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实业公司

西北实业公司是1932年至1949年山西省公营企业的公司。

西北实业公司
商业名称西北实业
成立1932年8月1日
结束1949年4月24日(解放军攻陷山西太原
代表人物董事长
总经理阎锡山
总部 中华民国山西省太原
业务范围中国大陆
产业军事工业、矿产、化工、纺织

历史

编辑

在阎锡山主政山西省期间,开办了一系列重工业相关工厂,作为扩张晋系军阀国防工业后盾。但是阎锡山的统治因1930年的中原大战兵败而顿挫,阎锡山被迫离开山西,张学良将统治力伸入山西省内,并迫使相关工厂裁并。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因张学良失去了他的政军影响力,阎锡山向蒋中正提出“尽弃前嫌,团结御侮”,再度返回山西省主政。

在提倡“造产救国、建设西北”的政策包裹下,阎锡山在1932年1月成立西北实业公司筹建处,设在太原城内北肖墙。1932年8月1日,西北实业公司正式创办,资本额500万国币。阎锡山兼任公司总经理。下设特产组、矿产组、化工组、纺织组和总务组。由于以往的山西重工业工厂过于取向为军事服务,阎锡山在重组西北实业时,刻意塑造投入民生产业的形象,降低其军事色彩,避免遭到南京政府猜忌。但西北实业所属工厂的营运实务上仍然仰赖军工产品制造营利,民生用品产值并不出色。

西北实业公司开设时整并了原本在山西省的八座军事工业相关工厂,后来增设轻工业、矿业等周边产业,发展到二十六个厂。其中太原市二十三个厂。

1944年8月11日,美军20架轰炸机飞抵大原上空,对日军太原机场、兵营、兵工厂等军事目标实施轰炸,太原兵工厂被毁停工。1945年2月21日,美军20架轰炸机飞临太原上空,轰炸太原铁路线、兵工厂等交通军事目标,炸毁敌广播台一座。火药一厂、二厂被彻底炸毁。1945年2月28日,八路军晋绥八分区四十五支队主力,在地方武装的积极配合下,攻克距太原城不足30华里的西山白家庄煤矿(原属西北实业公司),炸毁敌碉堡、警察所、煤矿公司,全歼守敌,使日伪太原炼钢厂、兵工厂等军工单位丧失燃料,生产陷入瘫痪。

1947年4月上旬,曾因美货倾销、原料缺乏、成品滞销而经营困难,抵押给中国银行并贷款7,000亿元法币[1]

1949年4月24日太原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工业接管组负责接管西北实业公司。当时公司下设厂矿30余家。共计接管65家单位。由于太原战役历时半载,除了兵工相关工厂,广大工人早已停发工资,靠吃树皮草根忍饥挨饿。接管组长赖际发,副组长陆达,都是在太行解放区十二年来从事兵工管理的领导干部。还有康永和石尚农周化民焦国鼐马真李成斋[2]。进城接管的第一件重要大事是准备大量粮食急赈救济工人。贯彻“原职原薪”原则,职员工资以1945年冬或1946年春的薪金为底码折合为实物标准;工人工资以1947年为标准。制订了“职(员)工(人)团结”的工作方针,化解矛盾。太原解放时,由于护厂得力,攻城部队注意避开工业目标,除化学厂的铝室与纺织厂清纱机被炮击毁外,其他各厂设备基本完好。1949年8月1日,40余厂矿合并组建了西北钢铁厂、太原工业化学厂、太原面粉厂、太原印刷公司、晋华纺织厂、烟草公司等15家公司、厂矿;太原市军管会工业接管组更名为太原市公营轻重工业管理处(工管处)。[3]

  1. 机械兵工小组:接管各机器厂、兵工厂。包括西北修造厂、西北机车厂、育才炼钢机器厂、西北农工器具厂、西北水压机厂、西北机械厂等。
  2. 化学小组:接管西北化学厂、西北电化厂、西北氧气厂、西北窑厂等。
  3. 电业小组:接管各发电厂、变电所、电业经营。
  4. 矿业小组:接管各煤矿铁矿。
  5. 钢铁小组:接管西北炼钢厂。
  6. 纺织小组:接管西北纺织厂、西北毛织厂、西北织造厂等。
  7. 器材小组:接管西北木材厂、西北实业公司所属门市部与仓库等。
  8. 本部小组:接管西北实业公司本部。军代表徐驰华北人民政府企业部工程处处长)、朱辉于寿康
  9. 其他小组:接管西北洋灰厂、西北火柴厂、西北烟草厂、西北皮革厂、西北造纸厂、西北印刷厂、太原面粉一、二厂。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李新 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 编,韩信夫、姜克夫 主编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2. ^ 魏晓锴 卫磊:“工业企业接管与改造中的薪资改革——以西北实业公司为中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Vol40(11):71-81。
  3. ^ 魏晓锴 卫磊:“中国共产党对西北实业公司接管与改造探析”,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