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
中国二十四史 | ||||
---|---|---|---|---|
次序 | 书名 | 作者 | ||
姓名 | 时代 | |||
1 | 史记 | 司马迁 | 西汉 | |
2 | 汉书 | 班固 | 东汉 | |
3 | 后汉书 | 范晔 | 刘宋 | |
4 | 三国志 | 陈寿 | 西晋 | |
5 | 晋书 | 房玄龄等 | 唐 | |
6 | 宋书 | 沈约 | 萧梁 | |
7 | 南齐书 | 萧子显 | ||
8 | 梁书 | 姚思廉 | 唐 | |
9 | 陈书 | |||
10 | 魏书 | 魏收 | 北齐 | |
11 | 北齐书 | 李百药 | 唐 | |
12 | 周书 | 令狐德棻等 | ||
13 | 南史 | 李延寿 | ||
14 | 北史 | |||
15 | 隋书 | 魏徵等 | ||
16 | 旧唐书 | 刘昫等 | 后晋 | |
17 | 新唐书 | 欧阳修等 | 北宋 | |
18 | 旧五代史 | 薛居正等 | ||
19 | 新五代史 | 欧阳修 | ||
20 | 宋史 | 脱脱等 | 元 | |
21 | 辽史 | |||
22 | 金史 | |||
23 | 元史 | 宋濂等 | 明 | |
24 | 明史 | 张廷玉等 | 清 | |
相关 | 东观汉记 | 刘珍等 | 东汉 | |
相关 | 新元史 | 柯劭忞 | 民国 | |
相关 | 清史稿 | 赵尔巽等 | 民国 | |
相关 | 点校本二十四史 | 顾颉刚等 | 共和国 |
《旧唐书》为后晋张昭、贾纬等撰。后晋天福六年(941年),晋高祖石敬瑭命张昭、贾纬、赵熙、郑受益、李为先等人撰唐史,由宰相赵莹监修。后赵莹罢相,刘昫代为监修。后晋开运二年(945年)书成[1],时因刘昫为相,故该书署名刘昫撰。最初为避讳石敬瑭,取名《李氏书》[2],《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及南宋刻本均题为《唐书》,后为区别北宋欧阳脩等人编的《新唐书》,改名《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及列传150卷。记载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
过程
编辑《旧唐书》长庆(唐穆宗年号)以前的内容多依吴兢、韦述、柳芳、于休烈、令狐峘等人所撰写的唐代旧史,资料比较充实。但长庆以后的内容较为简略疏漏,内容也比较芜杂。[3]
从南宋绍兴以后,《旧唐书》一直没有重刻,湮没不闻,以至于“郁绝不传,无所考觅”。明嘉靖年间,闻人诠自王延喆、张汴处收集残稿,重刻《旧唐书》。清朝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时,命沈德潜等人校勘两《唐书》,新旧《唐书》同时被列入“二十四史”之一。道光年间,岑建功参照《太平御览》和《册府元龟》的内容,重新整理《旧唐书》。
评价
编辑《旧唐书》修撰时间短促,北宋人严厉地批评《旧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4],甚至有并列两传的情况,如卷一O一、一八七《忠义传》都有王求礼,卷五九丘和附传、卷一八六上《酷吏传》都有丘神𪟝,列传第七十二和列传第九十四都有杨朝晟、卷一O二韦述附传、卷一九O下《文苑传》都有萧颖士,又如卷九九附传、卷一七一都有张仲方,卷一九八上曹宪附传、卷一九O中李邕传里都有李善。基本上,《旧唐书》只是抄录现成的唐史有关文献,照抄《国史》《实录》及唐末文书档案,许多“大唐”、“本朝”、“今上”字样仍然保留;[5]唐武宗以后的宣、懿、僖、昭、哀五代,因无《实录》存下,则杂采各家传闻和《唐年补录》和《唐末三朝闻见录》诸书。《旧唐书》另一缺失是记事有所讳饰,清人赵翼已指出:“《褚遂良传》不载其倾陷刘洎之事,《李世𪟝传》不载其瞻徇立武后之事,《辛云京传》不载其激变仆固怀恩之事,《田神功传》不载其先为贼将之事。”[6]
《旧唐书》在保存史料上有一定的价值。例如李密〈讨隋炀帝檄文〉在《隋书》和《新唐书》的《李密传》均不载,只有在《旧唐书》中得以保留。因为《旧唐书》前期文献资料完整,材料翔实,叙事详明,文字简洁有力,颇受后世重视,如《郭子仪传》,“首尾整洁,无一酿词,因此可知唐史官之老于文学也”[7]。《贾耽传》里收录的《陇右山南图》和《海内华夷图》等,是中国地理上极为珍贵的资料。《旧唐书》里更记录了大量的中国少数民族的史料,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史迹,以及突厥、回纥、吐蕃、契丹等多民族的历史。
顾炎武称:“《旧唐书》虽颇涉繁芜,然事迹明白,首尾该赡,亦自可观。”[8]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中称《旧唐书》“论、赞极有佳者”。北宋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反多以《旧唐书》为主,在史料完整性的考量,《新唐书》并不能取代《旧唐书》。
目录
编辑本纪
编辑- 本纪第一 高祖
- 本纪第二 太宗上
- 本纪第三 太宗下
- 本纪第四 高宗上
- 本纪第五 高宗下
- 本纪第六 则天皇后
- 本纪第七 中宗 睿宗
- 本纪第八 玄宗上
- 本纪第九 玄宗下
- 本纪第十 肃宗
- 本纪第十一 代宗
- 本纪第十二 德宗上
- 本纪第十三 德宗下
- 本纪第十四 顺宗 宪宗上
- 本纪第十五 宪宗下
- 本纪第十六 穆宗
- 本纪第十七上 敬宗 文宗上
- 本纪第十七下 文宗下
- 本纪第十八上 武宗
- 本纪第十八下 宣宗
- 本纪第十九上 懿宗
- 本纪第十九下 僖宗
- 本纪第二十上 昭宗
- 本纪第二十下 哀帝
志
编辑- 志第一 礼仪一
- 志第二 礼仪二
- 志第三 礼仪三
- 志第四 礼仪四
- 志第五 礼仪五
- 志第六 礼仪六
- 志第七 礼仪七
- 志第八 音乐一
- 志第九 音乐二
- 志第十 音乐三
- 志第十一 音乐四
- 志第十二 历一
- 志第十三 历二
- 志第十四 历三
- 志第十五 天文上
- 志第十六 天文下
- 志第十七 五行
- 志第十八 地理一
- 志第十九 地理二
- 志第二十 地理三
- 志第二十一 地理四
- 志第二十二 职官一
- 志第二十三 职官二
- 志第二十四 职官三
- 志第二十五 舆服
- 志第二十六 经籍上
- 志第二十七 经籍下
- 志第二十八 食货上
- 志第二十九 食货下
- 志第三十 刑法
列传
编辑- 列传第一 后妃上 - 高祖太穆皇后窦氏・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贤妃徐氏・高宗废后王氏・良娣萧氏・中宗和思皇后赵氏・中宗韦庶人・上官昭容・睿宗肃明皇后刘氏・睿宗昭成皇后窦氏・玄宗废后王氏・玄宗贞顺皇后武氏・玄宗杨贵妃
- 列传第二 后妃下 - 玄宗元献皇后杨氏・肃宗张皇后・肃宗韦妃・肃宗章敬皇后吴氏・代宗崔妃・代宗睿真皇后沈氏・代宗贞懿皇后独孤氏・德宗昭德皇后王氏・德宗韦妃・顺宗庄宪皇后王氏・宪宗懿安皇后郭氏・宪宗孝明皇后郑氏・女学士尚宫宋氏・穆宗恭僖皇后王氏・敬宗郭贵妃・穆宗贞献皇后萧氏・穆宗宣懿皇后韦氏・武宗王贤妃・宣宗元昭皇后晁氏・懿宗惠安皇后王氏・昭宗积善皇后何氏
- 列传第三 - 李密
- 列传第四 - 王世充・窦建德
- 列传第五 - 薛举・李轨・刘武周
- 列传第六 - 萧铣・杜伏威・辅公祏・沈法兴 ・李子通・罗艺・梁师都
- 列传第七 - 裴寂・刘文静
- 列传第八 - 唐俭・长孙顺德・刘弘基・殷峤・刘政会・柴绍・武士彟
- 列传第九 - 屈突通・任瓌・丘和・许绍・李袭志・姜謩
- 列传第十 宗室 - 永安王孝基・淮安王神通・襄邑王神符・长平王叔良・襄武王琛・河间王孝恭・庐江王瑗・淮阳王道玄・江夏王道宗・陇西王博乂
- 列传第十一 - 温大雅・陈叔达・窦威・窦恽・窦轨・窦抗
- 列传第十二 - 李纲・郑善果・杨恭仁・皇甫无逸・李大亮
- 列传第十三 - 封伦・萧瑀・裴矩・宇文士及
- 列传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 隐太子建成・卫王玄霸・巢王元吉・楚王智云・荆王元景・汉王元昌・酆王元亨・周王元方・徐王元礼・韩王元嘉・彭王元则・郑王元懿・霍王元轨・虢王凤・道王元庆・邓王元裕・舒王元名・鲁王灵夔・江王元祥・密王元晓・滕王元婴
- 列传第十五 - 高士廉・长孙无忌
- 列传第十六 - 房玄龄・杜如晦
- 列传第十七 - 李靖・李𪟝
- 列传第十八 - 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段志玄・张公谨
- 列传第十九 - 侯君集・张亮・薛万彻・薛万均
- 列传第二十 - 王珪・戴胄・岑文本・杜正伦
- 列传第二十一 - 魏徵
- 列传第二十二 - 虞世南・李百药・褚亮
- 列传第二十三 - 薛收・姚思廉・颜师古・令狐德棻・孔颖达
- 列传第二十四 - 刘洎・马周・崔仁师
- 列传第二十五 - 苏世长・韦云起・孙伏伽・张玄素
- 列传第二十六 太宗诸子 - 恒山王承乾・楚王宽・吴王恪・濮王泰・庶人祐・蜀王愔・蒋王恽・越王贞・纪王慎・江王嚣・代王简・赵王福・曹王明
- 列传第二十七 - 韦挺・杨纂・刘德威・阎立德・柳亨・崔义玄
- 列传第二十八 - 于志宁・高季辅・张行成
- 列传第二十九 - 祖孝孙・傅仁均・傅奕・李淳风・吕才
- 列传第三十 - 褚遂良・韩瑗・来济・上官仪
- 列传第三十一 - 崔敦礼・卢承庆・刘祥道・李敬玄・李义琰・孙处约・乐彦玮・赵仁本
- 列传第三十二 - 许敬宗・李义府
- 列传第三十三 - 郭孝恪・张俭・苏定方・薛仁贵・程务挺・张士贵・赵道兴
- 列传第三十四 - 刘仁轨・郝处俊・裴行俭
- 列传第三十五 - 唐临・张文瓘・徐有功
- 列传第三十六 高宗中宗诸子 - 燕王忠・原王孝・泽王上金・许王素节・孝敬皇帝弘・章怀太子贤・懿德太子重润・庶人重福・节愍太子重俊・殇帝重茂
- 列传第三十七 - 裴炎・刘祎之・魏玄同・李昭德
- 列传第三十八 - 韦思谦・陆元方・苏瓌
- 列传第三十九 - 狄仁杰・王方庆・姚璹
- 列传第四十 - 王及善・杜景俭・朱敬则・杨再思・李怀远・豆卢钦望
- 列传第四十一 - 桓彦范・敬晖・崔玄𬀩・张柬之・袁恕己
- 列传第四十二 - 魏元忠・韦安石・萧至忠
- 列传第四十三 - 娄师德・王孝杰・唐休璟・张仁愿・薛讷・王晙
- 列传第四十四 - 苏味道・李峤・崔融・卢藏用・徐彦伯
- 列传第四十五 睿宗诸子 - 让皇帝宪・惠庄太子㧑・惠文太子范・惠宣太子业・隋王隆悌
- 列传第四十六 - 姚崇・宋璟
- 列传第四十七 - 刘幽求・锺绍京・郭元振・张说
- 列传第四十八 - 魏知古・卢怀慎・源乾曜・李元纮・杜暹・韩休・裴耀卿
- 列传第四十九 - 崔日用・张嘉贞・萧嵩・张九龄・李适之・严挺之
- 列传第五十 - 尹思贞・李杰・解琬・毕构・苏珦・郑惟忠・王志愔・卢从愿・李朝隐・裴漼・王丘
- 列传第五十一 - 李乂・薛登・韦凑・韩思复・张廷珪・王求礼・辛替否
- 列传第五十二 - 马怀素・刘子玄・徐坚・元行冲・吴兢・韦述
- 列传第五十三 - 郭虔瓘・郭知运・王君㚟・张守珪・牛仙客・王忠嗣
- 列传第五十四 -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
- 列传第五十五 - 宇文融・韦坚・杨慎矜・王𫟹
- 列传第五十六 - 李林甫・杨国忠・张𬀩・王琚・王毛仲
- 列传第五十七 玄宗诸子 - 靖德太子琮・庶人瑛・棣王琰・庶人瑶・靖恭太子琬・庶人琚・夏悼王一・仪王璲・颍王璬・怀哀王敏・永王璘・寿王瑁・延王玢・盛王琦・济王环・信王瑝・义王玼・陈王珪・丰王珙・恒王瑱・凉王璿・汴哀王璥
- 列传第五十八 - 韦见素・崔圆・崔涣・杜鸿渐
- 列传第五十九 - 冯盎・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黑齿常之・李多祚・李嗣业・白孝德
- 列传第六十 - 李光弼・王思礼・邓景山・辛云京
- 列传第六十一 - 崔光远・房琯・张镐・高适・畅璀
- 列传第六十二 - 李暠・李麟・李国贞・李峘・李巨
- 列传第六十三 - 苗晋卿・裴冕・裴遵庆
- 列传第六十四 - 鲁炅・裴茙・来瑱・周智光
- 列传第六十五 - 崔器・赵国珍・崔瓘・敬括・韦元甫・魏少游・卫伯玉・李承
- 列传第六十六 肃宗代宗诸子 - 越王系・承天皇帝倓・卫王佖・彭王仅・兖王僩・泾王侹・郓王荣・襄王僙・杞王倕・召王偲・恭懿太子佋・定王侗・淮阳王僖・昭靖太子邈・均王遐・睦王述・丹王逾・恩王连・韩王迥・简王遘・益王迺・隋王迅・荆王选・蜀王溯・忻王造・韶王暹・嘉王运・端王遇・循王遹・恭王通・原王逵・雅王逸
- 列传第六十七 - 严武・郭英乂・崔宁・严震・严砺
- 列传第六十八 - 元载・王缙・杨炎・黎干・庾准
- 列传第六十九 - 杨绾・崔祐甫・常衮
- 列传第七十 - 郭子仪
- 列传第七十一 - 仆固怀恩・梁崇义・李怀光
- 列传第七十二 - 张献诚・路嗣恭・曲环・崔汉衡・杨朝晟・樊泽・李叔明・裴胄
- 列传第七十三 - 刘晏・第五琦・班宏・王绍・李巽
- 列传第七十四 - 薛嵩・令狐彰・田神功・侯希逸・李正己
- 列传第七十五 - 张镒・刘从一・萧复・柳浑
- 列传第七十六 - 李揆・李涵・陈少游・卢惎・裴谞
- 列传第七十七 - 姚令言・张光晟・源休・乔琳・张涉・蒋镇・洪经纶・彭偃
- 列传第七十八 - 段秀实・颜真卿
- 列传第七十九 - 韩滉・张延赏
- 列传第八十 - 王玙・李泌・崔造・关播
- 列传第八十一 - 李勉・李皋
- 列传第八十二 - 李抱玉・李抱真・王虔休・卢从史・李芃・李澄
- 列传第八十三 - 李晟
- 列传第八十四 - 马燧・浑瑊
- 列传第八十五 - 卢杞・白志贞・裴延龄・韦渠牟・李齐运・李实・韦执谊・王叔文・程异・皇甫镈
- 列传第八十六 - 窦参・齐映・刘滋・卢迈・崔损・齐抗
- 列传第八十七 - 徐浩・赵涓・刘太真・李纾・邵说・于邵・崔元翰・于公异・吕渭・郑云逵・李益・李贺
- 列传第八十八 - 赵憬・韦伦・贾耽・姜公辅
- 列传第八十九 - 陆贽
- 列传第九十 - 韦皋・张建封・卢群
- 列传第九十一 - 田承嗣・田弘正・张孝忠
- 列传第九十二 - 李宝臣・王武俊・王廷凑
- 列传第九十三 - 李怀仙・朱滔・刘怦・程日华・李全略
- 列传第九十四 - 尚可孤・李观・戴休颜・阳惠元・李元谅・韩游瑰・贾隐林・杜希全・尉迟胜・邢君牙・杨朝晟・张敬则
- 列传第九十五 - 刘玄佐・董晋・陆长源・刘全谅・李忠臣・李希烈・吴少诚
- 列传第九十六 - 薛播・鲍防・李自良・李说・严绶・萧昕・杜亚・王纬・李若初・于颀・卢征・杨凭・郑元・杜兼・裴玢・薛伾
- 列传第九十七 - 杜黄裳・高郢・杜佑
- 列传第九十八 - 裴垍・李吉甫・李藩・权德舆
- 列传第九十九 - 于休烈・令狐峘・归崇敬・奚陟・张荐・蒋乂・柳登・沈传师
- 列传第一百 德宗顺宗诸子 - 舒王谊・通王谌・虔王谅・肃王详・文敬太子謜・资王谦・代王𬤇・昭王诫・钦王谔・珍王𫍯・郯王经等
- 列传第一百一 - 高崇文・伊慎・朱忠亮・刘昌裔・范希朝・王锷・阎巨源・孟元阳・赵昌
- 列传第一百二 - 马璘・郝廷玉・王栖曜・刘昌・李景略・张万福・高固・郝玼・段佐・史敬奉
- 列传第一百三 - 姚南仲・刘迺・袁高・段平仲・薛存诚・卢坦
- 列传第一百四 - 孔巢父・许孟容・吕元膺・刘栖楚・张宿・熊望・柏耆
- 列传第一百五 - 穆宁・崔邠・窦群・李逊・薛戎
- 列传第一百六 - 于𬱖・韩弘・王智兴
- 列传第一百七 - 王翃・郗士美・李鄘・辛秘・马总・韦弘景・王彦威
- 列传第一百八 - 武元衡・郑余庆・韦贯之
- 列传第一百九 - 卫次公・郑𬘡・韦处厚・崔群・路随
- 列传第一百十 - 韩愈・张籍・孟郊・唐衢・李翱・宇文籍・刘禹锡・柳宗元・韦辞
- 列传第一百十一 - 李光进・乌重胤・王沛・李珙・李祐・董重质・杨元卿・刘悟・刘沔・石雄
- 列传第一百十二 - 潘孟阳・李翛・王遂・曹华・韦绶・郑权・卢士玫・韩全义・高霞寓・高瑀・崔戎・陆亘・张正甫
- 列传第一百十三 - 孟简・胡证・崔元略・杜元颖・崔弘礼・李虞仲・王质・卢简辞
- 列传第一百十四 - 王播・李绛・杨于陵
- 列传第一百十五 - 韦夏卿・王正雅・柳公绰・崔玄亮・温造・郭承嘏・殷侑・徐晦
- 列传第一百十六 - 元稹・白居易
- 列传第一百十七 - 赵宗儒・窦易直・李逢吉・段文昌・宋申锡・李程
- 列传第一百十八 - 韦温・独孤郁・钱徽・高𬬩・冯宿・封敖
- 列传第一百十九 - 李训・郑注・王涯・王璠・贾𫗧・舒元舆・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
- 列传第一百二十 - 裴度
-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 李渤・张仲方・裴潾・李中敏・李甘・高元裕・李汉・李景俭
- 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 令狐楚・牛僧孺・萧俛・李石
- 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 郑覃・陈夷行・李绅・李回・李珏・李固言
- 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 李德裕
- 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宪宗二十子・穆宗五子・敬宗五子・文宗二子・武宗五子・宣宗十一子・懿宗八子・僖宗二子・昭宗十子 - 惠昭太子宁・澧王恽・深王悰・洋王忻・绛王悟・建王恪・鄜王憬等・怀懿太子凑・安王溶・悼怀太子普・梁王休复・让王执中・纪王言扬・陈王成美・庄恪太子永・蒋王宗俭・德王裕・棣王祤等・嗣襄王煴・朱玫・王行瑜
- 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 李宗闵・杨嗣复・杨虞卿・马植・李让夷・魏謩・周墀・崔龟从・郑肃・卢商
-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 崔慎由・崔珙・卢钧・裴休・杨收・韦保衡・路岩・夏侯孜・刘瞻・刘瑑・曹确・毕𫍯・杜审权・刘邺・豆卢瑑
-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 赵隐・张裼・李蔚・崔彦昭・郑畋・卢携・王徽
- 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 萧遘・孔纬・韦昭度・崔昭纬・张濬・朱朴・郑綮・刘崇望・徐彦若・陆扆・柳璨
- 列传第一百三十 - 朱克融・李载义・杨志诚・张仲武・张允伸・张公素・李可举・李全忠
- 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 史宪诚・何进滔・韩允忠・乐彦祯・罗弘信
- 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 王重荣・王处存・诸葛爽・高骈・时溥・朱瑄
- 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外戚 - 独孤怀恩・窦德明・长孙敞・武承嗣・韦温・王仁皎・吴溆・窦觎・柳晟・王子颜
- 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宦官 - 杨思勗・高力士・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附传刘希暹・贾明观)・窦文场・霍仙鸣・俱文珍・吐突承璀・王守澄・田令孜・杨复光・杨复恭
-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上 良吏上 - 韦仁寿・陈君宾・张允济・李桐客・李素立・薛大鼎・贾敦颐・李君球・崔知温・高智周・田仁会・韦机・权怀恩・冯元常・蒋俨・王方翼・薛季昶
-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下 良吏下 - 裴怀古・张知謇・杨元琰・倪若水・李濬・阳峤・宋庆礼・姜师度・强循・潘好礼・杨茂谦・杨玚・崔隐甫・李尚隐・吕𬤇・萧定・蒋沇・薛珏・李惠登・任迪简・范传正・袁滋・薛苹・阎济美
-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上 酷吏上 - 来俊臣・周兴・傅游艺・丘神𪟝・索元礼・侯思止・万国俊・来子珣・王弘义・郭霸・吉顼
-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下 酷吏下 - 姚绍之・周利贞・王旭・吉温・罗希奭・毛若虚・敬羽
-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上 忠义上 - 夏侯端・刘感・常达・罗士信・吕子臧・张道源・李公逸・张善相・李玄通・敬君弘・冯立・谢叔方・王义方・成三郎・尹元贞・高叡・王同皎・苏安恒・俞文俊・王求礼・燕钦融・安金藏
-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下 忠义下 - 李憕・张介然・崔无诐・卢奕・蒋清・颜杲卿・薛愿・张巡・许远・程千里・袁光庭・邵真・符璘・赵晔・石演芬・张伾・甄济・刘敦儒・高沐・贾直言・庾敬休・辛谠
- 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孝友 - 李知本・张志宽・刘君良・王君操・赵弘智・陈集原・元让・裴敬彝・裴守真・李日知・崔沔・陆南金・张琇・梁文贞・崔衍・丁公著・罗让
-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上 儒学上 - 徐文远・陆德明・曹宪・欧阳询・朱子奢・张士衡・贾公彦・张后胤・盖文达・谷那律・萧德言・许叔牙・敬播・刘伯庄・秦景通・罗道琮
-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学下 - 邢文伟・高子贡・郎余令・路敬淳・王元感・王绍宗・韦叔夏・祝钦明・郭山恽・柳冲・卢粲・尹知章・徐岱・苏弁・陆质・冯伉・韦表微・许康佐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上 文苑上 - 孔绍安・袁朗・贺德仁・庾抱・蔡允恭・郑世翼・谢偃・崔信明・张蕴古・刘胤之・张昌龄・崔行功・孟利贞・董思恭・元思敬・徐齐聃・杜易简・卢照邻・杨炯・王勃・骆宾王・邓玄挺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中 文苑中 - 郭正一・元万顷・乔知之・刘允济・富嘉谟・员半千・刘宪・王适・司马锽・梁载言・沈佺期・陈子昂・宋之问・阎朝隐・王无竞・贾曾・许景先・贺知章・张旭・席豫・齐澣・王澣・李邕・孙逖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下 文苑下 - 李华・萧颖士・陆据・崔颢・王昌龄・孟浩然・元德秀・王维・李白・杜甫・吴通玄・王仲舒・崔咸・唐次・刘蕡・李商隐・温庭筠・薛逢・李拯・李巨川・司空图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方伎 - 崔善为・薛颐・甄权・宋侠・许胤宗・乙弗弘礼・袁天纲・孙思邈・明崇俨・张憬藏・李嗣真・张文仲・尚献甫・孟诜・严善思・金梁凤・张果・叶法善・僧玄奘・神秀・一行・桑道茂
-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 隐逸 - 王绩・田游岩・史德义・王友贞・卢鸿一・王希夷・卫大经・李元恺・王守慎・徐仁纪・孙处玄・白履忠・王远知・潘师正・刘道合・司马承祯・吴筠・孔述睿・阳城・崔觐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列女 - 李德武妻裴氏・杨庆妻王氏・杨三安妻李氏・魏衡妻王氏・樊会仁母敬氏・绛州孝女卫氏・濮州孝女贾氏・郑义宗妻卢氏・刘寂妻夏侯氏・楚王灵龟妃上官氏・杨绍宗妻王氏・于敏直妻张氏・冀州女子王・樊彦琛妻魏氏・邹保英妻奚氏・宋庭瑜妻魏氏・崔绘妻卢氏・奉天县窦氏二女・卢甫妻李氏・邹待征妻薄氏・李湍妻・董昌龄母杨氏・韦雍妻兰陵县君萧氏・衡方厚妻武昌县君程氏・女道士李玄真・孝女王和子
-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上 突厥上 - 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突利可汗・李思摩・车鼻可汗・单于 瀚海二都护府・骨咄禄・默啜・毗伽可汗・登利
-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下 突厥下 - 处罗可汗・射匮可汗・统叶护可汗・莫贺咄侯屈利俟毗可汗・咄陆可汗泥孰・沙钵罗・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乙毗射匮可汗・阿史那贺鲁・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突骑施乌质勒・苏禄
-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回纥 - 回纥
-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 吐蕃上 - 吐蕃
-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 吐蕃下 - 吐蕃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南蛮西南蛮 - 林邑国・婆利国・盘盘国・真腊国・陀洹国・诃陵国・堕和罗国・堕婆登国・东谢蛮・西赵蛮・牂牱蛮・南平獠・东女国・南诏蛮・骠国
-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西戎 - 泥婆罗・党项羌・高昌・吐谷浑・焉耆国・龟兹国・疏勒国・于阗国・天竺国・罽宾国・康国・波斯国・拂菻国・大食国
-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上 东夷 - 高丽・百济国・新罗国・倭国・日本国
-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下 北狄 - 铁勒・契丹・奚国・室韦・靺鞨・渤海靺鞨・霫・乌罗浑国
- 列传第一百五十上 - 安禄山・高尚・孙孝哲・史思明
- 列传第一百五十下 - 朱泚・黄巢・秦宗权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旧五代史》卷84《晋少帝纪四》开运二年六月“监修国史刘昫、史官张昭远等以新修《唐书》纪志列传并目录二百三卷上之”。
- ^ 赵莹与刘昫进上唐史者,均未用过“《唐书》”之名,《册府元龟》卷554《恩奖》作“一云开运二年史馆上新修前朝《李氏书》”,卷557《采撰三》作“晋少帝开运二年史官上新修《李氏书》纪志列传共二百一十三卷并目录一卷,都计二十帙。”
- ^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一六“旧唐书前半全用实录国史旧本”条指出:“(宣宗)本纪书吴湘狱桉至千馀字;(懿宗)本纪咸通八年并将延资库计账贯匹之数琐屑开入,绝似民间计簿;其除官必先具旧衔再入新衔,如以某官某人为某官,下至刺史亦书于本纪;是以动辄累幅,虽邸抄除目,无此繁芜也。然亦有未可轻訾者,凡本纪只略具事由而其事则详于列传,此书如庞勋之乱,黄巢之乱,李茂贞、王行瑜等之劫迁,朱温之篡弑,即于本纪详之,不待翻阅各传已一览了如。”
- ^ 《进新修唐书表》是1060年8月10日(北宋嘉祐五年七月戊戌),欧阳修为提举编修,曾公亮所作。
- ^ 杭世骏在〈与赵诚夫书〉提到《唐绍传》中称“先天二年,今上讲武于骊山”,“今上”谓唐玄宗,这是沿用张说《玄宗实录》原文,不妥。(《道古堂文集》卷二十)
- ^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六“旧唐书前半全用实录国史旧本”条
- ^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六《旧唐书前半部全用实录国史旧本》条:“惟全录旧文,而旧时史官,本皆名手,故各传有极工者。如《高仙芝》《封常清》二传,……又如《郭子仪传》。……因此可知唐史官之老于文学也。……其馀列传……文笔极为简净,……五代修史诸人,如张昭远、贾纬等,亦皆精于史学。”
- ^ 《日知录》卷二十六
延伸阅读
编辑[编]
- 在维基文库阅读本作品原文( 在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 《旧唐书 (四库全书本)》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唐书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外部链接
编辑- 《旧唐书》全文 (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旧唐书》全文 (简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刘昫. 《舊唐書》(全十六册).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年5月. CSBN 11018·656. ISBN 7101003192. OCLC 4080104 (中文(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