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新城 (顺天府)

坐标39°54′13″N 116°38′47″E / 39.903620°N 116.646333°E / 39.903620; 116.646333

通州新城是1449年起,为保护粮仓在通州城西边相邻修建的一座城池。1765年,新城与旧城合并。两城的分界线是今天的车站路[1]

1967年拍摄的卫星照片。城墙是从1951年开始拆除的,此时还可以看到原通州城轮廓和护城河。明显可见,新城比旧城向南突出的一角。

新城有东西向的新城大街、新城南街。新城大街(北街)在孙中山逝世后,更名为中山大街新城南街在今潞河医院西门对面[1]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12月提出在通州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也简称为“通州新城”;2015年6月,升格为北京行政副中心;2016年5月,升格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此新城地域包含1449年提出的通州新城和更古老的旧城以及周边共约115平方公里的范围。

历史 编辑

 
1952年,拆除通州新城北城墙后的情形。

通州在金朝时期建立,为京杭大运河的粮仓。金朝有丰备仓、通积仓、太仓,由于漕粮较少,通州粮仓主要作为中转仓使用。元朝时期,由于漕运量激增,通州仓开始承担长期存储漕粮的任务,并在元朝基础上增设十三个仓:有年仓、富有仓、广储仓、盈止仓、及秭仓、乃积仓、庆丰仓、延丰仓、乐岁仓、足食仓、富储仓、富衍仓和及衍仓。元末明初,由于战乱,通州城池与仓廒均被毁。洪武元年(1368)孙兴祖在通州城旧址上南扩,重筑城垣(后称通州旧城)[2]

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政权后不久,永乐八年开始迁都。为给迁都做准备,京城周边修建了许多粮仓。永乐七年(1409年)在漕运道路旁修西仓;永乐中期在旧城南门内西侧元代仓廒址上,为中仓。之后在中仓东南又建一仓,后称东仓(隆庆三年并入中仓)。宣德四年(1429年),增修京、通、淮、徐等仓。正统元年(1436年),整理为四大仓:中仓、东仓、南仓、西仓[3]

正统十四年(1449年) 八月,土木堡之变爆发,瓦剌军大败明军,明英宗被俘,明朝举朝震恐。八月十八日,孝恭章皇后命皇帝胞弟郕王朱祁钰监国,召集朝臣商议战守大计。兵部侍郎于谦坚持固守北京,此议得到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人支持,最后廷议乃决定固守北京。经总兵官、昌平侯杨洪的提议,当地军民将通州粮食全部运到京城发放给士兵,化险为夷。为了保护西仓,粮储太监李德、镇守指挥陈信奏请修建通州新城[3]

新城在景泰年间作为紧急备战工程竣工。由于工程仓促,城墙只有几尺高,不如旧城城墙的一半。随后年久失修,李东阳在《重修通州新城记》中记录:“时属仓促,规制未备,高止丈余,视旧城不及其半。比年砖石剥落,外内出入,可登而越也”[4][5]

成化年间,再次施工,使其与旧城统一样式[3]

正德六年(1511年),为了防范农民起义,副都御史李贡先是引水而环之三周,然后奏请皇上,用数千名守卫京城的士兵在守城之余,用工部数十万废砖,花费犯人的赎金修建新城。用的是新城旧基,增筑五尺,其外为砖,内实以土,上面又剁了接近六尺的城墙。还新修了敌台,在西南修建了瓮城、重门、悬桥[4]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三十七年(1609年)、崇祯三年(1630年)多次重修。这之后的通州新城周长七里多,高三丈五尺,宽二丈多,护城河深二丈,宽八丈。新城的南门叫“望帆云表”,西门叫“尺五瞻天”[6]

乾隆三十年(1765年),在总督方观承的奏请下,旧城西墙拆除一百八十二丈,新城与旧城合并。此时,通州有五座城门:东门“通运”、南门“迎薰”、北门“凝翠”和新城南门“望帆云表”、新城西门“尺五瞻天”[3]旧城西门“朝天”废弃。

诗文 编辑

明朝中叶重臣李东阳(1447年-1516年)《重修通州新城记》记录了通州新城的历史,文后附诗:

文皇建都,治必南向。州名曰通,作我东障。
高城巍峨,有兵有民。漕河北来,饷粟云屯。
储盈庾增,新城是筑。有功弗终,高及其腹。
月倾岁颓,寖不及前。窥觇之患,孰防未然。
矻矻台臣,出治斯土。遭时多虞,实备群侮。
陈谟在廷,惟皇圣明。乃集群议,乃睹地形。
营兵如林,时属戍守。且练且修,工弗外取。
仓有余粟,锾有赎囚。斯纳斯出,财弗外求。
因城为高,几倍其半。其周七里,环彼三面。
望之岩岩,即之巉巉。河流在阳,其水潭潭。
前有连城,后有皋壤。越百余年,既崇且广。
古亦有言,安不忘危。惟台有臣,为藩为维。
金汤高深,同彼带砺。守在四方,传于万世。

周边 编辑

  • 宝通禄寺:在通州新城南门外,明天顺七年重建赐额[7]
  • 太平寺:在通州新城西门外,元至正时重修[7]
明代吴仲撰《通惠河志》中的“通惠河图”(中国古代地图的方位习惯与现在相反,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光绪《通州志》中的“城池图”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张丽. 通州“新城” 明朝景泰年间就有. 通州时讯. 2012-07-19 [2020-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7). 
  2. ^ 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北京文史资料精选 通州卷.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6.10: 26–28. ISBN 7-200-06536-6. 
  3. ^ 3.0 3.1 3.2 3.3 杨家毅. 通州风华 探寻古通州. 北京晚报. 2018-01-29 [2020-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6). 
  4. ^ 4.0 4.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二十七卷. 维基文库 (中文). 
  5. ^ (明)李东阳撰;周寅宾,钱振民校点. 李东阳集 4 续集. 长沙:岳麓书社. 2008.12: 282. ISBN 978-7-80761-116-5. 
  6.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十五卷. 维基文库 (中文). 
  7. ^ 7.0 7.1   畿辅通志 卷五十一. 维基文库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