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

因長期總平均成本通常隨生產規模增加而遞減而帶來的經濟效益增加
(重定向自規模效應

规模经济(英语:economies of scale)在微观经济学中是指扩大生产规模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是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规模经济反映的是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当产品量由Q增长至Q2时,每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由C下降到C1,LRAC为长期平均成本

规模经济的优越性在于:

  1. 能够实现产品规格的统一和标准化。
  2. 通过大量购入原材料,而使单位购入成本下降。
  3. 有利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化和精简。
  4. 有利于新产品开发。
  5. 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6. 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对于提高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总成本下降的特性。但这并不仅仅意味着生产规模越大越好,因为规模经济追求的是能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生产规模。一旦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到超过一定的规模,边际效益却会逐渐下降,甚至跌破趋向零,乃至变成负值,引发规模不经济现象。

规模经济的原因

编辑
  1. 专业化,从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开始,人们认识到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规模越大的企业,其分工也往往是更详细的。
  2. 学习效应:随着产量的增加,工人可以使熟练程度增加,提高效率。
  3. 可以有效地承担研发费用等。
  4. 运输、使用空间等方面存在的经济性。
  5. 购入原材料时价格谈判上的强势地位。
  6. 通过高产量分担广告等的固定成本。

形式定义

编辑

 存在以下定义:

  • 规模收益不变:如果 齐次函数1次)
  • 规模收益递增:如果 (齐次函数>1次)
  • 规模收益递减:如果 (齐次函数<1次)

资本和劳动是生产因素,资本劳动以及 是规模因素。

参考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