫辱者也”[2],连顺治帝也哀叹:“我朝用兵,从无此失。”[3]黄宗羲赞道:“逮夫李定国桂林、衡阳之战,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戊午以来全盛天下所不能有。”[4]

注释

编辑
  1. ^ 《残明纪事》,转引自郭影秋《李定国纪年》
  2. ^ 顺治九年十一月十六日吏部尚书固山额真朱马喇等题本,《明清史料》丙编,第九本,第825页
  3. ^ 《清世祖实录》卷七十九
  4. ^ 黄宗羲:《永历纪年》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