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澄之(?—?),字仲静晋朝太原阳曲人。

生卒年不详。曾任尚书郎,辅国将军诸葛长民想招徕其来自己的府内任职,但郭澄之不愿意,后郭外任为南康相。恰逢孙恩卢循之乱,郭澄之逃回建康,诸葛长民趁机状告郭澄之,认为其知情不报,当斩首。不过朝廷并未究责。[1]后来刘裕任命其为相国参军,郭澄之跟随刘裕北伐,晋军攻克后秦都城长安后,刘裕还想西伐,刘裕的幕僚群多不同意,刘裕再问郭澄之的意见,澄之不回答,只是吟诵王粲诗句:“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刘裕听罢决定班师回朝。郭澄之官至相国从事中郎,封南丰侯,卒于任上[2]。撰有《郭子》3卷。[3]后人辑有《郭澄之集》10卷。[4]

延伸阅读

编辑

[]

 晋书/卷092》,出自房玄龄晋书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太平御览》卷703引《异苑》曰:“太原郭澄之,义熙初,诸葛长民欲取为辅国咨议,澄之不乐,后为南康太守。卢循反自广州,长民以其谋先告,因骋私恶,收澄之以付廷尉。将致大辟,夜梦见一神人以乌角如意与之,既觉,便在其头侧,可长尺余,形制甚陋,澄之遂得无它。后从入关,赍以自随,忽失所在。”《晋书》卷八五:“及何无忌为徐道覆所害,贼乘胜逼京师,朝廷震骇,长民率众入卫京都,因表曰:‘妖贼集船伐木,而南康相郭澄之隐蔽经年,又深相保明,屡欺无忌,罪合斩刑。’诏原澄之。”
  2. ^ 《晋书》卷九二:郭澄之,字仲静,太原阳曲人也。少有才思,机敏兼人。调补尚书郎,出为南康相。值卢循作逆,流离仅得还都。刘裕引为相国参军。从裕北伐,既克长安,裕意更欲西伐,集僚属议之,多不同。次问澄之,澄之不答,西向诵王粲诗曰:“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裕便意定,谓澄之曰:“当与卿共登霸陵岸耳。”因还。澄之位至裕相国从事中郎,封南丰侯,卒于官,所著文集行于世。
  3. ^ 旧唐书》卷四十七志第二十七:《郭子》三卷 郭澄之撰。贾泉注。
  4. ^ 《隋书》 卷三十五志第三十:《郭澄之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