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

科技領域

金融科技(英语:Financial technology,简称FinTech),是指一群企业运用科技手段使得金融服务变得更有效率,因而形成的一种经济产业。这些金融科技公司通常在新创立时的目标就是想要瓦解眼前那些不够科技化的大型金融企业和体系。[1][2] 即使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经济体之一的美国,虽说这种金融服务变化的演变仍处于早期阶段[3],但历经COVID-19疫情后,各国的金融业数字化有加速的趋势[4]学术上,金融科技可包含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和大数据(Big Data)四大范畴。有学者将其并称为金融科技的"ABCD"。[5]

2010年代对金融科技初步的分类目标
2018年金融科技-亚太前瞻论坛于斯里兰卡一间渡假村举办

定义及关键领域

编辑

位于爱尔兰国家数字研究中心(NDRC英语National Digital Research Centre)把金融科技定义为一种“金融服务创新”,同时认可这个名词也可以用于指称那些广泛应用科技的领域,例如:前端的消费性产品、新进入者与现有玩家的竞争、甚至指区块链比特币的创新技术。[6] 同时亦有观点指出,由于金融业大多较保守,所以只要将金融服务数字化便可广义地称为金融科技,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后各国开放的纯网银均属之[7]。 FinTech 可说是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案对于金融服务业的业务模式、产品、流程、和应用系统的开发来说,具有强烈颠覆性创新的特性。这些解决方案可以从下面五个比较显著的差异性来分类。[8]

  1. 银行业和保险业分属两个不同的业务领域:保险业的解决方案通常被称为“InsurTech”。
  2. 支持不同业务处理流程:例如财务信息、支付、投资、融资、投资顾问、跨进程支持等。移动支付系统就是其中一例。 [9]
  3. 目标客户群的不同:在银行业因应客群不同而有零售金融、企业金融、私人银行;保险业则可分为人寿保险、非人寿保险两大类。例如以远程通信及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的人寿保险(telematics-based insurances 通常指藉智能车载系统的辅助来进行风险评估)就是利用非人寿保险领域的客户行为来核算寿险保费。
  4. 交流模式不同:可分为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消费者(B2C)、消费者对消费者(C2C)。社交网型金融交易(social trading solutions)就是一种C2C。
  5. 市场定位不同:例如某些方案仅提供互补性的个人财务管理服务,而有的方案则可能专注于提供像P2P网络借贷这种具竞争性的解决方案。
产业别 业务处理 客户类型 交流形式 市场定位
  • 银行
  • 保险
  • 银行/保险公司
  • 非银行/保险公司 – 银行/保险公司-合作
  • 非银行/保险公司 – 银行/保险公司-竞争

全球在金融科技的投资从2008年的9.3亿美元到2014年的120亿美元总共成长了12倍。[11]根据伦敦市长办公室表示:新兴的金融科技业在伦敦有着快速成长,我们劳动人口约有40%是在金融业和科技业服务;[12] FundingCircle, Nutmeg 和 TransferWise等公司是比较有名的代表。

2014年欧洲总共有15亿美元投资在金融科技上:其中总部在伦敦的公司占有5.39亿;在阿姆斯特丹的占有3.06亿;在斯德哥尔摩的占有2.66亿。在欧盟过去的十年里,就获得投资基金挹注的多寡而言,斯德哥尔摩是仅次于伦敦的城市。 [13]

 
早在1989年欧洲学界开始讨论的“智能商业”预判网络和电脑科技将改变金融运转模式。

在亚太地区,2015年四月有一个新的金融科技中心在澳大利亚雪梨开幕以因应这个成长态势。[14] 现在已经有一批有实力的金融科技企业:包括Tyro Payments、Nimble、Stockspot、Pocketbook and SocietyOne等公司在市场上拼搏,而这个中心将会加速这方面的成长。[15] 香港正在准备成立一个金融科技的创新实验室,这对于孕育当地的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将会有很大的帮助。[16]

在学术方面,金融数据科学协会(FDS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成立的同时举办了第一次的大型活动;参加的成员来自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NLP)等领域。FDSA的宗旨是试图建立一个结合电脑与投资统计的研究型社群。至于企业方面,宾州大学的华顿商学院在2014年十月成立了Wharton FinTech,他们的目标是希望结合金融科技业内的学术界、创意人才、投资者以及各方意见领袖,共同重新塑造全球的金融服务的业态。而香港大学的法学院和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曾经共同发表过一篇关于FinTech的演进及其法规的研究报告。[17]

金融科技已被用于自动化保险,交易和风险管理。[18][19]

这服务服务可能来自各个不同的独立供应商,包括至少一家持牌银行或保险公司。互联已通过开放应用程序接口和开放银行服务实现,并得到欧洲支付服务指令法规的支持。[20]

在资本市场中交易时,创新的电子交易平台可以在线和实时地促进交易。社交交易网络允许投资者观察其同行和专家交易员的交易行为,跟随他们在货币兑换和资本市场的交易策略。该平台要求一点知识或根本不需要了解金融市场,并被世界经济论坛[21]形容为提供“传统财富管理机构的低成本,成熟的替代方案”的颠覆者。

智能投顾是一类的自动化的财务顾问,可在适度至极小的人为干扰之下在线提供财务建议以及投资管理。[22] 它们根据数学规则或算法提供数字财务咨询,因此可以代替人类顾问成为一个低成本的替代方案。

全球金融科技投资从2008年的9.3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220亿美元,增长了2,200% 以上。[23]而且增长并未结束。在2018年的前六个月,全球投资于金融科技-包括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和合并与收购都是非常出色的,部分原因在于两宗大交易-Vantiv以129亿美元收购WorldPay,以及蚂蚁金服筹集的140亿美元风险投资资金。2018年中期的资金已经超过了2017年的金融科技资金的总额,在通过875笔交易达到了579亿美元,并且快速地正在超越2015年的峰值。

表彰及奖励

编辑

富比世财经杂志(Forbes)曾经发布过一份金融科技先进企业的名单“2016富比世全球FinTech 50”。[24]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则受英国财政部委托,在2016年二月份发表了一份当年环境调查,比较了七个FinTech 枢纽区域的特色;其中加州以人才和资金见长,英国以政府政策胜出,而纽约则以旺盛的需求超越其他区域。[25]2018年起深圳金融办与香港金管局联合办理一个“深圳金融科技暑期实习计划”遴选金融专业优秀香港大学生前往深圳学习fintech技术。[26]

产业环境

编辑

在财务投资顾问业界,具有一定地位的富达投资和金融科技的新创公司FutureAdvisor(被贝莱德收购)相互结盟,使新的科技能够在一个杰出的资金管理者内部运行。[27] 甚至于一些著名的名人大腕如饶舌歌手史努比狗狗Nas都开始把他们的资金投注在新兴的FinTech新创公司Robinhood。[28]

根据伦敦市长办公室的说法,伦敦新兴的金融科技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实现了快速成长。在伦敦市,40%的劳动力从事金融和技术服务。[12]

2014年在欧洲,金融科技公司获得投资15亿美元,总部位于伦敦的公司获得5.39亿美元,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公司获得3.06亿美元,位于斯德哥尔摩公司获得2.66亿美元投资。然而在2018年,这种分布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在2018年的上半年,英国仍然以获得投资160亿美元在金融科技中占相比欧洲共获得的260亿美元而位居欧洲第一。[*] 在伦敦之后,斯德哥尔摩是过去10年来是欧洲获得第二大资助的城市。欧洲的金融科技交易到达了五个季度高点,从2015年第四季度的37上升到了2016年第一个季度的47。[13][29] 欧盟仍然通过不断采用新的准则和条例以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在2018年实施的支付服务指令和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自英国退出欧盟以来,北欧的立陶宛开始成为了金融科技公司的注册中心。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底立陶宛拥有共117个金融科技公司注册当地,而2013年剩下45个,同年授予35个新许可证。[30]

2015年4月,在亚太地区金融科技的增长使悉尼成为一个新的金融科技中心。[14] 毕马威表示,2017年悉尼的金融服务业创造了国内总生产值的9%。[15] 澳洲政府打算鼓励这种增长,并于2019年中期宣布实施开放式银行体制。[31]同年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在香港推出。[16]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启动了一项名为金融科技与创新组织的计划,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初创企业。它承诺在未来五年内为金融科技领域投入2.25亿美元。[32],2017年后深圳、新加坡及香港成立“金融科技联盟”促进三地 FinTech 交流。[33]

未来展望

编辑

金融业一般都被认为是个很容易被软件摧毁的行业,其原因在于金融服务和出版业一样,所提供服务的内容是建构在电脑的比特上,而不是由实在的事务所构成的。直到现在为止,金融业仍然是一个受到严格监管的行业。他们平安度过了互联网泡沫的风暴期并没有遭到重大的动荡,但是这一波创业的风潮正加速地析构那些全球性银行。[34] 然而,越来越严格的银行保密和洗钱防制的法规遵循要求,的确对于FinTech公司造成一定的威胁。[35]

另外,区块链技术续渐提升,对金融业而言可革新基础架构,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建设。由法国凯捷管理顾问公司 (凯捷)、 职业社交网站领英 (LinkedIn)、与非营利金融组织欧洲财务管理协会 (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 Association , EFMA) 公布的 “2017 年全球金融科技报告”(World FinTech Report 2017)[36] 提供的数字分析显示,全球各国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印度等积极投入金融科技。就投入领域而言导入大数据分析 (Big Data) 者近 90%、56% 在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54.7% 在区块链、52.3% 在自动机器人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50% 在应用程序接口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technologies)。[37]区块链数据分析皆为金融科技的重要领域。

 
商业科技化是金融科技化的前提条件,众多金融科技数据材料来源自商业,两者密不可分。

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第三季后放出重大消息,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8月10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介绍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实践DC/EP(DC,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EP,electronic payment,电子支付)时表示,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五年[38],其表明现在被称为“央行数字货币”的新物种可说是呼之欲出了。早在2016年平安集团、招商银行、微众银行等 40 多家金融机构共同成立首个中国深圳Fintech 数字货币联盟及中国深圳Fintech 研究院。2018年6月在深圳全资设立的“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其实就是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投资成立。

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表明FinTech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发展领域,[39]众多机制也已经浮上台面开始走入民间试验。[40]

挑战

编辑

除了现有的竞争者之外,FinTech公司也常面临金融监管单位的疑虑。[41] 由于网络黑客的威胁以及对于保护公司及个人客户敏感性财务资料的要求,信息安全是另一个监管单位关注的焦点。任何资料的泄漏,不论多么小,都可能毁掉一个FinTech公司的声誉。[42] 网络金融部门通常也容易成为“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目标。[43] 这类问题需要更先进的电脑科技去克服。

市场销售是另一个备受挑战的地方,因为许多FinTech公司常常被一些较大的传统竞争对手搞得精疲力尽。不过信息安全其实也是一些传统银行需要面对的挑战,因为他们也透过互联网来提供客户服务。 [44]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深圳金融科技大會. 前海新闻 Stand News. [2018-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3) (中文). 
  2. ^ Schueffel, Patrick. Taming the Beast: A Scientific Definition of Fintech.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7-03-09, 4 (4): 32–54 [2017-05-05]. ISSN 2183-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5) (英语). 
  3. ^ The State of Fintech in 2017. Toptal. [2017-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英语). 
  4. ^ 小金斧. 證券業數位化與FinTECH轉型挑戰. 小金斧. 
  5. ^ Lai, T. L. Statistical models and stochastic optimization in financial technology and investment science (PDF). Annals of Mathematics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317-345. [2022-06-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7-09). 
  6. ^ So what is FinTech?. National Digital Research Centre. March 2014 [26 Nov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8). 
  7. ^ 小金斧. 金融科技對銀行業造成什麼風險及挑戰?. 小金斧. 
  8. ^ Alt, R., Puschmann, T. (2012). The rise of customer-oriented banking - electronic markets are paving the way for change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Electronic Markets, 22(4), 203-2015.
  9. ^ 深圳FinTech全球峰会:粤港澳湾区金融科技体系完善. [2019-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9). 
  10. ^ Integrated Fintech to Announce Partnership. Auto Finance News. [9 Ma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0). 
  11. ^ The Boom in Global Fintech Investment (PDF). Accenture. 2014 [9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2-13). 
  12. ^ 12.0 12.1 What is FinTech and why does it matter to all entrepreneurs?. Hot Topics. July 2014 [9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6). 
  13. ^ 13.0 13.1 Stockholm FinTech: An overview of the FinTech sector in the greater Stockholm Region. Stockholm Business Region. June 2015 [12 Jul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7). 
  14. ^ 14.0 14.1 Sydney FinTech hub based on London’s Level39 coming next April. BRW. November 2014 [26 Nov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0). 
  15. ^ FinTech heats up competition with the youngest and fittest.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January 2015 [5 Jan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9). 
  16. ^ 16.0 16.1 FinTech Innovation Lab in Hong Kong Launches With Eight Firms. Forbes. February 2015 [9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9). 
  17. ^ The Evolution of FinTech: A New post Crisis Paradigm?. Douglas W. Arner, Janos Barberis, Ross P. Buckley. October 2015 [26 Octo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18. ^ Aldridge, I., Krawciw S., 2017. Real-Time Risk: What Investors Should Know About Fintech, High-Frequency Trading and Flash Crashes. Hoboken: Wiley. ISBN 978-1119318965
  19. ^ Sandy Fox; Matti Greenspan. What is FinTech?. eToro.com. 13 February 2017 [2019-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4). 
  20. ^ Scholten, Ulrich. Banking-as-a-Service - what you need to know. VentureSkies. [16 Januar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0). 
  21. ^ R. Jesse McWaters. How will the empowerment of individuals through automated systems and social networks transform the business of investment management?. The Future of Financial Services: How disruptive innovations are reshaping the way financial services are structured, provisioned and consumed (PDF) (报告). World Economic Forum: 125. June 2015 [2019-03-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2-10). 
  22. ^ Lieber, Ron. Financial Advice for People Who Aren’t Rich.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11, 2014 [2019-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8).  
  23. ^ Global Fintech Investment Growth Continues in 2016 (PDF). Accenture. 2017 [January 15, 20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1-16). 
  24. ^ Samantha Sharf. The Forbes Fintech50. Forbes. 2015-12-09 [2015-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3). 
  25. ^ An evalu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Tech sector (PDF). EY. February 24, 2016 [February 25, 20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0-13). 
  26. ^ 去「中國矽谷」學fintech. [2019-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5). 
  27. ^ Fidelity Investments Forges Alliance With Low-Cost Player. 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2014 [2016-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0). 
  28. ^ Nas, Snoop Dogg Bet Big On Robinhood App. Black Enterprise. September 2014 [2016年3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8月29日). 
  29. ^ Fintech Investments Skyrocket in 2016– Report. redherring.com. [July 12,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7). 
  30. ^ Brexit a boon for Lithuania's 'fintech' drive. The Business Times. [2019-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7) (英语). 
  31. ^ Subscribe | theaustralian. www.theaustralian.com.au. [2019-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32. ^ Fintech – the next frontier for Hong Kong’s battle with Singapore?. [2019-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7). 
  33. ^ 金融科技联盟[永久失效链接]
  34. ^ How FutureAdvisor plans to shake up wealth management. Fortune. May 2014 [2016-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7). 
  35. ^ Criminalizing Free Enterprise: The Bank Secrecy Act and the Cryptocurrency Revolution. Westlaw's Computer & Internet Journal. July 2, 2015 [2016-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4). 
  36. ^ The World FinTech Report 2017 Key Topics. Capgemini Worldwide. 2017-09-18 [2019-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2) (美国英语). 
  37. ^ 區塊鏈與金融科技之發展及應用 (PDF). [2019-02-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2-22). 
  38. ^ 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 [2019-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9). 
  39. ^ 新華社-央行提出金融科技发展三年规划. [2019-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2). 
  40. ^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綱要. [2019-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2). 
  41. ^ Old Laws, New Models. Taylor Wessing. October 2014 [2016-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0). 
  42. ^ Financial Startups Reimagine Banking, but Security Still Paramount. Cloudbric. 10 July 2015 [15 Sept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1). 
  43. ^ Who's Behind DDoS Attacks and How Can You Protect Your Website?. Cloudbric. 10 September 2015 [15 Sept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9). 
  44. ^ Who lies behind the latest cyber attacks on JPMorgan Chase?. The Economist. 28 August 2014 [2016-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