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市

新疆城市

阿克苏市维吾尔文ئاقسۇ拉丁维文Aqsu)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的西北边缘。城市以阿克苏河得名。“阿克苏”直译为“白水”。

阿克苏市
ئاقسۇ شەھىرى
县级市
流经市区的多浪河
流经市区的多浪河
阿克苏市的地理位置
阿克苏市的地理位置
坐标:41°09′59″N 80°15′00″E / 41.16639°N 80.25°E / 41.16639; 80.25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
政府驻地南大街
下级行政区
11
面积
 • 总计14,415.16 平方公里(5,565.72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715,319人
 • 密度49.6人/平方公里(129人/平方英里)
 • 城镇470,601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新疆时间UTC+6
邮政编码843000
电话区号997
车辆号牌新N
行政区划代码652901
网站阿克苏市政府网

阿克苏市位于东经79°43′26″~82°00′38″,北纬39°28′57″~41°30′10″,地处阿克苏地区中西部,为其行署驻地。

历史

编辑

从公元前二世纪的西汉到七世纪的初唐,阿克苏以姑墨一名为世人所知[2][3],姑墨是沙漠中的绿洲城邦,当时的姑墨古城位于今日的阿克苏南城(今新疆阿克苏市东的喀拉玉尔衮)。同时的库车则为龟兹国国都。公元前一世纪的姑墨国有3,500户,24,500人口,其中有4,500人军力。姑墨国出产铜、铁与雌黄[4],国土包含今日的阿克苏市拜城[5]

汉代,姑墨事务属西域都护府负责。

三世纪后(南北朝时期),姑墨从属于龟兹,逐渐成为佛教城邦。隋代,设西域校尉负责事务。629年,玄奘造访该城,在《大唐西域记》中称呼此地为“跋禄迦国”(Bharuka[6]、Bohuan或Baluka[7][8])。从七世纪到九世纪,阿克苏由唐帝国桃花石)、吐蕃帝国回鹘汗国轮番统治,城邦几经易手。当时的阿克苏是丝路在塔里木盆地北侧的枢纽,走夏特古道(冰隘)穿过天山进伊犁谷地的险路也由此经过[9]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置龟兹都护府,并置姑墨州温肃州。次年唐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同时将焉耆龟兹于阗疏勒四镇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史称“安西四镇”,658年置姑墨州,隶属安西都护府。北宋高昌国。姑墨后为西辽所辖。元灭西辽,为蒙古宗王察合台封地察合台汗国。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军平定准噶尔,将地名定为阿克苏。

  •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设阿克苏办事大臣。
  • 光绪八年以东四城(焉耆、库车、阿克苏、乌什)置阿克苏分巡兵备道,以阿克苏置温宿直隶州。
  • 光绪九年(1883年)完成建州工作并修建阿克苏新城,亦称汉城,为阿克苏道和温宿直隶州治所。
  • 1887年,英国军人探险家荣赫鹏(Francis Younghusband)从北京印度的大纵走中经过阿克苏。他记录阿克苏有20,000人口,此外还有2,000名驻军。“这里有很大的巴扎与若干酒馆──一些是旅人用的,其他的酒馆提供给想待更久卖东西的贸易商。”[10]
  •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升温宿直隶州为府,市境为温宿府直辖。
  • 1913年(民国二年)4月,温宿府本府改置阿克苏县,属阿克苏道。
  • 1928年(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改阿克苏道为阿克苏行政区。
  •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更名为第四行政区并设立行政长官公署。
  •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第四行政区改为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 1949年,设阿克苏专区,专员公署驻阿克苏县。
  • 1962年恢复温宿县建制。
  • 1978年11月,改为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
  • 1983年8月19日,撤销阿克苏县,设立县级阿克苏市[11]
  • 2013年1月,将阿克苏市802.733平方公里、阿瓦提县474.208平方公里、柯坪县61.798平方公里区域(共1338.739平方公里)划归阿拉尔市管辖。

人口

编辑

2020年末,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数字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为715319人。[12]

地理

编辑

阿克苏市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多盐碱荒漠、沙地,形成土地面积大,总体质量差的特点。全市土地总面积144.15万公顷,其中未利用土地103.5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1.85%(裸地、沙漠等不可利用土地92.47万公顷,占辖区面积的47.2%;厚盐壳盐土地3.87万公顷)。土地资源受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制约,全境干旱少雨,积温多,温差大,地形相对平缓,具有典型绿洲地貌和灌溉农业的特征。市境耕地总面积10.28万公顷,占辖区面积的7.13%。阿克苏市光热资源丰富,耕地全部为水浇地,农林牧各业生产基础较好,在未利用土地中有大片可垦荒地,水资源相对较丰富。

阿克苏市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的直辖县级市——阿拉尔市分割为两个互不相连的部分。北部为核心区,有阿克苏河及其支流灌溉,河边绿洲内人烟稠密,有“塞外江南”之称。南部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无人区。全市地势平坦,年平均气温10℃,降水量52毫米。

市区位于阿克苏市境最北部的冲积三角洲内,是天山南北的交通要冲,有南疆铁路穿越。天山第一高峰托木尔峰位于附近的温宿县境内,海拔7435米,天气晴朗时从阿克苏市区可以看到托木尔峰的远景。

阿克苏市气象数据(平均数据自1981年统计至2010年,极端数据自1971年统计至201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8.8
(47.8)
14.4
(57.9)
27.9
(82.2)
34.5
(94.1)
36.0
(96.8)
37.4
(99.3)
39.6
(103.3)
38.6
(101.5)
34.6
(94.3)
29.4
(84.9)
22.4
(72.3)
9.8
(49.6)
39.6
(103.3)
平均高温 °C(°F) −0.6
(30.9)
5.3
(41.5)
13.6
(56.5)
22.1
(71.8)
26.9
(80.4)
30.2
(86.4)
31.5
(88.7)
30.6
(87.1)
26.2
(79.2)
19.2
(66.6)
9.5
(49.1)
0.8
(33.4)
17.9
(64.3)
日均气温 °C(°F) −7.2
(19.0)
−1.3
(29.7)
7.1
(44.8)
15.0
(59.0)
19.7
(67.5)
22.8
(73.0)
24.1
(75.4)
23.1
(73.6)
18.3
(64.9)
10.9
(51.6)
2.5
(36.5)
−5.1
(22.8)
10.8
(51.5)
平均低温 °C(°F) −12.3
(9.9)
−6.7
(19.9)
1.1
(34.0)
8.1
(46.6)
12.7
(54.9)
15.6
(60.1)
17.2
(63.0)
16.3
(61.3)
11.6
(52.9)
4.4
(39.9)
−2.3
(27.9)
−9.3
(15.3)
4.7
(40.5)
历史最低温 °C(°F) −25.2
(−13.4)
−24.4
(−11.9)
−10.9
(12.4)
−3.1
(26.4)
2.7
(36.9)
6.0
(42.8)
8.7
(47.7)
8.3
(46.9)
1.4
(34.5)
−4.5
(23.9)
−12.9
(8.8)
−23.4
(−10.1)
−25.2
(−13.4)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1.8
(0.07)
2.7
(0.11)
4.3
(0.17)
3.8
(0.15)
9.9
(0.39)
12.6
(0.50)
16.2
(0.64)
12.1
(0.48)
8.7
(0.34)
4.7
(0.19)
1.0
(0.04)
2.8
(0.11)
80.6
(3.19)
平均降水天数(≥ 0.1 mm) 2.3 2.2 1.6 1.5 3.1 5.3 6.6 6.3 3.3 1.1 0.7 1.9 35.9
平均相对湿度(%) 69 59 49 41 45 48 53 56 61 63 68 74 57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13]中国天气网[14]

经济

编辑
 
温州路步行街

阿克苏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中又以棉花尤其是长绒棉为核心。此外还产粮食水果、油料、甜菜等,其中阿克苏的苹果尤为有名气。工业则有纺织水泥化工等门类。

行政区划

编辑

阿克苏市下辖7个街道办事处、2个、4个[15]

兰干街道、​英巴扎街道、​红桥街道、​新城街道、​南城街道、​柯柯牙街道、​多浪街道、​喀勒塔勒镇、​阿依库勒镇、​依干其乡、​拜什吐格曼乡、​托普鲁克乡、​库木巴希乡实验林场

交通

编辑
 
阿克苏市的一辆公交车
 
阿克苏机场T2航站楼

  314国道过境。  580国道0公里起点。东北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直线距离666千米,公路里程1010千米。地处乌鲁木齐与喀什之间,扼南、北疆交通要道,为南疆重镇。

境内有 南疆铁路阿克苏站 阿克苏机场,以及发往全疆及内地的客运班车。

旅游

编辑

阿克苏曾是龟兹故地,又称姑墨,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沿丝绸之路的名胜古迹众多。有被誉为天山第一峰的托木尔峰、神秘大峡谷、天山神木园、盐水沟雅丹地貌、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原始胡杨林,还有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克孜尔千佛洞。2006年被命名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2. ^ Hill (2009), p. 408, n. 20.13. "In Buddhist Sanskrit, it was known as Bharuka."
  3. ^ Bailey, H. W. (1985): Indo-Scythian Studies being Khotanese Texts Volume VI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4. ^ Hulsewé, A. F. P. and Loewe, M. A. N. 1979. China in Central Asia: The Early Stage 125 BC – AD 23: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chapters 61 and 96 of 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p. 162. E. J. Brill, Leiden.
  5. ^ Archived copy. [31 August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3 March 2016). 
  6. ^ Bernard Samuel Myers. Encyclopedia of World Art . McGraw-Hill. 1959: 445. The city bearing the Turkish name of Aksu was perhaps earlier called Bharuka and may overlie the ancient site, of which nothing has yet been found. 
  7. ^ John E. Hill. Section 20 – The Kingdom of Suoche 莎車 (Yarkand).. Notes to The Western Regions according to the Hou Hanshu 2nd. Washington University. July 2003 [3 February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3). Neolithic artefacts from 5000 BC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Aksu area. By the first century BC news had reached the Chinese imperial court of the Kingdom of Baluka, one of the 36 kingdoms of the Western Regions. 
  8. ^ Xuanzang.   跋禄迦國. Great Tang Records on the Western Regions, 1 (中文). 
  9. ^ Wright, George Frederick, Asiatic Russia, Volume 1, BiblioBazaar, LLC: 47–48, 2009 [2021-09-27], ISBN 978-1-110-269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5)  (Reprint of a 19th-century edition)
  10. ^ Younghusband, Francis E. The Heart of a Continent. London: John Murray. 1896: 154. 
  11. ^ 夏征农; 陈至立, eds. (September 2009). 辞海:第六版彩图本 [Cihai (Sixth Edition in Color)] (in Chinese). 上海. Shanghai: Shanghai Lexicographical Publishing House. Shanghai Lexicographical Publishing House. p. 8. ISBN 9787532628599.
  12. ^ 中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12-25]. 
  13. ^ 中国气象数据网 – WeatherBk Data. 中国气象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5). 
  14. ^ 阿克苏 - 气象数据. 中国天气网.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2021-12-01]. 
  15. ^ 2023年阿克苏市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外部链接

编辑

41°09′59″N 80°15′00″E / 41.16639°N 80.25°E / 41.16639; 8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