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民巷
(重定向自西交民巷近代银行建筑群)
39°54′07″N 116°23′24″E / 39.9018783°N 116.3901113°E
| ||||||
---|---|---|---|---|---|---|
道路长度 | 1.014千米(0.630英里) | |||||
地点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 | |||||
附近主要建筑物 | 中央银行旧址 中国农工银行旧址 北京电力公司等 | |||||
起点 | 北新华街 | |||||
终点 | 广场西侧路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西交民巷近代银行建筑群 | ||||||
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 | |||||
分类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
时代 | 清至民国 | |||||
编号 | 7-1612 | |||||
认定时间 | 2013年 |
简介
编辑西交民巷西起新壁街东口,东到广场西侧路,隔天安门广场与东交民巷相对。西交民巷与东交民巷在明朝时称统“江米巷”。江米即糯米。在东交民巷和西交民巷的进口处,各有一座牌楼,东牌楼上题“敷文”,西牌楼上题“振武”。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两座牌楼被毁。[1]
清朝末年,北京银行业兴起,金融街在东交民巷、西交民巷及其附近地区。西交民巷早年有许多银行。比如清朝末年设有大清银行,中华民国初年改为中国银行。此外,西交民巷还有大陆银行、金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等。1999年,天安门广场重修时,市政工人在毛主席纪念堂西侧挖掘出土了一块石匾,上刻“四行储蓄会”,刻于1920年代,属于原在西交民巷中的四行储蓄会(即盐业银行、金城银行、大陆银行、中南银行协同办理银行业务的机构)。[1]
文化大革命 期间,街名被改为反帝西路,后来恢复原名。
西交民巷的主要建筑有北京一六一中学、北京电力公司、张廷阁宅、中国农工银行旧址(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旧址(北京方泉斋集币服务部)、大陆银行旧址(中国钱币博物馆)、北洋保商银行旧址(中国钱币博物馆)、全国人大机关办公楼、京师看守所(1999年11月被拆除)。
西交民巷近代银行建筑群
编辑2013年,西交民巷近代银行建筑群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括:[2]
- 中央银行旧址:位于西交民巷17号。原来是清朝的户部银行的行址,为中国首家政府级国家银行,始建于光绪三十一年九月(1905年),光绪三十四年七月(1908年)更名为“大清银行”,1912年8月改称“中国银行”。后来,该建筑改为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该建筑为中西合璧式,入口处设有半圆外廊,檐外有女儿墙,这是早期公共建筑的特点,门窗栏杆的铁艺十分精致。该建筑现为中国钱币博物馆使用。
- 大陆银行旧址:位于西交民巷17号。大陆银行于1919年成立,总行设在天津,1942年迁到上海。大陆银行北京分行位于西交民巷东口,始建于1924年,1924年2月18日开始营业,1952年2月结束营业。大陆银行旧址是仿英国银行建筑,地上五层,地下一层,立面采用西方古典式。钟楼上有穹顶,是中国建筑师设计西方古典建筑的代表作。该建筑现为中国银行使用。
- 保商银行旧址:位于西交民巷17号。保商银行于1910年成立,最初是清理天津商人积欠洋商的款项、维持天津华洋商务而设,故得名“保商”。1920年,该银行改组为普通商业银行,并在西交民巷重建新办公楼。保商银行旧址地上三层,立面采用花岗岩制作希腊柱廊,檐口突出,坚固感较为强烈。该建筑现为中国钱币博物馆使用。
- 中国农工银行旧址:位于西交民巷50号。中国农工银行的前身是1918年北洋政府财政部在大兴县、宛平县设立的大宛农工银行。1927年,大宛农工银行更名为中国农工银行,并且在北平设立分行,是官商合办的地方银行。1950年2月,北平分行停业清理。中国农工银行旧址建于1922年,地上二层,立面采用花岗岩装饰,大门入口处有柱廊。该建筑现为中共中央宣传部使用。
- 户部银行旧址:位于西交民巷甲25号。该建筑建于1905年,原为巡视中城御史衙署。户部银行始建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是中国首家国家银行,后来先后改称大清银行、中国银行。该建筑现存入口以及临街房屋,是西式建筑,面阔五间,入口的建筑风格简洁稳重,门窗栏杆的铁艺精美。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北京地名典,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242页
- ^ 我区新增十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概况,北京西城报,2013-07-05. [2013-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