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毓松

(重定向自赵毓松

赵毓松(1897年12月26日—1971年11月18日)[1],变名邵松,出生于贵州省黎平府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汪精卫政权)政治人物和新闻工作者。

赵毓松

事迹

编辑

中国青年党、汪兆铭政権

编辑

赵毓松起初效力于袁祖铭的贵州军。1926年11月,加入持反共主义立场的中国青年党。后来赵毓松建议袁祖铭与吴佩孚孙传芳联合起来,推翻容共的武汉国民政府[2]。然而在次年1月底,袁祖铭被唐生智密谋杀害。[3]。赵毓松于是逃到四川省,继续从事反共活动。

蒋中正掌控南京国民政府后,赵毓松历任中央政治行动委员会委员长、中央检审委员会委员长、‘新中国日报’总主笔、讨贼联军总司令总参赞、川康甘青边政设计委员会委员[4]

1940年3月(‘最新支那要人传’记载,他于1940年8月离开重庆),赵毓松加入汪精卫政权,任农矿部部长兼中央政治委员。同年,他担任日本军管理工厂委员会副委员长、宪政实施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4]

1941年2月、赵毓松任东亚联盟中国总会常务理事、清郷委员会委员[4]。8月,他被调任司法行政部长,但由于与调查统计部长李士群发生冲突,他于1942年3月辞去该职务,并被调任铨叙部长。1943年8月,他担出任国民政府委员[5]

晩年

编辑

1945年8月,汪精卫政权倒台,赵毓松搬到了山东济南,并隐藏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当中国人民解放军逼近济南时,赵毓松逃到香港,然后在1950年底逃到日本。在日本,他结识了前满洲国经济大臣韩云阶和前满州国国务总理秘书官长松本益雄,并继续从事反共活动[6]

1971年9月,赵毓松对美国总统尼克松即将访华的消息感到非常震惊,他试图通过自杀以示抗议。虽然他最终活了下来,但他的健康状况却因此而恶化,并于1971年11月18日在东京都去世[7]

1978年,松本益雄和古泽敏雄根据赵毓松的日记《三十年政治风涛亲历记》(松本翻译)出版了《赵毓松:赵玉婵的中国革命回忆录》(明徳出版社日语明徳出版社)。

  1. ^ 松本益雄・古沢敏雄‘迎春花-赵毓松の中国革命回顾录’246页による。东亜问题调查会‘最新支那要人伝’132页は1889年(光绪15年)生まれ、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订版’2295页は1899年(光绪25年)生まれとする。
  2. ^ 松本・古沢同上、122-133页。
  3. ^ 通说によれば、唐生智が袁祖铭を谋杀したのは、袁に湖南省の地盘を胁かされることに恐れを抱いたためとされる。
  4. ^ 4.0 4.1 4.2 徐前掲。
  5. ^ 松本・古沢前掲、208-210页。
  6. ^ 松本・古沢前掲、238-242页。
  7. ^ 松本・古沢前掲、242-243、252页。

参考文献

编辑
   南京国民政府(汪精卫政权
前任:
(创设)
农矿部长
1940年3月 - 1941年8月
继任:
梅思平(实业部长)
前任:
李圣五
司法行政部长
1941年8月 - 1942年3月
继任:
罗君强
前任:
江亢虎
铨叙部长
1942年3月 - 1943年8月
继任:
沈尔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