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也被写为,古称蛮貉胡貉夷貊貊种貊人,也被称为貉族貊族濊貊族等,古代族群,曾活动于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陕西省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东北以至朝鲜半岛、堪察加半岛等广泛区域。有多个分支部落,有九貉的说法。其文字记录起源于西周,由西周记录显示,其活动区域在西河之地。其文明水准接近于周人,已经出现国家组织。至春秋战国时代,主要活动于秦国晋国燕国以北地区。其记录直到汉朝时尚有,在汉朝时,主要活动于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一带,濊貊高句丽在当时被认为是貉人的一个分支。

在传统分类上,貉人被分类为北狄[1]东夷[2][3][4]

名称 编辑

貉,古汉语读音为百,所以又写为貊[5],或貃等。因为读音相近,在西周金文中被写为亳、蒲、发等的单字,也被古文字学者认为与貊通用。貉之中区分为多个不同部落,有九貉[6]或四貉[7]的说法。

在汉语中,原为一种野兽的名字,类似于狐狸。孔子认为,这群人被称为貉,是代表丑恶、厌恶的意思[8]。周人视他们为蛮夷外族,有蛮貊[9][10]、丑貉[11]等不同称呼,大半带有贬义[12]。至战国时,经常与胡人并称为胡貉。

概论 编辑

貉的记录起源于西周,在《诗经》记载中,周朝与貉人间曾发生战争,部分貉人成为周朝的附庸[13]。根据《周礼》,周王身边有称为貉隶的王室奴隶,由秋官司寇统管,除了担任王宫侍卫之外,也负责为周王驯养野兽[14]。貉族受到𤞤狁势力影响,向东发展。在分封韩国时,韩侯受周王命,统领貉人[15]。由《墨子》记载,貉居住的西河地区与燕国代国相近[16]。据《管子》说法,为支援晋国,齐桓公曾经击败貉人[17]。晋文公也曾与貉人战争[18]

中华民国学者吕思勉主张先秦时期的貉族曾于西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山西省一带)附近活动的记录,地域与周人领土接近[19][20]。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林沄认为,貉族是不同于华夏族的先秦古族。据西周貉器铭文,林沄认为西周时的貉国,与周王室来往密切,其领土应在今河南省南阳市附近。

貉族曾有被归类为北狄的说法,在春秋战国时,秦国[21]、赵国与燕国的北方,都有貉族活动,与胡人并称为胡貉。据《竹书纪年》,赵王曾下令赵国官吏及军队改穿貉服[22]。顾颉刚认为,貉人原居住在并州与代国附近,之后向北方及东方迁徙,形成濊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孙进己认为貉族原本就居住在中国西北及东北的广大地区,并不是到春秋战国才迁往东北[23]。学者吴荣曾认为貉族居住在河北省北部,至辽宁省、内蒙古东部,一直到山西、陕西的西北区域[24]。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貉族属于通古斯系,原为森林居民,最早可能生活在热河至东北地区一带,顺着森林南下至中原。在河南一带的汉族,先接触到居住在山西省山地的狄人,之后再接触到貉族。随着汉族农业居民与蒙古游牧民族的扩张,貉族遭受双重压迫,可能部分被同化为汉人或匈奴人,剩下的族群则向满洲退缩。

在书面记录中,貉族曾经也被归类为东夷之一[3]。中华民国学者芮逸夫认为直到东周为止,尚有貉人在今山东省活动[25]

郑玄注,貉隶由周人对东北夷发起战争的俘虏中选出,其余被俘貉族则成为一般奴隶[26]。据《左传》,在周武王建立周朝时,周人北方边境为“肃慎燕亳”[27]。根据对陈璋方壶铭文的研究,林沄认为,燕亳即燕貊。在周朝建立时,貊族的活动范围及于周朝北境,临近肃慎燕国附近,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东北地区。在楚汉相争时,曾有北貉与燕国骑兵来支援汉高祖灭楚[28]。《汉书》王莽传中,在辽西及高句骊发生叛乱,被认定是貉人犯边。由《后汉书》记载,高句丽也被称为貊,濊貊及三韩皆被视为是貊人的一支。曹魏毌丘俭征讨辽东、高句丽等地,也曾遭遇貊人。

国家组织 编辑

在先秦文献记录中,貉被认为已成立国家[29]。《山海经》中曾提过貊国[30],孔子也曾说过“蛮貉之邦”[9]。孟子将“二十取一”的轻税,称为貉道。孟子认为,貊人之国已有税征,但还没有出现封建贵族,没有汉族的宗庙、祭祀等应有的礼仪制度,没有各级官员,也尚未建立城池[31]。《说文解字》中也提到貊国[32][33]

文化与经济活动 编辑

荀子曾认为貉人文化习俗与中原汉族不同[34]。貉人服饰与汉族不同,称为貉服[22]。吴荣曾认为赵武灵王在赵国进行的胡服骑射,主要是向貉族学习[24]

其居住地区,有鱼[33]及猛兽[32]。据《孟子》记载,貉人可能会种植,拿来作为税捐。《战国策》记载,貉人会蓄养马,为秦国与赵国取得马匹的来源之一[21]

在东汉时,貊人烧烤肉类方式传入中国,称为貊炙[35],他们盛装食物的器皿,称貉槃[36][37]

东北貊族的弓箭,称为貊弓。

分支 编辑

休溷诸貉 编辑

赵襄子时,晋国领土曾扩张到林胡之地,临接休溷诸貉[38]

休溷之貉的居住区域,在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钱穆认为应在黄河上游,积石一带。

北貊 编辑

《汉书》中的北貊[28]或指濊貊,为在北方的另一个貊人国家。

秽貊 编辑

郭沫若主张秽貊为貊族。

高句丽与水貊 编辑

梁貊 编辑

貉国争议 编辑

在《诗经》中曾提到貊国。《山海经》记载貊国居于汉水,被燕国消灭[30]。清朝吴承志认为,汉水指的是东北的辽河[39]。清朝学者认为应是指扶余或是高丽。

顾颉刚根据《诗经》等记录,认为貊国应位于今山西省北部。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一书中收有貉器铭文,内容为貉国国君貉子,在吕地受周王封赏,赐与三只鹿。《左传》有姜姓吕国杨伯峻《左传注》考证在今河南省南阳市附近,在其西南有汉水。由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林沄认为在西周时,貉器及《山海经》中提到的貉国,其领土应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附近。

卑耳之貉争议 编辑

《管子》记载,齐桓公西征时,越过太行山,曾由卑耳之貉协助征讨秦国[17]。卑耳之貉可能居住在卑耳山(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平陆县西北)。

同一段记载在《史记》写为“卑耳之谿”。吕思勉认为《管子》“卑耳之貉”实为“卑耳之谿”,林沄认为,卑耳之貉的貉字,应为刜字错入,不是族群名称。


现代研究 编辑

中华民国学者梁启超最早将貉族当成单一族群来讨论,他提出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形成,貉族为其中一支。山戎为貉族的一支,后成为东胡族。随后顾颉刚、吕思勉、蒙文通等学者接续,开启对于貉族的现代研究。

中华民国学者蒙文通认为,战国时的胡人,即为貉人。同属貉族的林胡东胡,名称中皆有胡,因此出现胡人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李德山认为,貉族为蒙古族先祖,蒙古的名称从貉转音而成。室韦靺鞨皆为貉族后裔。学者孙进己主张貉族与濊貊应属于蒙古语族,与室韦、东胡等同源[23]

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学者孙建新等人,认为在辽西与辽河平原挖掘出的东亚青铜文化,及青铜短剑等文物,为貉族所创造[40][41]

北韩与韩国学者,认为貉族为朝鲜族先祖之一。

注释 编辑

  1. ^ 《说文解字》:“北方貉,豸种也。”段玉裁注:“赤狄乃错居中国,狄之一种耳。许书虫部曰南蛮,曰东南,闽越。大部曰东方夷。羊部曰西方羌。豸部曰北方貉。则此必言北狄。狄与貉皆在北。”
  2. ^ 《尚书正义》卷18:“成王既伐东夷。”传:“海东诸夷,驹丽、扶余、馯、貊之属。”
  3. ^ 3.0 3.1 《说文解字》卷4:“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东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此六种也。”
  4. ^ 程妮娜主编《东北史》,中国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
  5. ^ 《周礼》〈春官〉:“凡四时之大甸猎祭,表貉则为位。”郑玄注:“貉师祭也。貉读为十百之百。”
  6. ^ 《周礼》〈夏官司马〉:“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疏:“九貉,即九夷,在东方。”
  7. ^ 《汉书》〈礼乐志〉:“奸伪不萌,祅孽伏息,隅辟越远,四貉咸服。”
  8. ^ 《说文解字》〈貉〉:“北方貉,豸种也。从豸,各声。孔子曰:‘貉之言貉。貉,恶也。’”
  9. ^ 9.0 9.1 《论语》〈卫灵公〉:“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10. ^ 《中庸》:“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
  11. ^ 《墨子》〈兼爱中〉:“蛮夷丑貉,虽有周亲,不若仁人。”
  12. ^ 《白虎通义》卷3:“言夷狄者,举始终也。言蛮,举远也。言貉,举恶也。”
  13. ^ 《诗经》〈鲁颂〉〈閟宫〉:“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
  14. ^ 《周礼》〈秋官〉:“貉隶:掌役服不氏,而养兽,而教扰之。掌与兽言。其守王宫者,与其守厉禁者,如蛮隶之事。”
  15. ^ 《诗经》〈大雅〉〈韩奕〉:“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郑玄注:“貊也,为𤞤狁所逼,稍稍东迁。”
  16. ^ 《墨子》〈兼爱〉中:“古者禹治天下,西为西河渔窦,以泄渠孙皇之水;北为防原泒,注后之邸,呼池之窦,洒为底柱,凿为龙门,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
  17. ^ 17.0 17.1 《管子》卷20〈小匡〉:“中救晋公,禽狄王,败胡貉,破屠何而骑寇始服。北伐山戎,制泠支,斩孤竹,而九夷始听,海滨诸侯,莫不来服。西征,攘白狄之地,遂至于西河。方舟投柎乘桴济河,至于石沈。县车束马,逾太行与卑耳之貉,拘秦夏,西服流沙西虞而秦戎始从。故兵一出而大功十二。故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中国诸侯,莫不宾服。”
  18. ^ 《说苑》卷13:“晋文公伐卫,入郭,坐士令食,曰:‘今日必得大垣。’公子虑俛而笑之。文公曰:‘奚笑?’对曰:‘臣之妻归,臣送之,反见桑者而助之。顾臣之妻则亦有送之者矣。’文公惧,还师而归,至国,而貉人攻其地。”
  19. ^ 吕思勉〈貉族考〉,收入《吕思勉学思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20. ^ 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两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21. ^ 21.0 21.1 《战国策》〈秦策〉〈秦一〉:“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
  22. ^ 22.0 22.1 《竹书纪年》:“魏襄王十七年,邯郸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又命将军、大夫、适子、戍吏皆貉服。”
  23. ^ 23.0 23.1 孙进己《东北民族源流》,中国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24. ^ 24.0 24.1 吴荣曾〈战国胡貉各族考〉,收入《先秦两汉史研究》,中国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5年。
  25. ^ 芮逸夫〈韩国古代民族考略〉,收入《中国民族及其文化论稿》,台湾大学人类学系出版,1989年。
  26. ^ 《周礼》〈秋官〉:“貉隶百有二十人。”郑玄注:“征东北夷所获。凡隶众矣,此其选以为役员,其余谓之隶民。”
  27. ^ 《左传》〈昭公九年〉:“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吾何迩封之有。”
  28. ^ 28.0 28.1 《汉书》卷1〈高帝纪〉:“北貉、燕人来致枭骑助汉。”
  29. ^ 《诗经》〈大雅〉〈韩奕〉:“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孔安国传:“追、貊,国名。”
  30. ^ 30.0 30.1 《山海经》〈海内西经〉:“貊国在汉水东北,地近燕,灭之。”
  31. ^ 《孟子》〈告子下〉:“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孟子曰:‘子之道,貉道也。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曰:‘不可,器不足用也。’曰:‘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以为国,况无君子乎?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32. ^ 32.0 32.1 《说文解字》卷10:“貔,豹属,出貉国。从豸𣬉声。《诗》曰:‘献其貔皮。’《周书》曰:‘如虎如貔。’貔,猛兽。”
  33. ^ 33.0 33.1 《说文解字》卷11:“鲜, 鱼名,出貉国。从鱼,羴省声。”
  34. ^ 《荀子》卷1〈劝学〉:“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35. ^ 刘熙《释名》〈释饮食〉:“貊炙,全体炙之,各自以刀割。出于胡貊之为也。”
  36. ^ 干宝《搜神记》卷7:“胡床,貊槃,翟之器也。羌煮,貊炙,翟之食也。自太始以来,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留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戎翟侵中国之前兆也。”
  37. ^ 沈约《宋书》〈五行志〉:“晋武帝泰始后,中国相尚用胡床、貊盘,及为羌煮、貊炙。”
  38. ^ 《史记》〈赵世家〉:“襄子齐三日,亲自剖竹,有朱书曰:‘赵毋恤,余霍泰山山阳侯天使也。三月丙戌,余将使女反灭知氏。女亦立我百邑,余将赐女林胡之地。至于后世,且有伉王,赤黑,龙面而鸟噣,鬓麋髭髯,大膺大胸,修下而冯,左衽界乘,奄有河宗,至于休溷诸貉,南伐晋别,北灭黑姑。’襄子再拜,受三神之令。”〈正义〉:“音陌。自河宗、休溷诸貉,乃戎狄之地也。”
  39. ^ 清吴承志《山海经地理今释》:“汉水,当为辽水之误。”
  40. ^ 王建新、刘瑞俊. 先秦時期的穢人與貊人. 《民族研究》. 2004年4期: 55–64页 (中文(繁体)). 
  41. ^ 王建新. 東北亞系青銅劍分類研究. 《考古学报》. 2002年2期: 198页 (中文(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