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翅雀 (小说)

是美國作家唐娜·塔特所著的一部小說

金翅雀》(英语:The Goldfinch)是美国作家唐娜·塔特所著的一部小说,出版于2013年,是塔特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本书获得了包括2014年普利策小说奖在内的多项荣誉,并在2019年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

金翅雀
The Goldfinch
初版封面
作者唐娜·塔特
类型小说
语言英文
发行信息
出版机构利特尔和布朗出版社英语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出版时间2013年9月23日 (2013-09-23)
出版地点美国
媒介实体书
页数771
规范控制
ISBN9781408704950
OCLC[1]

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成长故事英语Coming-of-age story,主人公提奥多·戴克的母亲在一场针对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恐怖袭击中罹难,幸存下来的提奥多意外地从爆炸后的废墟中带走了荷兰黄金时代的知名画作《金翅雀》。提奥多在之后的十几年里历经坎坷,而这幅画则成为了他唯一的希望。

画作《金翅雀》的作者是荷兰画家卡尔·法布里蒂乌斯。他被公认是荷兰绘画大师伦勃朗最出色的弟子,但他在1654年(创作《金翅雀》的同年)代尔夫特的一场军火库大爆炸中丧生,几乎全部作品被毁,《金翅雀》是他仅存的画作之一[1]

情节梗概

编辑

全书以27岁的美国男子提奥多·戴克的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倒叙。在他13岁时的一天,提奥被母亲带去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参观一场以荷兰绘画为主题的展览,展览上有母亲最喜爱的画作之一,卡尔·法布里蒂乌斯的《金翅雀》。在博物馆里,提奥被一位观展老人带领的一个红发小女孩所吸引。参观过程中,博物馆突然遭到爆炸袭击,包括提奥母亲在内的多人丧生。在爆炸后的废墟中,提奥偶遇了那位老年参观者。身负重伤的他交给提奥一枚戒指,又告诉他一段晦涩难解的讯息,随后伤重去世。意识模糊而不知所措的提奥听从老人的指示,从废墟中拾起了《金翅雀》,并成功独自从爆炸现场逃生。

失去监护人的提奥搬进了儿时好友安迪·巴伯的家,借宿在巴伯全家位于纽约公园大道的豪宅。他破解了老人临终前的呓语,并遵从其遗愿,将戒指交给了老人的合作伙伴,昵称“霍比”的詹姆士·霍巴特。提奥从霍比处得知,罹难的老人名叫威尔顿·布莱威尔,昵称“威尔蒂”,同霍比一起经营一间古董店。和威尔蒂在博物馆同行的红发小女孩名叫皮帕,是威尔蒂的外甥女,母亲去世后一直与霍比和威尔蒂一同生活。提奥与霍比成为了朋友,不时来古董店探访霍比和在爆炸中受伤的皮帕,并对皮帕心生爱意。

就在提奥开始适应自己的新生活和新伙伴时,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再次打乱了他的生活。在提奥母亲去世前一年多就抛弃妻儿的提奥父亲突然带着自己的新女友到访,将提奥接到了他们在拉斯维加斯的现住处。提奥将《金翅雀》带到了拉斯维加斯。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位新朋友——来自乌克兰,随商人父亲周游世界的“问题少年”波里斯。由于提奥和波里斯大多数时间里都没有监护人看管,他们很快就变得亲密无间,每天下午饮酒、吸食大麻和其他毒品。不久后,深陷赌债的提奥父亲在一起车祸中离奇身亡,提奥决定告别波里斯,孤身一人返回纽约。无家可归的他来到了霍比的古董店寄居,并恰好遇见了在瑞士的一间特殊学校就读、在感恩节假期回家探望霍比的皮帕。

故事向前快进八年,成年的提奥已经成为霍比在古董店的合伙人,皮帕则搬去了伦敦,和男友共同生活。由于担心自己被当作盗画贼,他多年来一直将《金翅雀》藏在一间仓库里。他与安迪的妹妹订了婚,但依然为自己对皮帕的爱而痛苦彷徨,只能从两人在纽约的偶尔重逢当中得到快乐。他在过去的这些年中逐渐染上了对鸦片类处方药的依赖,还为了帮助霍比度过财政难关而开始出售赝品文物。《金翅雀》和假文物的秘密让他备受惶恐与罪恶感的折磨。

提奥与波里斯在纽约意外相遇,后者此时已经娶妻生子,并靠着不法勾当积累了大量财富。波里斯向提奥坦白自己在拉斯维加斯时就将提奥的《金翅雀》偷走,提奥在仓库中隐藏多年的包裹只是被调包过的假货,真正的画作一直被用作交易抵押物,在罪犯和毒贩之间转手,并在一次出了差错的交易中下落不明。提奥无比震惊,但波里斯表示自己一直以来都懊悔不已,始终想要帮助提奥寻回《金翅雀》。在提奥的订婚宴会上,波里斯不期而至,声称自己已经找到了寻回画作的方法,并把提奥带到了阿姆斯特丹。波里斯和手下成功将画作从偷走它的毒贩处窃回,但遭遇了对方雇佣的持枪杀手。在纠缠中,提奥和波里斯各自击毙了一名杀手,但画作也被对方的一名手下带走,消失无踪。

波里斯将提奥一人留在宾馆房间,自己离开。提奥担惊受怕,整日饮酒吸毒。他打算离开荷兰但未能成功,绝望之中尝试自杀。几天后,波里斯重新现身,告诉提奥自己向专门负责寻找遗失艺术品的警察报了信,包括《金翅雀》在内的多幅失窃名画已经被寻回,波里斯还得到了一笔巨额奖金。

回到纽约后,提奥用波里斯送给他的奖金逐件赎回自己卖出的假文物。全书以提奥的一段漫长的思考作结:他思忖自己的经历在多大程度上是命运或性格注定,品味法布里蒂乌斯在《金翅雀》中展现的高超技艺,并回想“历史中那些热爱美好事物,悉心照料它们,并拯救它们于危难之中的人”。

评价

编辑

评论家们对《金翅雀》的评价两极分化[2]。图书评论杂志《柯克斯书评英语Kirkus Reviews》与《书单英语Booklist》都为《金翅雀》给出了代表特别推荐的“星级”评价[3][4]。作家斯蒂芬·金认为塔特是“惊人出色的作家”和“极佳的叙述者”,指《金翅雀》打消了他“所有的疑虑”,是一部“既触动心灵,又触动思想”的作品[5][6]。《纽约时报》书评人角谷美智子赞赏小说有查尔斯·狄更斯的风范,认为提奥和波里斯将会像喜剧组合劳莱与哈台、《等待戈多》中的弗拉季米尔与爱斯特拉冈,以及《梅森和迪克逊》中的两位主角一样,成为一对经典的二人组[7]。《泰晤士报》也将塔特与文学大师相提并论,把《金翅雀》比作“写枪的狄更斯、写毒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古董的托尔斯泰[8]。法国《世界报》书评形容《金翅雀》值得读者一读再读,并从每一次阅读中发现新的美妙之处,正如书中描写的博物馆艺廊一样[9]。《卫报》的卡米拉·沙姆西英语Kamila Shamsie盛赞《金翅雀》是“惊人的成就”[10],《独立报》的评论也认为本书是2013年最好的小说之一[11]

然而,正如《名利场》所指,《金翅雀》也遭到了美国一些最重要的评论家史无前例的猛烈抨击,甚至有人认为它标志着“阅读”这一行为本身已经岌岌可危[2]。《纽约客》书评人詹姆士·伍德英语James Wood (critic)认为《金翅雀》标志着塔特作品质量的大幅退步,风格、语句和情节都与儿童文学水准相当[12];在该书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后,伍德更评论称,这代表了当今文学世界是一个“幼儿化”的、连成人都在读《哈利·波特》的世界[2]。《卫报》的另一名书评人朱莉·梅尔森英语Julie Myerson也指出了《金翅雀》中诸多对《哈利·波特》的直接提及和间接借鉴,认为它纯粹是一部向《哈利·波特》致敬的作品,是好坏分明、缺乏深意的儿童读物[13]。《纽约书评》的弗朗辛·普洛斯英语Francine Prose认为尽管《金翅雀》的情节确实与狄更斯作品有表面上的相似之处,塔特的写作风格却完全不具备狄更斯文字的独创性、精确度和深度,而像是未经打磨、陈词滥调的半成品[14]。《巴黎评论英语The Paris Review》主编洛林·斯坦英语Lorin Stein也评价称《金翅雀》“完全没有打破陈词滥调——它本身就是陈词滥调”[2]

荣誉

编辑

《金翅雀》获得了2014年的普利策小说奖[15]

此外,《金翅雀》还入选了亚马逊2013年最佳图书[16]与《纽约时报》2013年十佳图书[17],入围了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18]百利女性小说奖[19]的决选,并获得了安德鲁·卡内基优秀小说奖章英语Andrew Carnegie Medals for Excellence in Fiction and Nonfiction[20]

电影改编

编辑

2019年,《金翅雀》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由华纳兄弟亚马逊影业共同出品,约翰·克劳利执导,成年提奥和波里斯的角色分别由安塞尔·埃尔格特阿纽林·巴纳德饰演。影片于2019年9月13日在北美上映。[2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Jones, Jonathan. Between the water and the sky. The Guardian. 2001-05-11 [2019-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8) (英语). 
  2. ^ 2.0 2.1 2.2 2.3 Peretz, Evgenia. It’s Tartt—But Is It Art?. Vanity Fair. 2014-06-11 [2019-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7) (英语). 
  3. ^ THE GOLDFINCH by Donna Tartt. Kirkus Review. 2013-07-29 [2019-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英语). 
  4. ^ Goldfinch, by Donna Tartt. Booklist. 2013-09-01 [2019-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0) (英语). 
  5. ^ Eby, Margaret. Stephen King slams 'Twilight' as 'tweenager porn'. New York Daily News. 2013-09-21 [2019-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2) (英语). 
  6. ^ King, Stephen. Flights of Fancy. The New York Times. 2013-10-10 [2019-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30) (英语). 
  7. ^ Kakutani, Michiko. A Painting as Talisman, as Enduring as Loved Ones Are Not. The New York Times. 2013-10-07 [2019-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7) (英语). 
  8. ^ O’Connell, Alex. The Goldfinch by Donna Tartt. The Times. 2013-10-19 [2019-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9) (英语).  
  9. ^ Leyris, Raphaëlle. « Le Chardonneret », de Donna Tartt : de haute volée. Le Monde. 2014-01-09 [2019-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9) (法语). 
  10. ^ Shamsie, Kamila. The Goldfinch by Donna Tartt – review. The Guardian. 2013-10-17 [2019-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0) (英语). 
  11. ^ Kidd, James. Review: The Goldfinch, By Donna Tart. The Independent. 2013-10-20 [2019-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7) (英语). 
  12. ^ Wood, James. The New Curiosity Shop. The New Yorker. 2013-10-21 [2019-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4) (英语). 
  13. ^ Myerson, Julie. The Goldfinch by Donna Tartt – review. The Guardian. 2013-10-19 [2019-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3) (英语). 
  14. ^ Prose, Francine. After Great Expectations.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2014-01-09 [2019-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6) (英语). 
  15. ^ 2014 Pulitzer Prizes. The Pulitzer Prizes. [2019-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4) (英语). 
  16. ^ Best Books of 2013. Amazon. [2019-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4) (英语). 
  17. ^ The 10 Best Books of 2013. The New York Times. 2013-12-04 [2019-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6) (英语). 
  18. ^ Announcing the National Book Critics Awards Finalists for Publishing Year 2013. The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2014-01-13 [2019-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5) (英语). 
  19. ^ Baileys Women’s Prize for Fiction Announce the 2014 Shortlist. Women's Prize for Fiction. [2019-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31) (英语). 
  20. ^ 'The Goldfinch,' 'The Bully Pulpit' win 2014 Andrew Carnegie Medals for Excellence in Fiction and Nonfiction.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2014-07-01 [2019-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2) (英语). 
  21. ^ The Goldfinch. Warner Bros. [2019-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