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英語:Financial technology,簡稱FinTech),是指一群企業運用科技手段使得金融服務變得更有效率,因而形成的一種經濟產業。這些金融科技公司通常在新創立時的目標就是想要瓦解眼前那些不夠科技化的大型金融企業和體系。[1][2] 即使在世界上最先進的數字經濟體之一的美國,雖說這種金融服務變化的演變仍處於早期階段[3],但歷經COVID-19疫情後,各國的金融業數位化有加速的趨勢[4]。學術上,金融科技可包含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區塊鏈(Blockchain)、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和巨量資料(Big Data)四大範疇。有學者將其並稱為金融科技的"ABCD"。[5]
定義及關鍵領域
編輯位於愛爾蘭國家數位研究中心(NDRC)把金融科技定義為一種「金融服務創新」,同時認可這個名詞也可以用於指稱那些廣泛應用科技的領域,例如:前端的消費性產品、新進入者與現有玩家的競爭、甚至指區塊鏈和比特幣的創新技術。[6] 同時亦有觀點指出,由於金融業大多較保守,所以只要將金融服務數位化便可廣義地稱為金融科技,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後各國開放的純網銀均屬之[7]。 FinTech 可說是一種新型的解決方案,這種方案對於金融服務業的業務模式、產品、流程、和應用系統的開發來說,具有強烈顛覆性創新的特性。這些解決方案可以從下面五個比較顯著的差異性來分類。[8]
- 銀行業和保險業分屬兩個不同的業務領域:保險業的解決方案通常被稱為「InsurTech」。
- 支援不同業務處理流程:例如財務資訊、支付、投資、融資、投資顧問、跨進程支援等。行動支付系統就是其中一例。 [9]
- 目標客戶群的不同:在銀行業因應客群不同而有零售金融、企業金融、私人銀行;保險業則可分為人壽保險、非人壽保險兩大類。例如以遠程通訊及資訊處理技術為基礎的人壽保險(telematics-based insurances 通常指藉智慧型車載系統的輔助來進行風險評估)就是利用非人壽保險領域的客戶行為來核算壽險保費。
- 交流模式不同:可分為企業對企業(B2B)、企業對消費者(B2C)、消費者對消費者(C2C)。社交網型金融交易(social trading solutions)就是一種C2C。
- 市場定位不同:例如某些方案僅提供互補性的個人財務管理服務,而有的方案則可能專注於提供像P2P網路借貸這種具競爭性的解決方案。
產業別 | 業務處理 | 客戶類型 | 交流形式 | 市場定位 |
---|---|---|---|---|
|
|
全球在金融科技的投資從2008年的9.3億美元到2014年的120億美元總共成長了12倍。[11]根據倫敦市長辦公室表示:新興的金融科技業在倫敦有著快速成長,我們勞動人口約有40%是在金融業和科技業服務;[12] FundingCircle, Nutmeg 和 TransferWise等公司是比較有名的代表。
2014年歐洲總共有15億美元投資在金融科技上:其中總部在倫敦的公司佔有5.39億;在阿姆斯特丹的佔有3.06億;在斯德哥爾摩的佔有2.66億。在歐盟過去的十年裡,就獲得投資基金挹注的多寡而言,斯德哥爾摩是僅次於倫敦的城市。 [13]
在亞太地區,2015年四月有一個新的金融科技中心在澳大利亞雪梨開幕以因應這個成長態勢。[14] 現在已經有一批有實力的金融科技企業:包括Tyro Payments、Nimble、Stockspot、Pocketbook and SocietyOne等公司在市場上拚搏,而這個中心將會加速這方面的成長。[15] 香港正在準備成立一個金融科技的創新實驗室,這對於孕育當地的金融服務科技創新將會有很大的幫助。[16]
在學術方面,金融數據科學協會(FDS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成立的同時舉辦了第一次的大型活動;參加的成員來自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NLP)等領域。FDSA的宗旨是試圖建立一個結合電腦與投資統計的研究型社群。至於企業方面,賓州大學的華頓商學院在2014年十月成立了Wharton FinTech,他們的目標是希望結合金融科技業內的學術界、創意人才、投資者以及各方意見領袖,共同重新塑造全球的金融服務的業態。而香港大學的法學院和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曾經共同發表過一篇關於FinTech的演進及其法規的研究報告。[17]
金融科技已被用於自動化保險,交易和風險管理。[18][19]
這服務服務可能來自各個不同的獨立供應商,包括至少一家持牌銀行或保險公司。互聯已通過開放應用程式介面和開放銀行服務實現,並得到歐洲支付服務指令法規的支援。[20]
在資本市場中交易時,創新的電子交易平台可以線上和即時地促進交易。社交交易網路允許投資者觀察其同行和專家交易員的交易行為,跟隨他們在貨幣兌換和資本市場的交易策略。該平台要求一點知識或根本不需要了解金融市場,並被世界經濟論壇[21]形容為提供「傳統財富管理機構的低成本,成熟的替代方案」的顛覆者。
智慧型投顧是一類的自動化的財務顧問,可在適度至極小的人為干擾之下線上提供財務建議以及投資管理。[22] 它們根據數學規則或演算法提供數字財務諮詢,因此可以代替人類顧問成為一個低成本的替代方案。
全球金融科技投資從2008年的9.3億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220億美元,增長了2,200% 以上。[23]而且增長並未結束。在2018年的前六個月,全球投資於金融科技-包括風險投資,私募股權和合併與收購都是非常出色的,部分原因在於兩宗大交易-Vantiv以129億美元收購WorldPay,以及螞蟻金服籌集的140億美元風險投資資金。2018年中期的資金已經超過了2017年的金融科技資金的總額,在通過875筆交易達到了579億美元,並且快速地正在超越2015年的峰值。
表彰及獎勵
編輯富比世財經雜誌(Forbes)曾經發布過一份金融科技先進企業的名單「2016富比世全球FinTech 50」。[24]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則受英國財政部委託,在2016年二月份發表了一份當年環境調查,比較了七個FinTech 樞紐區域的特色;其中加州以人才和資金見長,英國以政府政策勝出,而紐約則以旺盛的需求超越其他區域。[25]2018年起深圳金融辦與香港金管局聯合辦理一個「深圳金融科技暑期實習計劃」遴選金融專業優秀香港大學生前往深圳學習fintech技術。[26]
產業環境
編輯在財務投資顧問業界,具有一定地位的富達投資和金融科技的新創公司FutureAdvisor(被貝萊德收購)相互結盟,使新的科技能夠在一個傑出的資金管理者內部運行。[27] 甚至於一些著名的名人大腕如饒舌歌手史努比狗狗和Nas都開始把他們的資金投注在新興的FinTech新創公司Robinhood。[28]
根據倫敦市長辦公室的說法,倫敦新興的金融科技行業在過去幾年中實現了快速成長。在倫敦市,40%的勞動力從事金融和技術服務。[12]
2014年在歐洲,金融科技公司獲得投資15億美元,總部位於倫敦的公司獲得5.39億美元,位於阿姆斯特丹的公司獲得3.06億美元,位於斯德哥爾摩公司獲得2.66億美元投資。然而在2018年,這種分布並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在2018年的上半年,英國仍然以獲得投資160億美元在金融科技中占相比歐洲共獲得的260億美元而位居歐洲第一。[*] 在倫敦之後,斯德哥爾摩是過去10年來是歐洲獲得第二大資助的城市。歐洲的金融科技交易到達了五個季度高點,從2015年第四季度的37上升到了2016年第一個季度的47。[13][29] 歐盟仍然通過不斷採用新的準則和條例以促進行業的發展和創新(在2018年實施的支付服務指令和通用資料保護條例)自英國退出歐盟以來,北歐的立陶宛開始成為了金融科技公司的註冊中心。根據統計資料截至2017年底立陶宛擁有共117個金融科技公司註冊當地,而2013年剩下45個,同年授予35個新許可證。[30]
2015年4月,在亞太地區金融科技的增長使雪梨成為一個新的金融科技中心。[14] 畢馬威表示,2017年雪梨的金融服務業創造了國內總生產值的9%。[15] 澳洲政府打算鼓勵這種增長,並於2019年中期宣布實施開放式銀行體制。[31]同年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室在香港推出。[16]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啟動了一項名為金融科技與創新組織的計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初創企業。它承諾在未來五年內為金融科技領域投入2.25億美元。[32],2017年後深圳、新加坡及香港成立「金融科技聯盟」促進三地 FinTech 交流。[33]
未來展望
編輯金融業一般都被認為是個很容易被軟體摧毀的行業,其原因在於金融服務和出版業一樣,所提供服務的內容是建構在電腦的位元上,而不是由實在的事務所構成的。直到現在為止,金融業仍然是一個受到嚴格監管的行業。他們平安度過了網際網路泡沫的風暴期並沒有遭到重大的動盪,但是這一波創業的風潮正加速地解構那些全球性銀行。[34] 然而,越來越嚴格的銀行保密和洗錢防制的法規遵循要求,的確對於FinTech公司造成一定的威脅。[35]
另外,區塊鏈技術續漸提升,對金融業而言可革新基礎架構,是不可或缺的基礎建設。由法國凱捷管理顧問公司 (凱捷)、 職業社群網站領英 (LinkedIn)、與非營利金融組織歐洲財務管理協會 (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 Association , EFMA) 公佈的 「2017 年全球金融科技報告」(World FinTech Report 2017)[36] 提供的數字分析顯示,全球各國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印度等積極投入金融科技。就投入領域而言匯入巨量資料分析 (Big Data) 者近 90%、56% 在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54.7% 在區塊鏈、52.3% 在自動機器人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50% 在應用程式介面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technologies)。[37]區塊鏈與數據分析皆為金融科技的重要領域。
2019年中國人民銀行第三季後放出重大訊息,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8月10日在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上介紹央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實踐DC/EP(DC,digital currency,數字貨幣;EP,electronic payment,電子支付)時表示,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研究已經進行了五年[38],其表明現在被稱為「央行數字貨幣」的新物種可說是呼之欲出了。早在2016年平安集團、招商銀行、微眾銀行等 40 多家金融機構共同成立首個中國深圳Fintech 數字貨幣聯盟及中國深圳Fintech 研究院。2018年6月在深圳全資設立的「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其實就是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投資成立。
2019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發佈《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表明FinTech已經成為國家重點發展領域,[39]眾多機制也已經浮上檯面開始走入民間試驗。[40]
挑戰
編輯除了現有的競爭者之外,FinTech公司也常面臨金融監管單位的疑慮。[41] 由於網路駭客的威脅以及對於保護公司及個人客戶敏感性財務資料的要求,資訊安全是另一個監管單位關注的焦點。任何資料的洩漏,不論多麼小,都可能毀掉一個FinTech公司的聲譽。[42] 網路金融部門通常也容易成為「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的目標。[43] 這類問題需要更先進的電腦科技去克服。
市場銷售是另一個備受挑戰的地方,因為許多FinTech公司常常被一些較大的傳統競爭對手搞得精疲力盡。不過資訊安全其實也是一些傳統銀行需要面對的挑戰,因為他們也透過網際網路來提供客戶服務。 [44]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深圳金融科技大會. 前海新聞 Stand News. [2018-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3) (中文).
- ^ Schueffel, Patrick. Taming the Beast: A Scientific Definition of Fintech.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7-03-09, 4 (4): 32–54 [2017-05-05]. ISSN 2183-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5) (英語).
- ^ The State of Fintech in 2017. Toptal. [2017-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1) (英語).
- ^ 小金斧. 證券業數位化與FinTECH轉型挑戰. 小金斧.
- ^ Lai, T. L. Statistical models and stochastic optimization in financial technology and investment science (PDF). Annals of Mathematics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317-345. [2022-06-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7-09).
- ^ So what is FinTech?. National Digital Research Centre. March 2014 [26 Nov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8).
- ^ 小金斧. 金融科技對銀行業造成什麼風險及挑戰?. 小金斧.
- ^ Alt, R., Puschmann, T. (2012). The rise of customer-oriented banking - electronic markets are paving the way for change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Electronic Markets, 22(4), 203-2015.
- ^ 深圳FinTech全球峰会:粤港澳湾区金融科技体系完善. [2019-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9).
- ^ Integrated Fintech to Announce Partnership. Auto Finance News. [9 Ma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0).
- ^ The Boom in Global Fintech Investment (PDF). Accenture. 2014 [9 Dec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2-13).
- ^ 12.0 12.1 What is FinTech and why does it matter to all entrepreneurs?. Hot Topics. July 2014 [9 Dec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6).
- ^ 13.0 13.1 Stockholm FinTech: An overview of the FinTech sector in the greater Stockholm Region. Stockholm Business Region. June 2015 [12 Jul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7).
- ^ 14.0 14.1 Sydney FinTech hub based on London’s Level39 coming next April. BRW. November 2014 [26 Nov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0).
- ^ FinTech heats up competition with the youngest and fittest.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January 2015 [5 Jan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9).
- ^ 16.0 16.1 FinTech Innovation Lab in Hong Kong Launches With Eight Firms. Forbes. February 2015 [9 Febr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9).
- ^ The Evolution of FinTech: A New post Crisis Paradigm?. Douglas W. Arner, Janos Barberis, Ross P. Buckley. October 2015 [26 Octo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1).
- ^ Aldridge, I., Krawciw S., 2017. Real-Time Risk: What Investors Should Know About Fintech, High-Frequency Trading and Flash Crashes. Hoboken: Wiley. ISBN 978-1119318965
- ^ Sandy Fox; Matti Greenspan. What is FinTech?. eToro.com. 13 February 2017 [2019-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4).
- ^ Scholten, Ulrich. Banking-as-a-Service - what you need to know. VentureSkies. [16 Januar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0).
- ^ R. Jesse McWaters. How will the empowerment of individuals through automated systems and social networks transform the business of investment management?. The Future of Financial Services: How disruptive innovations are reshaping the way financial services are structured, provisioned and consumed (PDF) (報告). World Economic Forum: 125. June 2015 [2019-03-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2-10).
- ^ Lieber, Ron. Financial Advice for People Who Aren’t Rich.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11, 2014 [2019-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8).
- ^ Global Fintech Investment Growth Continues in 2016 (PDF). Accenture. 2017 [January 15, 20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1-16).
- ^ Samantha Sharf. The Forbes Fintech50. Forbes. 2015-12-09 [2015-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13).
- ^ An evalu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Tech sector (PDF). EY. February 24, 2016 [February 25, 2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10-13).
- ^ 去「中國矽谷」學fintech. [2019-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5).
- ^ Fidelity Investments Forges Alliance With Low-Cost Player. 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2014 [2016-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0).
- ^ Nas, Snoop Dogg Bet Big On Robinhood App. Black Enterprise. September 2014 [2016年3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8月29日).
- ^ Fintech Investments Skyrocket in 2016– Report. redherring.com. [July 12,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7).
- ^ Brexit a boon for Lithuania's 'fintech' drive. The Business Times. [2019-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7) (英語).
- ^ Subscribe | theaustralian. www.theaustralian.com.au. [2019-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1).
- ^ Fintech – the next frontier for Hong Kong’s battle with Singapore?. [2019-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7).
- ^ 金融科技聯盟[永久失效連結]
- ^ How FutureAdvisor plans to shake up wealth management. Fortune. May 2014 [2016-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7).
- ^ Criminalizing Free Enterprise: The Bank Secrecy Act and the Cryptocurrency Revolution. Westlaw's Computer & Internet Journal. July 2, 2015 [2016-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4).
- ^ The World FinTech Report 2017 Key Topics. Capgemini Worldwide. 2017-09-18 [2019-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2) (美國英語).
- ^ 區塊鏈與金融科技之發展及應用 (PDF). [2019-02-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2-22).
- ^ 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 [2019-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9).
- ^ 新華社-央行提出金融科技发展三年规划. [2019-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2).
- ^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綱要. [2019-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2).
- ^ Old Laws, New Models. Taylor Wessing. October 2014 [2016-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0).
- ^ Financial Startups Reimagine Banking, but Security Still Paramount. Cloudbric. 10 July 2015 [15 Sept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1).
- ^ Who's Behind DDoS Attacks and How Can You Protect Your Website?. Cloudbric. 10 September 2015 [15 Sept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9).
- ^ Who lies behind the latest cyber attacks on JPMorgan Chase?. The Economist. 28 August 2014 [2016-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