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特里希·潘霍华

德國路德會牧師,神學家,反納粹異議人士
(重定向自迪特里希·潘霍华

迪特里希·潘霍华(德语:Dietrich Bonhoeffer,又译迪特里希·朋霍费尔,1906年2月4日—1945年4月9日),德国信义宗牧师、神学家认信教会成员之一,出生在德意志帝国布雷斯劳(今波兰弗罗茨瓦夫)。潘霍华曾经参加在德国反对纳粹主义的抵抗运动。因同伴计划刺杀希特勒失败,潘霍华在1943年3月被捕,并于希特勒自杀前21天被绞刑处决。

迪特里希·潘霍华
Dietrich Bonhoeffer
迪特里希·潘霍华
出生(1906-02-04)1906年2月4日
 德意志帝国普鲁士王国西利西亚省布雷斯劳(今波兰下西里西亚省弗罗茨瓦夫
逝世1945年4月9日(1945岁—04—09)(39岁)
 纳粹德国拜鲁特管区福洛森堡集中营
国籍德国
教育程度神学博士
职业牧师、神学教授
信仰信义宗认信教会
配偶玛利亚·冯·维德枚耶 (1943年1月17日订婚)
儿女(无)
父母卡尔·潘霍华和宝拉·潘霍华

生平简介

编辑

潘霍华的神学

编辑

基督论

编辑

潘霍华的一生年日不长,因着他参与反希特勒的事件而被判刑身亡,推估他大概只有短短的十年发展他的神学。虽然他的生命太短暂,但是他所留下的著作或是影响却不曾中断。这两本书籍乃是《基督论》以及《伦理学英语Ethics (Bonhoeffer)》,前者乃由学生将他的课堂讲课笔记整理,后者是瞒着纳粹警察藏起来的片断手稿[3]

欧汉契曾指出:“在潘霍华人生分为三大部分,就是任教于柏林大学时、参与教会抗争和在认信教会的教导时期,以及反抗希特勒政权时期。在这些阶段里,基督论始终是他内心的思考准则,也是一个坚定无比的想法”。他终其一生不断的思考质疑的问题就是:“耶稣基督是谁?”潘霍华受到与他最亲近的巴特影响,两人的观点都认为,神借着耶稣基督,也唯有耶稣基督启示了神祂自己;而这种的自我启示(基督论)是神学和伦理学的中心。[4]

他在《基督论》里的神学中说到:“基督的福音是经由教会这个群体才得以彰显出来,福音先令教会感动,使其可以用信心承认基督,并且相信基督就是真理。”潘霍华分享说了解神学必须合乎圣经并且以圣经作基础。而还有一个观点是大家所熟悉的是在《追随基督》里的重价恩典的比喻,他沉重的说:“廉价的恩典是我们教会的死敌。我们今天正式为重价恩典而战。……重价的恩典是埋藏在地下的宝贝,这样的恩典是贵重的,因为祂呼召我们来跟从;它是重价的珍珠,使商人愿意去卖他一切的货物来购买,它是基督执掌王权的统治,使人为了这个缘故,情愿挖出叫他跌倒的眼睛。”[5]

潘霍华在论及“放弃错误的上帝观念而站在圣经所启示上帝面前”之时候,说了一段话,这段话当中所用的上帝一词,有时是指错误的上帝观念,有时则指圣经所启示的上帝。潘霍华一方面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到形而上的、强而有力的上帝观念已经死亡;另一方面又从圣经的角度指出永活的上帝是在十字架上受苦受死,软弱无能的上帝;然后作了神学的结论,说上帝亲自工作,透过历史过程叫我们脱离了宗教的捆缚,得以面对面的站在地面前生活的人(Jesus Christ-the man For others),基督论一直是潘霍华思想的核心。潘霍华的基督论有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一方面道成肉身的基督论肯定自然、丰富、多姿多釆的地上生活,指向离宗教束缚的自由,即free From的自由;另一方面,十字架的基督论却描写软弱痛苦的基督,指向为他人而活,至死不渝的自由,即free for的自由。这两种不同的基督论在一个焦点上会合,这焦点就是“耶稣基督一个为他人而活的人”[6]。潘霍华的基督论也与现实世界同时接轨,而且要一起讨论,所以可以说他的基督论是考虑现实的。所有的事物都决定于世界,但还有一个更确实的答案,就是世上所有的事物都决定于那位在世界里的基督[7]

潘霍华的十架神学

编辑

潘霍华的十架神学有一个主要特色,就是其焦点的凝聚方式,可以证明他对于路德的忠诚,而且他本人又有建构这种神学的创意。他这一方面的创意,有一部分在于,他把神的能力和软弱,作为控制十架中心神学的中心思想。十架神学所要具备的五种基本特质: 1.以作为一种启示神学来说,十架神学跟理论思辩的对比非常鲜明。 2.神的启示乃是一种间接与隐藏的启示。 3.认识神启示的管道,并不是作工,乃是受苦。 4.神隐藏在祂的启示中,所以神的知识乃是信心的问题。 5.认识神的方法在于实际受苦的心志。[8] 潘霍华认为基督让他自己被推向世界并被钉在十架上,祂在世上是软弱而且无能的,这更精确的指出,这是唯一的道路,使基督能与我们同在并帮助我们。[9]

潘霍华的恩典观点

潘霍华认为恩典有两大类,廉价的恩典与重价的恩典。 廉价的恩典就是在市场上所贩卖的恩典,有如廉价商场所叫费的货品一样。圣礼赦罪,以及一些灵性的安慰,都在割价求售之中被抛售了。恩典被人看为是教会无尽穷的宝库,教会用不着查询或予限制,就可以用慷慨的手博施福惠。廉价的恩典就是将恩典作为是一种教义,一种原则,一种制度。它只宣讲罪得赦免为一般的真理,上帝的爱被视为是基督教的上帝“概念”。这种恩典就等于拒绝上帝永生的道,事实上也就等于否认上帝的道成肉身。廉价恩典是传扬不需悔改的赦免,不用认罪的圣餐,和不必本人亲身认罪的救恩。[10] 重价的恩典是埋藏在地下的宝贝,人为这宝贝的缘故,就欢欢喜喜地变卖他一切所有的。它是重价的珍珠,商人愿意卖去他一切的货物来购买。它是基督执掌王权的统治,使人为了这个缘故,情愿挖出叫他跌倒的眼睛;它是耶稣基督的呼召,使得门徒为此甘弃渔网而跟从祂。重价的恩典是必须再三寻找的福音,是必须祈求的礼物,是必须手叩的门;这样的恩典是贵重的,因为它呼召我们来跟从,并且是恩典,因为它呼召我们来跟从耶稣基督。它是重价的,因为它使人付上生命为代价;它是恩典,因为它赐给人那唯一的真的生命。[11]

潘霍华对讲道的观点

潘霍华十分坚持讲道的重要性,他认为:“做门徒、受苦、静默都不能取代讲道的事奉”,他相信神的话语要被宣讲,才能带来更新与改变,讲道不能胆怯,而是确信讲道有无限的价值。他也反对空洞的教义,他认为这是不经思考的,而他自己也是十分喜爱讲道的,在他的讲章中充满了信心与见证。[12]

潘霍华的新娘

编辑

玛利亚·冯·魏德迈(Maria von Wedemeyer),他们相识于1942年6月,一个已经在神学上有自己的见解,并从事反抗运动的牧师,一个只是刚取得高中文凭,前途充满可能性的年轻女孩,他们的年龄相差一大截(十八岁和三十六岁)。玛利亚的外祖母,是反抗纳粹党地下支持者,所以他们是在外祖母家相遇的。玛利亚的父亲和哥哥先后都在1942年战死于俄国前线,在她们家忧伤时,潘霍华给她们很多的安慰。在1943年4月5日,潘霍华在柏林的家中被捕,送至监狱,他们只能借着通信、探监的时光见面、联络,在这段时间,他们才互相认识彼此。但是在1945年夏天,她接到潘霍华死亡的消息,之后进入大学念数学,然后到美国留学,并当了电脑公司经理,结了两次婚姻,但都离婚收场。她是个性坚强,在事业、家庭两头忙时,因不注重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发现时已经是癌症末期。在1976年,在一场纪念潘霍华七十岁冥寿,举行一场研讨会,她以“潘霍华的新娘”出席,她终于将手边最珍贵的信件提供出来,希望这些话语能安慰更多的人。[13]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读者-台湾基督徒思想论刊第十一期2006年春夏》,(台北:台湾基督徒学会,2006),39-79。
  2. ^ 周学信,《踏不死的麦种》,(台北:中华福音出版社,2006),242-3。
  3. ^ 葛伦斯、奥尔森,《二十世纪神学评论》,刘良淑、任孝琪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2003),176-7。
  4. ^ 葛伦斯、奥尔森,《二十世纪神学评论》,179
  5. ^ 周学信,《踏不死的麦种》(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2006),45。
  6. ^ 黄德荣等,《潘霍华对生命的启迪》(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组,2001),71-73。
  7. ^ Benjamin A Reist. The Promise of Bonhoeffer.(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 J. B. Lippincott Company, 1969),62-63。
  8. ^ 周学信,《踏不死的麦种:潘霍华在纳粹铁蹄下的神学省思》(台北:华神出版社,2006),139。
  9. ^ James W Woelfel. Bonhoeffer’s Theology: Classical and Revolutionary. (Nashville, TN: Abingdon Press, 1970),196。
  10. ^ 潘霍华,《追随基督:作们徒的代价》,邓肇明、古乐人译(香港:道声出版社,2008),11-13。
  11. ^ 同上,13。
  12. ^ Clyde E Fant. Bonhoeffer: Worldly Preaching.(Nashville and New York, TN and NY: Thomas Nelson INC., Publishers, 1975),3-4。
  13. ^ 王贞文、王昭文,《潘霍华的心灵世界》,(台北:雅歌出版社,1993),17-22。

书目

编辑
  • Fant, Clyde E. Bonhoeffer: Worldly Preaching. Nashville and New York, TN and NY: Thomas Nelson INC., Publishers, 1975.
  • Reist, Benjamin A. The Promise of Bonhoeffer. 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 J. B. Lippincott Company, 1969.
  • Woelfel, James W. Bonhoeffer’s Theology: Classical and Revolutionary. Nashville, TN: Abingdon Press, 1970.
  • 周学信:《踏不死的麦种:潘霍华在纳粹铁蹄下的神学省思》。台北:华神出版社,2006年。
  • 黄德荣 等:《潘霍华对生命的启迪》。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组,2001年。
  • 潘霍华:《追随基督:作门徒的代价》。邓肇明、古乐人 译。香港:道声出版社,2008年。
  • 蕾娜特·温德:《力阻狂澜:潘霍华生命史》。陈惠雅 译。台北:雅歌出版社,2004年。
  • 彭顺强:《潘霍华的顺服与叛逆——全面了解潘霍华》。香港:基道出版社,2013年。
  • 张宝成:《殉道之子——潘霍华传》。香港:天道,2002年。
  • Alister E. McGrath:《基督教神学手册》。刘良淑、王瑞琦 合译。台北:校园,1998年。
  • 葛伦斯、奥尔森 合著:《廿十世纪神学评论》。刘良淑、任孝琦 合译。台北:校园,1998年。
  • 梁志华:《潘霍华:逆流中作生死决择》,香港:突破出版社,2007年10月。
  • 邓绍光:《界限与伦理:潘霍华的伦理神学》,香港浸信会神学院,2011年六月第二版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