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宁(1957年10月13日),生于新北市瑞芳区台湾教授及论政学者。国立师范大学物理系学士、国文研究所硕士、博士。现职佛光大学佛教学系以及中国文学与应用学系教授、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董事。专精于中国哲学中国思想史佛教思想、传统经典诠释与传统思想现代化议题等学术领域。

谢大宁
性别
出生 (1957-10-13) 1957年10月13日66岁)
 中华民国台湾省台北县瑞芳镇(今新北市瑞芳区
国籍 中华民国
学历
经历
    • 国立中正大学校长助理
    • 国立中正大学中国语文学系教授
    • 嘉义公民社区大学创办人
    • 国立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系系主任兼中文所所长
    • 民主行动联盟总召集人
    • 两岸统合学会秘书长
    • 私立佛光大学中文学系系主任兼中文所所长
    • 私立佛光大学研发处处长
    • 孙文学校文化学院院长
代表作
    • 《儒家圆教底再诠释:从道德的形而上学到沟通伦理学底存有论转化》
    • 《历史的嵇康与玄学的嵇康》
    • 《顿悟之道:胜鬘经讲记》
    • 《倾听语文:大学国文新教室》

生平 编辑

1975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1979年,于台湾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学士毕业,进入同校中文所,成为牟宗三的弟子。在学期间,曾任台北市立明伦高级中学物理教师,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国文教师。1989年,取得中文博士,之后进入国立中正大学,成为中文学系副教授。

2003年,中华民国总统大选中,发起连署,反对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连任。2004年4月,成立民主行动联盟,谢大宁任召集人。8月,发起反军购游行,反对台湾对美国的军购案[1]。10月,与张亚中黄光国等人,邀集七位中研院院士,发表《两岸和平论述》,提出两岸统合的主张。

2008年,马英九当选中华民国总统后,民主行动联盟解散,重组为两岸统合学会,谢大宁任秘书长。8月,加入高中课纲检核小组,推动课纲微调案

曾有职衔 编辑

  • 国立中正大学校长助理
  • 国立中正大学中文学系教授
  • 嘉义公民社区大学创办人
  • 国立中正大学中文学系系主任兼中文所所长
  • 民主行动联盟总召集人
  • 两岸统合学会秘书长
  • 私立佛光大学中文学系系主任兼中文所所长
  • 私立佛光大学研发处处长
  • 私立佛光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 私立佛光大学国际处处长

学术研究领域 编辑

著作 编辑

  • 《儒家圆教底再诠释:从道德的形而上学到沟通伦理学底存有论转化》(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6年)
  • 《历史的嵇康与玄学的嵇康》(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 《顿悟之道:胜鬘经讲记》(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2年)
  • 《倾听语文:大学国文新教室》(台北:里仁书局,2005年)

单篇文章 编辑

  • 〈丹道所可能引发的哲学难题与机会〉,《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11期,2008.6。
  • 〈经典的存有论基础〉续,《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9期,2007.6。
  • 〈丹道思想的哲学基础〉,《丹道研究》2期,2007.3。
  • 〈譬喻与诠释──从法华经的譬喻看牟宗三先生的天台诠释〉,《台北大学中文学报》1期,2006.7。
  • 〈经典的存有论基础〉,《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7期,2005.12。
  • 〈“诠释”与“推证”──朱子格物说的再检讨〉,《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6期,2004.12。
  • 〈比兴的现象学──《诗经》诠释进路底再检讨〉,《南华通识教育研究》2期,2004.9。
  • 〈让语文教育和经典教育走上正途〉,《经典与人文》2期,2004.3。
  • 〈来自种籽学苑的语文教育建言〉,《经典与人文》1期,2004.1。
  • 〈汤用彤玄学理论的典范地位及其危机〉,《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5期,2003.12。
  • 〈佛教与佛教知识〉,《佛教图书馆馆讯》31期,2002.9。
  • 〈从“证如”与“证悲”看儒佛的分际〉,《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4期,2001.12。
  • 〈“大一统”观念的来源及其内容〉,《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2期,1999.3。
  • 〈摄受正法是摄受如来藏〉下,《香光庄严》56期,1998.12。
  • 〈摄受正法是摄受如来藏〉上,《香光庄严》55期,1998.9。
  • 〈如来藏为一切所依〉,《香光庄严》54期,1998.6。
  • 〈空如来藏与不空如来藏〉,《香光庄严》53期,1998.3。
  • 〈众生证显如来藏即能成佛〉,《香光庄严》52期,1997.12。
  • 〈中国思想传统与民主政治〉,《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1期,1997.12。
  • 〈三乘即是一乘〉,《香光庄严》51期,1997.9。
  • 〈无始无明住地烦恼力量最大〉下,《香光庄严》50期,1997.6。
  • 〈无始无明住地烦恼力量最大〉上,《香光庄严》49期,1997.3。
  • 〈试析〈声无哀乐论〉之玄理〉,《中国学术年刊》18期,1997.3。
  • 〈阿罗汉的烦恼〉下,《香光庄严》48期,1996.12。
  • 〈阿罗汉的烦恼〉上,《香光庄严》47期,1996.9。
  • 〈胜鬘经讲记(1)--摄受正法,通达究竟一乘〉,《香光庄严》46期,1996.6。
  • 〈儒学的基源问题--“德”的哲学史意涵〉,《鹅湖学志》16期,1996.6。
  • 〈般若的两种论式--以龙树四句和智者四句为例〉,《国立中正大学学报》5:1(人文分册),1994.10。
  • 〈齐物论释〉完,《鹅湖》232期,1994.10。
  • 〈齐物论释〉二,《鹅湖》230期,1994.8。
  • 〈齐物论释〉一,《鹅湖》229期,1994.7。
  • 〈仁者之乐〉,《国立中正大学学报》4:1(人文分册),1993.10。
  • 〈儒隐与道隐〉,《国立中正大学学报》3:1(人文分册),1992.10。
  • 〈“兴观群怨”的美学意涵﹣﹣试论孔子诗教的用心〉,《国立中正大学学报》2:1(人文分册),1991.10。
  • 〈庄子对孔子的评价〉,《中国学术年刊》12期,1991.4。
  • 〈试析华严宗“法界缘起”义〉,《国立中正大学学报》1:1(人文分册),1990.9。
  • 〈论郭象与支遁之逍遥义及支遁义之渊源〉,《中国学术年刊》9期,1987.6。
  • 〈“留惑润生”之义理析释〉,《慧炬》260/261,1986.3。
  • 〈太史公思想研究:“儒”之真义与太史公在思想史上地位之探讨〉,《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28期,1984.6。
  • 〈永明四料简“有禅有净土”偈试释〉,《慧炬》230/231,1983.9。
  • 〈“象山近禅”说的一个新解释〉,《慧炬》229期,1983.7。
  • 〈从“朱陆异同”一个方法论看历史研究中的主客观问题〉,《中国学术年刊》5期,1983.6。

注释 编辑

  1. ^ 爆國防部賄賂 謝大寧無罪. 苹果日报. 2006-03-23 [2013-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3)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