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松 (律师)

陈逸松(1907年12月7日[1]—2000年7月5日),宜兰厅罗东人,台湾文人、律师

陈逸松

生平

编辑

日治时期

编辑

陈逸松出身宜兰望族,祖父陈辉煌是与吴沙齐名的宜兰开垦之祖[2]。1920年罗东公学校毕业,十三岁时留学日本内地,1925年冈山二中毕业,1928年冈山第六高等学校毕业,1931年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政治学科毕业,并获文官高等试验司法科合格,成为合格的辩护士(律师)。求学时期曾响应林献堂蔡培火倡导的议会请愿运动,组织台湾同学会,并担任会长。1933年返台,并于台北大稻埕开设律师事务所。1935年台湾总督府举行第一届市会及街庄协议会员选举,以第四高票当选台北市民选议员,时值日本政府推展“皇民化运动”,他为维护台湾人的传统文化,坚拒日本更改名字的要求。在厦门汉中路开设“陈逸松法律事务所”,是当时厦门唯一的台湾人辩护士。1941年任台北辩护士会副会长。

战后

编辑

1945年8月十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一时尚无法派遣人员接收台湾。陈逸松因与军统局少将陈达元是福建漳浦宗亲,而且在厦门开设当时唯一的一间台湾人律师事务所,为当地人及台湾人争取权益,富有人望。1945年9月初陈达元派遣台湾义勇队副队长张士德赴台接触陈逸松,任命陈逸松组织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直属台湾区团,以维持台湾社会安定、保护国家财产安全。1945年12月台湾义勇队队长李友邦返台,三青团改称为三青团台湾支团部,由李友邦担任部长,1946年三、四月间,陈逸松登报声明正式离开三青团。1945年10月25日陈逸松与苏新等人合组台湾政治经济研究会,并创办了战后第一份白话文杂志《政经报》;1946年8月,陈逸松当选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与林献堂丘念台等人合组台湾光复致敬团至南京,见到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胡宗南将军等人。1947年,发生二二八事件,陈逸松受陈仪委托以参政员身份成立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并应众人之邀起草“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组织大纲”。在处委会与蒋渭川有领导权之争。被陈仪列入二二八事件首谋名单,受到通缉;陈逸松在时任台湾警备总司令部调查室主任陈达元的协助下,藏匿于陈达元家中,于3月14日左右由陈达元陪同去见陈仪,直接诘问陈仪为何委任他组织处委会却又通缉他,终获得陈仪同意解除通缉,遂逃过一劫。1948年3月国民参政会解散,参政员改任五院委员,陈逸松转任考试院考试委员、1949年至1952年任中央银行常务董事,其后离开公职,创办厚生橡胶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等职务。

1964年,陈逸松以党外身份与周百炼高玉树竞选台北市市长失利。当时政见中包括要求解除戒严法,与中国国民党已显然背道而驰。

1964年台北市市长选举结果
号次 候选人 政党 得票数 得票率 当选标记
1 高玉树 无党籍 197,838 53.10%  
2 周百炼   中国国民党 176,117 47.27%
3 李建生 无党籍 561 0.15%
4 陈逸松 无党籍 3,322 0.89%
5 李鉎源 无党籍 761 0.20%
选举人数 516,761
投票数 379,538
有效票 372,599
无效票 6,939
领取未投票 50
投票率 73.46%
资料来源:《台北市志·卷三·政制志选举篇》,黄振超,1987年,页259

1970年,因台北发生美国银行爆炸案,遭到法务部调查局的审讯,自此家中常被搜索,并遭到限制出境。后因邱永汉说项1972年解除限制出境,以参加女儿婚礼为由离开台湾,至美国定居[2]。陈逸松途经日本时,经当地侨领要求,写了建言书,叙述台湾人在国民党统治下备受压迫的情况,并关心二二八之后逃离台湾前往中国人士的境遇,这份建言书后来辗转送交至周恩来手中。周恩来派人带话,经过当时在联合国任职的郭松棻传话,请他赴中国大陆访问。

1973年4月,陈逸松由美国至中国大陆访问,其后与周恩来数度深谈,经周恩来邀请留在中国协助制宪工作。1975年1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台湾省委员及人大常委、1978年2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及人大常委,并担任法制委员会委员[3]。此期间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修定,极力倡议各项有关人身保护及人权人道的法条,并主张“罪刑法定主义”。

1983年,陈逸松离开中国大陆,赴美定居,但仍担任了两届政协常委,在法律及对台政策上提供建言。其口述历史录音带现存于中央研究院及台南艺术大学,根据口述历史撰写的“陈逸松回忆录”两册分别为林忠胜及曾健民撰述,上册副题为“太阳旗下风满楼”为前卫出版社出版,下册副题为“放胆两岸波涛路”,联经出版社出版。

1994年,历史学者李筱峰受台湾学生会之邀到美国巡回演讲,在休士顿时接到陈逸松的电话要求见面。陈逸松表示他从未参加共产党。在李筱峰离开之前,陈逸松再三叮咛:“筱峰,你们少年人,要知影,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都一样,台湾人千万不要听信这两个党!”[4]:178-180

家族

编辑

陈逸松共二房妻室。正室颜缇,出身基隆颜家,为颜云年三女。长子志青,次子景仁,三子希宽,长女映雪,次女婉婵,三女星吟。[2]

二房林玲玉生有四女,长女文惠,次女绮红,三女云端,四女雪梨。[2]

家族中,大房三子陈希宽台湾独立运动支持者,1971年曾任台独联盟副主席。大房长女陈映雪于1960年嫁给吴成文。二房长女陈文惠嫁给黄维幸(已离婚),次女陈绮红嫁给温启邦,三女陈云端(殁)为民进党立委林浊水前妻,四女陈雪梨。[2]

陈氏家族为宜兰地区的大地主,在政治上与国民党关系密切;家族中的著名地方政治人物有陈进东(前宜兰县长)与陈进富(前宜兰县议会议长),皆为陈逸松之堂兄弟。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户籍登记是阳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但后来我查证发现应该是阳历十二月七日才对,因为当时台湾在日本统治之下,男孩子怕被征去当军伕,报出生总是拖延时日。”《陈逸松回忆录:太阳旗下风满台》p.10
  2. ^ 2.0 2.1 2.2 2.3 2.4 陈柔缙. 總統的親戚:揭開台灣權貴家族的臍帶與裙帶關係. 麦田. 2022: 99、360–362. ISBN 978-626-310-238-5. 
  3. ^ 曾健民. 《陳逸松回憶錄(戰後篇):放膽兩岸波濤路》. 台湾: 联经出版. 2015. 
  4. ^ 李筱峰著. 《筱峰人生:我的學思歷程與民主自由的追尋之路》下冊. 台北: 玉山社. 2021年11月初版. ISBN 978-986-294-286-4.