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国

(重定向自高昌国

坐标42°51′10″N 89°31′36″E / 42.85278°N 89.52667°E / 42.85278; 89.52667

高昌维吾尔语قۇچۇQocho),位于今日的新疆吐鲁番市,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公元5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在这个狭窄的吐鲁番盆地中,最早隶属于车师,汉王朝也在此建立屯田,建立西域都护府管辖,至公元五世纪开始出现多个独立王国,分别是匈奴人建立的高昌北凉,汉族人建立的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麹氏高昌贞观二年(628年),高僧玄奘曾途经高昌。贞观十三年(640年),设高昌县。到840年漠北回鹘国崩,一部分回鹘人占据高昌国,建立高昌回鹘。最终被并入察合台汗国

高昌王国
高昌
قۇچۇ
460年 - 640年
5世纪时期的高昌
5世纪时期的高昌
地位王国
首都高昌
常用语言中古汉语
宗教佛教
政府君主制
历史 
• 建立
460年
• 终结
640年
前身
继承
车师
火州

元代文献根据维吾尔语Qara-hoja (قاراهوجئا) 称高昌为火州、合拉火者、哈拉霍州、合拉和州、哈拉火州[1]代文献称高昌为“哈拉和卓”、霍州

高昌历史文献有二十四史南北朝各书的高昌传,但记述疏略,如出一辙。《新唐书·高昌传》、《元史·地理志》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另外罗振玉于1933年在辽东出版的《辽居杂着乙编》中有《增订高昌麹氏年表》及《高昌专录》各一卷,以考古实物补订史书颇详。考古学家,西北史地学家黄文弼亦有关高昌论著《高昌陶集》(1934)、《高昌专集》(1951增订)、《罗布淖尔考古记》(1948)、《吐鲁番考古记》(1954、1958)、《塔里木盆地考古记》(1958)、《新疆考古发掘报告》(1983)、《西北史地论丛》(1981)等。

历史 编辑

汉代到晋代 编辑

高昌最早隶属于车师,西汉宣帝时,派士卒携家属往车师前部屯田,且耕且守,占领了一部分土地。元帝时,在其地建筑军事壁垒,“地势高敞,人庶昌盛”[2],称为高昌壁,又称高昌垒(也有人认为高昌地势不高,而是高车的讹传[3])。同时,设戊己校尉,治于高昌,主管屯田和军事。东汉沿袭其制。这一时期,高昌壁隶属凉州敦煌郡。

西晋十六国初期,高昌社会经济发展,开始具备置郡的条件。前凉建兴十五年(327年)戊己校尉赵贞谋叛,张骏击擒之,在其地置高昌郡及高昌、田地等县。十六国时期,此郡先后隶属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五国。

独立王国时期 编辑

北凉时,获得柔然支持的当地汉人望族阚爽,自立为高昌太守,高昌首次成为独立王国。魏太武帝太延中(435年 - 440年),太武帝遣散骑侍郎王恩生至高昌郡,被柔然捕拿。

太平真君中(440年 - 451年),阚爽被沮渠无讳袭击,沮渠无讳夺得高昌郡,在此建立独立王国,称北凉高昌。沮渠无讳死后,弟沮渠安周立。

和平元年(460年)、高昌郡被柔然并合,柔然立阚伯周为高昌王,高昌国成立。

太和(477年 - 499年)初,阚伯周死去,子阚义成立。1年后阚义成被从兄阚首归被杀,阚首归自立为高昌王。

太和5年(481年),高车阿伏至罗杀死阚首归兄弟,立敦煌人张孟明为高昌王。后张孟明被国人所杀,马儒被立为高昌王,巩顾礼麹嘉为左右长史。

太和21年(497年),马儒遣司马王体玄到北魏奉表朝贡,请求举国内徙。魏孝文帝(在位:471年 - 499年)接纳,派明威将军韩安保率千余骑赴高昌。至羊榛水,马儒派麹嘉,巩顾礼率步骑1500出迎韩安保。韩安保到达距高昌400里之地,巩顾礼回到高昌,韩安保回到伊吾。韩安保送韩兴安等12人使者到高昌,马儒派巩顾礼和世子马义舒迎韩安保的使者。高昌旧人留恋故土,不愿东迁,马儒被麹嘉杀死。

麹氏高昌 编辑

麹嘉即位高昌王,从服柔然可汗那盖(在位:492年 - 506年)。巩顾礼、巩义舒随从韩安保至洛阳

柔然始平3年(508年)、柔然可汗伏图(在位:506年 - 508年)被高车王弥俄突杀害,麹嘉臣服高车。嚈哒攻撃焉耆焉耆国王位不在,麹嘉派遣第二子为焉耆王,统治焉耆国。

永平元年(508年),麹嘉派兄子左卫将军、田地太守麹孝亮到京师(洛阳)参朝,求内徙。北魏命龙骧将军孟威率领凉州兵3千人出迎。麹嘉之后遣使何度献上珠像、白黒貂裘、名马、、盐枕。

永平3年(510年),麹嘉遣使到北魏朝贡,魏宣武帝遣孟威慰劳。

延昌中(512年 - 515年),麹嘉被北魏加官持节、平西将军、瓜州刺史,封泰临县开国伯。

熙平(516年 - 518年)初,遣使朝献。神龟元年(518年)冬,麹孝亮请求内徙,没有得到朝廷许可。

正光元年(520年),魏孝明帝(在位:515年 - 528年)遣假员外将军赵义册封麹嘉。麹嘉朝贡不绝,遣使奉表,求五经、诸史。国子助教刘燮为博士,孝明帝许可。

麹嘉死后,孝明帝赠其为镇西将军、凉州刺史。子麹坚立,关中乱起,使命途绝。

普泰初(531年),麹坚遣使朝贡,北魏命他为平西将军、瓜州刺史、泰临县伯,加卫将军。

永熙中(532年 - 534年)至,特除仪同三司、进郡公,后遂隔绝。

西魏大统14年(548年),西魏文帝(在位:535年 – 551年)诏命麹坚的世子麹玄喜为高昌王。西魏恭帝二年(555年)、田地公麹宝茂被封为高昌王。

北周武成元年(559年),王遣使献上方物。保定(561年 - 565年)初,遣使来贡。

隋代 编辑

唐代 编辑


高昌君主列表 编辑

高昌君主世系一向有争论

  • 阚氏高昌
    • 阚伯周(460年—约477年在位)
    • 伯周子阚义成(约477年—约478年在位)
    • 义成兄阚首归(约478年—约488年或491年在位)
  • 张氏高昌
    • 张孟明(约488年或491年—约496年在位)
  • 马氏高昌
    • 马儒(约496年—在位—约501年在位)
  • 麹氏高昌
谥号 君主 在位时间 在位年数 年号 身份及注解
1 高昌昭武王 麹嘉 502年525年 24年 承平 502年—509年
义熙 510年—525年
王莽时期西迁的汉人后代。见《梁书》、《魏书》列传
2 高昌王 麹光 526年530年 5年 甘露 526年—530年 麹嘉子。见《魏书》、《北史》帝纪
3 高昌王 麹子坚 531年548年 18年 章和 531年—548年 麹嘉子、麹光弟。见《魏书》、《周书》、《隋书》、《北史》本帝、列传
4 高昌王 麹玄喜 549年550年 2年 永平 549年—550年 麹子坚子。见《周书》、《北史》列传
5 高昌王 麹某(名不详) 551年554年 4年 和平 551年—554年 王素谓麹玄喜子
6 高昌王 麹宝茂 555年560年 6年 建昌 555年—560年 王素谓高昌和平王子,李淑等谓麹嘉之子。见《周书》、《北史》列传及吐鲁番出土文物
7 高昌王 麹乾固 561年601年 41年 延昌 561年—601年 麹宝茂子。史书不见,仅见于吐鲁番出土文物
8 高昌王 麹伯雅 602年613年 10年 延和 602年—613年 麹乾固子。见《隋书》、新旧《唐书》列传
高昌王 麹某 614年620年 7年 义和 614年—620年 盖宗室,发动政变登位
8 高昌献文王 麹伯雅 620年623年 4年 重光 620年—623年 麹乾固子,620年二月复辟。见《隋书》、新旧《唐书》列传、《通鉴》卷190
9 高昌光武王 麹文泰 624年640年 17年 延寿 624年—640年 麹伯雅子。见新旧《唐书》列传
高昌王 麹智盛 麹文泰子。640年八月即位,同月唐朝灭麹氏高昌。

风土人文 编辑

高昌居民以汉族(主要为汉魏晋屯戍军民的后裔和逃避战争的内地移民)为主,少数西域民族(主要为昭武九姓的粟特人和其他西域国家的侨民)为辅。因而高昌国建制,如官制、兵制、赋役制、士族制等,大抵脱胎汉晋之中原文化和制度,又自具特色。汉族传统文化在高昌一直占主导地位。俗奉天神,兼信佛法。十六国时期,祆教已在高昌流行,但佛教在高昌一直受到尊崇。道教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高昌亦曾流行景教摩尼教,这两教的寺院遗址于20世纪初被德国吐鲁番考察队发现。

高昌气候温暖,宜蚕,谷麦再熟。著名土产有赤盐、白盐、葡萄、冻酒、刺蜜、白面、叠布(棉布)及丝织品等多种。其地处天山南北孔道,丝绸之路北路冲要,政治稳定,物产丰富,文化发达,中西使节、商客和僧侣过往频繁,成为汉唐间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15世纪初,已风物萧条,僧寺零落。

图片 编辑

高昌遗址:

历史地图: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徐松西域水道记》 119页 中华书局 ISBN 7101045413
  2. ^ 《魏书·高昌传》
  3. ^ 苏北海. 高昌高车名称辨. 西域历史地理. 新疆大学出版社. 1988: 261–268. ISBN 9787563100415. 

研究书目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火州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梁书/卷54》,出自姚思廉梁书
 魏书·卷101》,出自魏收魏书
 周书·卷50》,出自令狐德棻周书
 南史·卷79》,出自李延寿南史
 北史·卷097》,出自李延寿北史
 隋书·卷83》,出自魏徵隋书
 旧唐书·卷198》,出自刘昫旧唐书
 新唐书·卷221上》,出自《新唐书
 宋史·卷490》,出自脱脱宋史
 明史卷三百二十九》,出自《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