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龙属

(重定向自阿根廷龍

阿根廷龙属属名Argentinosaurus,意为“阿根廷的蜥蜴”)是蜥脚下目泰坦巨龙类的一个属,是种植食性恐龙(因为在中生代末期才有禾本科植物,所以不能称为草食性恐龙),可能是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体型最巨大的陆地动物。它们在劳亚古陆侏罗纪的近亲(如迷惑龙)灭绝后,才于白垩纪中期的南美洲出现,即距今约1亿年前。

阿根廷龙属
化石时期:白垩纪晚期 (森诺曼阶土仑阶), 96.2–92.19 Ma
阿根廷龙的骨架模型,德国法兰克福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脚下目 Sauropoda
演化支 泰坦巨龙类 Titanosauria
演化支 岩盔龙类 Lithostrotia
演化支 巨像龙类 Colossosauria
演化支 隆柯龙类 Lognkosauria
属: 阿根廷龙属 Argentinosaurus
Bonaparte & Coria, 1993
模式种
乌因库尔阿根廷龙
Argentinosaurus huinculensis

Bonaparte & Coria, 1993

描述

编辑
 
阿根廷龙的复原图
 
数种巨型蜥脚下目恐龙的体型比较图。分别为:阿根廷龙(红)、马门溪龙(绿)、超龙(橘)、梁龙(紫)、富塔隆柯龙(蓝)

没有太多阿根廷龙的化石被发现。正模标本(编号PVPH-1)包含:三节前段背椎、三节后段背椎、有第1到5节荐椎(都只有椎体的腹侧)、数个破碎的背肋、一个右侧荐肋、右胫骨。第一背椎的高度(神经棘顶端到椎体腹侧)是1.59米,而胫骨约为1.55米长。[1]另外,一根不完整的股骨(编号MLP-DP 46-VIII-21-3)也被归类于阿根廷龙,是一节不完整的股骨干,长1.18米。[2]

在1990年代,葛瑞格利·保罗(Gregory S. Paul)、T. Appenzeller曾多次提出阿根廷龙的身长、体重估计值,身长估计值约39米以上、体重估计值多介于90到120公吨之间。[3][4] 但当时缺乏较完整的泰坦巨龙类化石可供比较。近年来,有较为完整的泰坦巨龙类化石发现,例如萨尔塔龙后凹尾龙掠食龙,使科学家可以估计出泰坦巨龙类的较准确体型。在2006年,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的一份双腔龙与其他巨型蜥脚类恐龙的研究中,估计阿根廷龙的身长是30米。[5]在汤玛斯·霍尔兹的2008年版恐龙列表里,则将阿根廷龙的身长记为38.9米。[6]

在2004年,佩尔·克里斯坦森等人的南美洲白垩纪恐龙研究里,提出正模标本里的胫骨其实是个腓骨,并将新发现的股骨列入计算,参照其他13种蜥脚类恐龙的骨头密度,计算出阿根廷龙的骨头密度介于95到125公吨,最有可能是120公吨。[2]

分类及历史

编辑
 
阿根廷龙迄今已发现的骨骼部位
 
阿根廷龙的股骨,位于阿根廷拉普拉塔博物馆英语La Plata Museum

阿根廷龙的模式种乌因库尔阿根廷龙Argentinosaurus huinculensis),是由阿根廷古生物学家约瑟·波拿巴(José F. Bonaparte)及罗多尔夫·科里亚(Rodolfo Coria)于1993年发表及命名的。它是属于白垩纪阿尔布阶森诺曼阶,距今约112.2-93.5百万年前。发现化石的地点是位于阿根廷内乌肯省利迈河地层

大众文化

编辑

阿根廷龙出现于《与恐龙共舞》(Walking with Dinosaurs)的特别节目《巨龙国度》(Land of Giants),在节目中一群阿根廷龙走到河岸以产下它们的蛋,但在途中遭到一群南方巨兽龙所猎食,但与阿根廷龙生存于同时代的巨型兽脚类为马普龙而非南方巨兽龙,在《恐龙星球》( Planet Dinosaur)中对马普龙与阿根廷龙之间有更精确地描述。阿根廷龙也出现在在IMAX电影《巴塔哥尼亚恐龙》(Dinosaurs: Giants of Patagonia),在电影中罗多尔夫·科里亚(Rodolfo Coria)介绍在阿根廷的主要挖掘地点。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西班牙文)Bonaparte J, Coria R. Un nuevo y gigantesco sauropodo titanosaurio de la Formacion Rio Limay (Albiano-Cenomaniano) de la Provincia del Neuquen, Argentina. Ameghiniana. 1993, 30 (3): 271–282. 
  2. ^ 2.0 2.1 Mazzetta, Gerardo V.; Christiansen, Per; Fariña, Richard A. Giants and Bizarres: Body Size of Some Southern South American Cretaceous Dinosaurs (PDF). Historical Biology. 2004, 65: 1–13 [2008-01-08]. doi:10.1080/0891296041000171513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12-24). 
  3. ^ Paul, Gregory S. Dinosaur models: the good, the bad, and using them to estimate the mass of dinosaurs. Wolberg, D. L.; Stump, E.; Rosenberg, G. D. (编). DinoFest International Proceedings. The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129–154. 1997. 
  4. ^ Mortimer, Mickey. Re: Bruhathkayosaurus. Dinosaur Mailing List. 2001-06-19 [2009-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2). 
  5. ^ Carpenter, Kenneth. Biggest of the Big: A Critical Re-Evaluation of the Mega-Sauropod Amphicoelias fragillimus Cope, 1878 (PDF). Foster, John R.; Lucas, Spencer G. (编). Paleontology and Geology of the Upper Jurassic Morrison Formation 36.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131–138. 2006 [2008-01-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12-02). 
  6. ^ Holtz, Thomas R. Jr. (2008) Dinosaurs: The Most Complete, Up-to-Date Encyclopedia for Dinosaur Lovers of All Ages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aines, Tim & Chambers, Paul. (2006) The Complete Guide to Prehistoric Life. Canada: Firefly Books Ltd.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