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辅音

(重定向自辅音连缀

复辅音(英:Consonant cluster、亦称辅音丛辅音群辅音簇[1],指连续出现的不夹杂元音的多个辅音。如英语 split(“分离”)、德语 Schwein(“猪”)、法语 clair(“明亮的”)、俄语 спутник(“旅伴”),就都在词首有复辅音。在印欧语言中,大多把音节间的复辅音也包括进来,例如英语 extra(“额外的”)、德语 Angstschweiß(“冷汗”);而在东亚与东南亚语言的分析中,一般只包括同一音节中的复辅音。协同发音辅音送气音、颚化唇化音一般不看作复辅音。在汉语结构中,同发音部位的塞擦音也不看作复辅音。

语音组合法

编辑

语音组合法上,复辅音与复元音有很大差异,复辅音中CC的组合比较松散,不像复元音中VV结合那样有机。复元音的音质变化是连续的,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复辅音则不同,各个辅音有自己的发音过程,发音过程中有明显的音质跳跃。复辅音的组合方式有很多,但并不是无规律可循,每种语言基本上都根据自己的组音节律而有特定的复辅音组合规则。以英语为例,词首出现的复辅音如果第一个辅音为/s/,则后面的辅音(不计半元音)一般只能是 l(如 slack)、清塞音(如 stop)或鼻音(如 smear)。像北欧诸语中的 svin(“猪”),或是意大利语的 sdoppiamento(“断裂”),在英语中会是不自然的。

复辅音可以是十分复杂的,例如:英语 angst /ˈæŋkst/(“焦虑”),日语 落ち着きつつある /o̞t͡ɕt͡skʲt͡st͡sɯᵝäɾɯᵝ/(“正在冷静”),俄语 вздрогнуть [ˈvzdroɡnutʲ](“哆嗦”)、斯洛伐克语 zmrzlina [zmr̩zlɪna](“冰淇淋”)、捷克语绕口令Strč prst skrz krk发音:[str̩tʃ pr̩st skr̩s kr̩k]  聆听)、格鲁吉亚语 გვფრცქვნი /ɡvbrdɣvnis/(“你剥我们”),都有十分可观的复辅音(不过注意在有些语言中,流音是类似元音可作为音节核的)。在美洲的萨利希语系展现出的长字词并未含有元音、而是一连串的复辅音,像是努哈尔克语的字词/xɬpʼχʷɬtʰɬpʰɬːskʷʰt͡sʼ/(“他财产中有一株御膳橘”)。

总体来说,相对印欧语系、高加索诸语言和美洲原住民语言,汉藏语系语言中的复辅音较少见。迄今为止,现存的汉语中还未发现真正的复辅音。广东台山和安徽黄山一带的汉语方言有 /t͡ɬ//t͡ɬʰ/,例如台山端芬“字” /t͡ɬɿ/、“词” /t͡ɬʰɿ/,不过它与其他方言中的 /t͡s//t͡sʰ/ 相当,不能算作是真正的复辅音。客家话中“瓜”读 /kva/,这里面 /v//u/ 的变体,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复辅音。然而,晋语中有大量分音词嵌l词,如“扒”=“薄拉”、“拖”=“特罗”,却是值得注意。

陆志韦李方桂丁邦新提出上古汉语是有复辅音的上古汉语浊辅音韵尾假说,例如现在“孔”=“窟窿”、“毂”=“轱辘”等;而且以“各”为声旁的字中,除了“格”、“客”(k)以外,还有“路”、“略”、“赂”(l);以“䜌”为声旁的字中,除了“恋”、“栾”、“鸾”(l),还有“变”(p);“庞”(p)从“龙”(l)得声,等等。在汉语之外,壮侗语族苗瑶语族的语言都有复辅音,但数量较少,例如武鸣壮语 [kve](“割”)。而藏缅语族语言则大多有丰富的复辅音,如藏文(代表7世纪时的藏语)中有复杂的复辅音:བརྩེངས་brtsengs,“短袍”)。复辅音在现代藏语中是倾向于简化的,但各个藏语方言中的简化程度不一。一般来说,安多方言对复辅音的保留较好,如道孚藏语仍有多达108个复辅音:སྒྲོ་ [zgru](“羽毛”)、[pta](“采”)。而卫藏方言,如拉萨藏语中,已基本丧失复辅音,取而代之的是声调的产生。虽然产生了声调,但仍然无法避免同音词的大量产生,因而以词素的多音节化作为复辅音简化的另一个补偿机制。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注:有人认为“辅音丛”或“辅音群”是更恰当的名称,因为“复辅音”与“复元音”相比,性质很不相同。复元音音质的变化是连续的,而复辅音音质变化则是跳跃的。[参1]

参考文献

编辑
  1. 林焘,王理嘉 著.《语音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第一版.ISBN 7-301-01844-4
  2. 罗常培,王均 著.《普通语音学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ISBN 7-100-02570-2
  3.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胡明扬 主编.《语言学概论》.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年4月.ISBN 7-80126-671-4.(注意内容有讹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