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希腊语

(重定向自通用希腊语

通用希腊语希腊语Κοινὴ Ἑλληνική;通用希腊语: ἡ κοινὴ διάλεκτος,“通用语”),又译民间希腊语共通希腊语科伊内希腊语,或作希利尼话Hellenistic)或亚历山大语Alexandrian),是一种希腊语口语和书写的跨区域通行标准形式(Common supra-regional form),流行于希腊化时代古代罗马拜占庭时代。通用希腊语是古希腊语的第三段历史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1]

通用希腊语
Κοινὴ Ἑλληνική
Koinḕ Hellēnikḕ
区域罗马帝国东部地区
年代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拜占庭官方使用至1453年)
语系
文字希腊字母
语言代码
ISO 639-2grc
ISO 639-3grc (包括所有的前期阶段)

随着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通用希腊语透过古希腊语的传播演变而成,并且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都是地中海地区中东地区通用语[1]。通用希腊语主要以阿提卡希腊语爱奥尼亚希腊语为基础,通过与其他方言语言均一化带来的多样混合形成[2],风格包括了较为保守的文学形式到当时口语。[3]

罗马帝国兴起后,通用希腊语在公元1至2世纪时亦是帝国的非正式第一或第二语言。[1] 作为拜占庭帝国的主导语言,它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古希腊语[4] ,不过当中古希腊语和现代希腊语成为日常语言时,通用希腊语依旧是拜占庭帝国的法院语言,直到1453年帝国瓦解为止。

通用希腊语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希腊历史里第一个共同的方言,以及通俗希腊语的主要原型;它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亦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是后古典希腊文学和学术写作的媒介,如普卢塔克波利比乌斯的作品。[2] 通用希腊语亦是基督教发展最初所使用的语言,包含《新约全书》、《七十士译本》(希伯来圣经在公元前3世纪的希腊文译本)和早期教父书信、神学著作等都是以通用希腊文写成,所以也被称为圣经希腊语新约希腊语教会希腊语[5]通用希腊文今日继续被当作东正教的礼仪语言。[6]

历史 编辑

通用希腊语发源于亚历山大大帝军中的通用语言。由于来自不同地区的雇佣兵在亚历山大的军队中服役,他们的语言逐渐融合并产生了通用希腊语。[7][8]马其顿的领导下,这种语言的使用区域从托勒密王朝的埃及延伸至美索不达米亚塞琉古帝国[7]它替代了各种古希腊语方言并形成了一个能为众人理解的日常语言形式。自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逝世起;古典希腊语告一段落,至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君士坦丁堡,希腊语进入中古时代,期间这段时期的“后古典希腊语”就是通用希腊语;也就是古典希腊时期至中世纪之间的希腊语。[7]

希腊化时代的学者们认为通用语是四种古希腊方言的混合产物。这一观点得到了20世纪语言学家保罗·克雷奇默的支持。然而乌尔里希·冯·维拉莫维茨-默伦多夫安东尼·梅耶依据通用语中强烈的爱奥尼亚色彩,认为通用语是爱奥尼亚希腊语的简化版。[7]

当今最为学界所接受的论点是由希腊语言学家格尔吉奥斯·哈奇达基斯(Γεώργιος Χατζιδάκις)提出的。他的研究显示,阿提卡希腊语是通用语的核心,而爱奥尼亚和其他方言也对通用语施加了影响。根据希腊化世界不同的地理位置,各种方言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7]因此,爱奥尼亚人在安纳托利亚的殖民地(即本都)的民众所说的通用语可能就会带有更多的爱奥尼亚希腊语色彩。而拉科尼亚塞浦路斯则可能各自带有多利安希腊语亚该亚塞浦路斯希腊语的特征。希腊化时期的书面语与阿提卡希腊语极为相似,因此也被称为通用阿提卡语。

语法 编辑

通用希腊语有五个语法格(主格、属格、与格、宾格、呼格),四种语气(陈述、虚拟、命令、祈愿,其中祈愿式在新约时代逐渐并入虚拟式),三个名词性(阳、中、阴),六种时态系统(多种时态,并包括三种语态:主动、中动、被动,此外还有以中动、被动表主动的“异相”[9]),两种数(单数、复数)。[8]

发音 编辑

古典希腊语相比,通用希腊语没有长短元音的对立。音强重音取代了音高重音。降调消失,只有高调转化成音强重音。复合元音单化(不包括 /au/ 和 /eu/)。/au/ 和 /eu/ 中的 /u/ 擦音化为 /v/。浊塞音送气塞音擦化。下面列出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2世纪期间的情况。

元音 编辑

复合元音单化后的单元音状况:

前元音 后元音
展唇元音 圆唇元音 圆唇元音
高元音 /i/ ι, ει /y/ υ, οι /u/ ου
半高元音 /e/ η
半低元音 /ε/ αι, ε /o/ ω, ο
低元音 /a/ α

辅音 编辑

塞音和擦音:

唇音 齿音 软腭音
清塞音 /p/ π /t/ τ /k/ κ
浊擦音 /β/ β /d/ δ /ɣ/ γ
清擦音 /f/ φ /tʰ/ θ /kʰ/ χ

其他辅音:

鼻音 /m/ μ /n/ ν
[ŋ] γ
流音 /l/ λ /ɾ/ ρ
咝音 /s/ σ /z/ ζ,σ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Andriotis, Nikolaos P. History of the Greek language
  2. ^ 2.0 2.1 Bubenik, V. The rise of Koiné. A. F. Christidis (编). A history of Ancient Greek: from the beginnings to late antiqu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342–345. 
  3. ^ Horrocks, Geoffrey. 4–6. Greek: a history of the language and its speakers. London: Longman. 1997. 
  4. ^ Horrocks, Geoffrey C. Greek: a history of the language and its speakers 2nd. London: Longman. 2010: xiii [14 September 2011]. ISBN 978-1-4051-341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5. ^ A history of ancient Greek by Maria Chritē, Maria Arapopoulou, Centre for the Greek Language (Thessalonikē, Greece) pg 436 ISBN 0-521-83307-8
  6. ^ Victor Roudometof and Vasilios N. Makrides, eds. Orthodox Christianity in 21st Century Gree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shgate Publishing, 2010. "A proposal to introduce Modern Greek into the Divine Liturgy was rejected in 2002"
  7. ^ 7.0 7.1 7.2 7.3 7.4 Andriotis, Nikolaos P. History of the Greek Language. (PDF). 荷兰: Brill. 2005 [2018-12-17]. ISBN 900412835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02). 
  8. ^ 8.0 8.1 黄, 锡木. 古希腊语新约教程.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61758342. 
  9. ^ 黄. 《古希腊语新约教程第一册》pp.105 注释部分:其形式是中动或被动语态,但却有主动的意思。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